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站客运服务及服务设备--丁太生

车站客运服务及服务设备--丁太生

城轨交通车站
丁太生-收集
导入:
一、乘客乘车八步曲
乘客从进站到出站整个过程会经历哪些程序及经过哪些设备?
乘客需求:
1.车站位置合理; 2.到达城轨车站方便、距离短; 3.城轨车站出入口容易找到; 4.引导系统指示明确。
一、乘客乘车八步曲
乘客需求: 1.非付费区设有售票机、售票亭; 2.售票亭位置处于进站流线上; 3.引导指示明确、标识醒目; 4.可以兑换零钞; 5.购票等待时间不长。
1.列车运行平稳、准时; 2.车内舒适整洁、不拥挤; 3.能随时了解到站信息; 4.车内有线路示意图。
一、乘客乘车八步曲
二、车站的功能
1、客流集散场所 车站功能 2、折返、存车、停车检修 3、城轨运营设备集中设置的场所
三、车站分类
1、 按照车站修建位置分 (1)高架车站 车站主体建筑和设备设施设置在立体高架建筑上的 车站。
三、车站分类
(2)侧式站台 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两侧,这种站台布置形式 称为侧式站台。
侧式站台优点: 上下行乘客可避免相互干扰,正线和站线间没有喇叭 口,造价低,改建容易。 侧式站台缺点: 站台面积利用率低,乘客中途改变乘车方向走行距离 较长,站台空间不及岛式站台宽阔。 侧式站台多用于两个方向客流量较均匀的车站。
一、城轨微标
一、城轨微标
二、城轨车站标识系统
城轨车站标识系统是为了让人们在城轨交通中安全、 快捷地到达目的地而将各种类型的标识按一定关系组织、 以“导航”为目的视觉信息系统。 通过颜色、形状、图形材料等要素保持整个系统的一
致性,传达关于环境、方位的信息,给予人们帮助。
作用:车站标识系统指导乘客快速移动,提高设备设 施的利用率;减少乘客在站内的无效停留时间,避免因客 流阻塞而发生安全事故;降低运营成本。
四、车站建筑结构
相关要求:
1.出入口设有卷帘门,在非运营时间关闭。 2.为避免地面积水涌入地下车站,地下站及半地下站出入口 设有防洪设施。
3.每个车站至少保证一个出入口设置垂直电梯,专为残疾人
和行走有困难的乘客服务。 4.车站出入口设计还应考虑与周边物业接驳,并承担部分过 街客流。 5.出入口数量不少于2个,宽度与该方向远期客流量有关,为
三、车站分类
(2)地下车站 车站主体建筑和设备设施设置在地下的车站。
三、车站分类
(3)地面车站 车站主体建筑和设备设施设置在地面的车站。
三、车站分类
2、按车站站台形式分 (1)岛式站台 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之间,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 为岛式站台。
岛式站台的优点: 站台面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利用率高;管理集中; 乘客改变乘车方向比较方便;车站结构紧凑;设备利用率高, 一般设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 岛式站台缺点: 车站两端产生喇叭口,运行的状态差;改扩建困难。
三、车站分类
三、车站分类
(3)换乘站 一般设置在两条及两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交叉点。 除具有供乘客乘降的基本功能之外,其最大的特点是乘客可从 一条线路换乘到另一条线路,在最大程度上节省了乘客出站、
进站及排队购票的时间。
(4)大型换乘中心站 一般设在各种交通工具集中换乘的地点。
三、车站分类
换乘站剖面图
运营信息。
(3)检验票口或检验票闸机上方PIS显示检验票机当前的工作 状态。
(4)站台层PIS显示列车到达时间及列车运行方向等实时运营
信息。 (5)车内PIS显示包括当次列车开行方向、沿途停靠站点预报 信息、换乘信息等。 (6)公益、临时信息、地面重要资讯、地面公交资讯信息等。
车载17寸液晶电视屏
1. 确认标识:用以标明某设施或场所的标识。 2. 导向标识:用以向乘客提供某设施或场所方向指示 的标识。 3. 综合信息标识:用以表达乘客需要了解的与轨道交
通系统相关信息的标识。
4. 安全标识:提示乘客注意相应警告、禁止的信息, 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的标识类别。
1、确认标识
站厅通道处标识牌 位置:镶嵌在车站出入口门上方的墙面上
四、车站建筑结构
高架站结构 出入口 地下站结构 风亭
冷却塔
通道 站厅层
出入口 通道
站厅层 站台层
站台层
四、车站建筑结构
(一)风亭、冷却塔 风亭:为车站提供换风
冷却塔:为中央空调提供散热
四、车站建筑结构
(二)出入口
出入口是车站的门户,客流集散的第一通道。
车站出入口的主要作用在于吸引和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的 位置都在轨道交通沿线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或广场附近,尽量扩 大服务半径,方便乘客。
注意安全
当心触电
当心电缆
提示标识
紧急出口
可动火区
避险处
五、进出站导向标识设计
