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丹参归经及功效需知

丹参归经及功效需知

丹参归经及功效需知
丹参归经及功效需知
【别名】亦参、木羊乳(《吴普本草》),逐马(陶弘景),山参(《日华子本草》),紫丹参(《现代实用中药》),红根(《中国药植志》),紫党参(《南京民间药草》),山红萝卜(《浙江中药手册》),活血根、靠山红、红参(《江苏植药志》),烧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东北药植志》),大红袍(《河北药材》),蜜罐头、血参根、朵朵花根(《山东中药》),蜂糖罐(《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

自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均可采收,以11月上旬采挖最宜。

将根挖出,除去泥土、根须,晒干。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根茎,洗净,捞出,润透后切片,晾干。

炒丹参:取丹参片放入锅内,以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放凉。

《品汇精要》:去芦,剉碎用。

【性味】苦,微温。

①《本经》;味苦,微寒,无毒。

②《吴普本草》:岐伯:咸。

③李当之《药录》:大寒。

④《本草经疏》:味苦,平,微温。

丹参归经及功效需知
【归经】入心、肝经。

①《纲目》:手少阴、厥阴血分药。

②《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足厥阴经。

③《本草正》:心、脾、肝、肾血分之药。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

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症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

②《吴普本草》:治心腹痛。

③《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④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

⑤《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呜吼。

⑥《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

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

⑦《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

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

⑧《纲目》:活血,通心包络。

治疝痛。

⑨《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

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熬膏涂,或煎水熏洗。

【注意】无瘀血者慎服。

①《本草
经集庄》:畏咸水。

反藜芦。

②《本草经疏》:妊娠无故勿服。

③《本草备要》:忌醋。

④《本经逢原》:大便不买者忌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