1. 进站乘客行为方式分类 (1)自主行为:对环境熟悉的乘客,是根据自己的思维 程序活动,当导向标识发生变更的时候,他们有可能注意不 到,继续按自己的程序活动。 (2)引导行为:对环境不熟悉的乘客,需要停顿先寻找
承载自己所需信息的标识,行动中带有不确定性。
(1)付费区
(2)非付费区
四、车站建筑结构
四、车站建筑结构
2、车站用房
(1)设备用房 安置各类设备、进行日常维修及保养设备的场所。 (2)运营管理用房 包括站长室、会议室、站控室、票务室、信号值班室等。
(3)辅助用房
为乘客办理各种有关乘车的业务,或提供与乘车相关的咨 询业务。 (4)其他用房
Your site here
分、标准的向导系统。
设计思路
(3)充分发挥交通设施的效能
导向标识设计时需周密考虑车站预定的客流组织,减少乘
客在地下空间的停留时间、有序的对乘客进行分流。 (4)优先地位 商业广告及商铺的设置在视觉上绝对不能遮挡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的设置,应优先于商业广告及商铺招牌等并充分运用
颜色与材质,展示具体直观的企业文化。
(3)从众行为:对环境不熟悉的人群,不关注导向标识 所提供的信息,而是随着人流行动。这种行为方式遇到人流 不集中的时候就会受到制约。
五、进出站导向标识设计
2. 出站乘客行为方式分类 (1)对本站区非常熟悉的乘客,仅需要部分标识确定 其方位与走向,对此部分客流,车站应该提供畅通无阻的 路线。 (2)对站内环境并不太熟悉,但对车站区域的地面环 境有相当了解的乘客。对于此类乘客,非付费区导向系统 的指向与提示作用非常重要。 (3)需要导向系统提供指示、咨询全套服务的客流, 此类乘客在若干资讯牌前驻留,容易造成拥堵。不仅需要 提供足够的信息让其尽快确定行动路线,减少在站内停留
适宜位置
男、女卫生间和残疾人卫生间标识牌
2、导向标识
乘车导向标识牌 位置:设置在站厅非付费区,主要指示进站乘车信息
设计思路
(1)“以乘客为中心,一切为乘客服务”
导向标识的职责就是向不同类型的乘客提供乘车信息,使
乘客能最方便看到、最容易看清、最便于识别、最容易记忆、 最顺利乘车。 (2)系统化及标准化 导向标识的设计要系统化,要设置统一、简易、清楚、充
一、乘客乘车八步曲
乘客需求:
1.闸机位置明显、配有标识; 2.能快速通过闸机; 3.闸机的通过能力与客流量相匹配。
一、乘客乘车八步曲
乘客需求:
1.方便到达站台,舒适候
车; 2.清楚现在所处的位置及 需要搭乘列车的方向和车 次; 3.清楚列车到达的时间; 4.候车环境舒适。
一、乘客乘车八步曲
乘客需求:
二、城轨车站标识系统
标识的组成元素包括:图形符号、颜色、箭头、中英文 说明。
三、标识设置形式
主要有吊挂式、挂/嵌墙式、落地式和贴附式。 1、吊挂式
三、标识设置形式
2、挂/嵌墙式
三、标识设置形式
3、落地式
站外标识牌 位置:设置在地铁出入口2-3米处。
三、标识设置形式
4、贴附式
四、标识系统的组成
二、PIS系统组成 PIS系统从结构上分为:中心子系统、车站子系统、车 载子系统及网络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 三、发展历程 1、固定信号引导 2、可变换信号引导 3、多媒体信息引导 4、综合智能引导
站厅层灯箱
圆包柱灯箱
数码海报
大型液晶显示屏
四、信息类型 (1)出入口PIS显示本线和换乘线路实时运营状态信息。 (2)换乘通道口PIS显示本线实时运营信息、换乘车站的实时
四、车站建筑结构
静态乘客信息系统
一、城轨微标
徽标的主要作用是方便乘客发现城轨车站,吸引乘客, 告诉乘客城轨车站出入口的位置。 “地铁”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中都叫做“metro”,所以地 铁标志多数和“metro”中的“m”有关,大多以字母“M”和地 铁横切面为原型来设计。 以图案简练、清晰醒目、易认易记为主要特征。
时间,还应注意不能影响其他客流的通行。
六、标识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1、标识的易读性 2、标识的醒目性 3、标识设置的合理性 4、标识的艺术性 通常不理想的导向标识设计有如下表现: 1、不同功能导向标识之间缺乏统一规划,平面设计、 造型设计凌乱; 2、导向标识可持续性差; 3、导向标识的设置位置及数量不够科学; 4、导向标识不够鲜明醒目; 5、导向标识与广告、物业标识等不协调。
Thank You!
思考题
1. 如何提高标识的醒目性? 2. 各类车站标识是否同等重要,为什么? 3. 举例说明如果标识设置不到位、不清晰、不完善会对 运营有什么不利影响。
4. 按步骤分别阐述进站和出站导向系统的设计。
5. 乘客希望通过自主查询得到哪些动态信息,这些信息 的更新是如何完成的。 6. 以列车运行中断情况为例,阐述如何通过PIS向站内 、站外乘客提供相应的信息。
动 态 乘 客 信 息 系 统
动态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PIS ) 是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以显示终端为 媒介向乘客提供乘车信息显示和其它资讯服务的信息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