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九年级上物理质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小厨房见证历史跨跃。
厨房燃料经历了从干草、木柴煤炭到天然气的过程,其中热值最大的是()A.干草B.木柴C.煤炭D.天然气【解析】常识题,热值越大,每 1kg 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高,现在城市厨房燃料多为天然气,所以推算天然气热值最大。
【答案】D2.如图 1 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脑B.电风扇C.电熨斗D.电视【解析】利用电流热效应,说明要尽量使得电能转化为内能,电熨斗的使用目的是为了发热,而其他用电器发热只是附带。
【答案】C3.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煮粽子时()A .粽子温度升高,热量增加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小水珠C.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 100℃D.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解析】粽子温度升高,但是不能说热量增加。
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应该说内能增加。
B 答案是水蒸气遇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正确。
C 沸点和气压有关,C 没有考虑气压,C 错。
D 沸腾后,持续吸热,温度不变,D 错。
【答案】B4.如图 3 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 a 、b 。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小水珠在( )A .a 、b 的上表面B .a 、b 的下表面C .a 的下表面,b 的上表面D .a 的上表面,b 的下表面【解析】可以类比日常生活中,a 杯是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b 杯是煮汤的锅,就能够大概知道水珠在哪。
物理上解释,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来,所以小水珠出现在比较热的那边。
A 杯是外界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液化,所以水珠出现在外表面;b 杯是内表面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所以水珠出现在内表面。
【答案】D5.以下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接地线B .用电器失火时,应先灭火,再切断电源C .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应与笔尖金属体接触D .家庭电路中,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解析】A 金属外壳需要接地避免漏电造成的危险。
B 用电器失火时,应切断电源再灭火,避免触电危险。
C 使用测电笔时,手应该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而非笔尖的金属体。
D 开关应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答案】A6.党的十九大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针新任务中指出,要强化节能减排,抓好环境保护。
以下生活事例中不属于节能减排的是()A 长时间不看电视要让它处于待机状态B 照明时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C.夏天有效使用自然通风代替空调制冷D.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代替私家车【解析】长时间不看电视时,应切断电源,如果让电视处于待机状态,即浪费电能也不安全;【答案】A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吸热汽化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放热凝华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吸热凝固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泪是放热熔化【解析】A 选项露珠的形成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
C 冰的形成是因为放热凝固。
D 熔化应该吸热。
【答案】B8.如图 4,礼花筒是利用筒内高压空气膨胀将彩带喷向空中,产生喜庆效果。
高压空气膨胀过程()A.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B 向外界传递热量内能减少C.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 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解析】往外喷气对外做功,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这个过程内能减少。
【答案】C【解析】若要灯泡亮,电池的正负极应该分别接小灯泡金属触头部分和金属螺纹壳两处;不可将导线直接连接电源的正负极,会导致短路。
【答案】B10.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 1kg,丙物体质量为 2kg。
三个物体温度升高 1℃所吸收的热量如图 6 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小 1000B.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C 吸收相同热量,甲升高的温度最多D 甲乙丙降低相同温度,甲放出的热量最多【解析】由题意和图可知: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 1kg,丙物体质量为 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 1℃,则甲吸收的热量多,乙丙吸热相同,结合公式Q=cm△t 可以得出 c 甲>c 乙>c 丙: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乙丙吸热相同,但是质量不同,所以乙、丙比热容不同;C、甲的比热容比乙大,所以吸收相同热量甲升高温度最少;D 说法正确。
【答案】D11..如图 7 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亮,用电压表先后测得U AD=U AC=U AB=4.5V,则故障可能是()A.灯L1 开路 B 灯L2 开路 C 灯L1 短路 D.灯L2 短路【解析】串联电路两灯都灭,所以应该是断路。
通过电压表测量,可知L1 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是L 1 断路。
【答案】A12.以下四个电学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主要起控制变量作用的是(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C.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D 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解析】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电压不变,所以选 B ,其他实验都需要改变电压。
【答案】B1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 L 变暗B.电压表V 示数变小C.电流表A 2 示数变大D.电路总电阻变大【解析】首先分析这个电路。
可知灯 L 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 A1 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 2 测量灯泡电流。
根据题设,滑动变阻器往右滑动,电阻变大。
并联电路用电器互不影响,A 错。
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不变,B 错。
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C 错。
根据并联电路总电阻公式,可知D 对。
【答案】D14.如图 9 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闭合开关s1,电压表示数为U1;再闭合开关 S2,电压表示数为U2,电阻R1、R2 的阻值之比为()A. U1:U2 B U2:U1 C.U2:(U2-U1) D U1:(U2-U1)【解析】串联电路大阻大压。
电阻比等于电压比。
开关闭合前,电压表测量R1 的电压,闭合后测量总电压,所以R2 两端电压为两次电压表示数之差。
【答案】D15.如图 10 所示,电源电压不变,为了实现P 向左移动时,R1 消耗的功率增大,开关的状态可以是(Array)A.只闭合 S1、S2B.只闭合S2、S3C.只闭合S1、S3D.三个开关都闭合【解析】看电路图,明显S3 不能闭合,会导致滑动变阻器短路,失去控制电路的效果。
故而选A。
【答案】A16.青青同学做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 11 所示。
已知所用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电源电压为 6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A),定值电阻R0为 10Ω。
开关闭合后,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若保证电路安全,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A.电阻的R0 功率为 1WB.滑动变阻器调到 0Ω C 电流表示数 0.5A D.电压表示数 2V【解析】为保证电路安全,电路当中所有用电器不得超过最大值。
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为 0.6A 可算出滑动变阻器阻值R>0Ω,电压表的最大值为 3V,可算出滑动变阻器阻值R>10Ω。
据此可以算出滑动变阻器电阻取值范围为 10Ω<R<50Ω。
带入计算,可得D 答案。
【答案】D二.填空题(共 6 小题)17.最先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人们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
【答案】欧姆,电阻。
18.在瑜伽课中,传来教练舒缓而柔美的引导:“轻闭双眼,搓热双手,捂热双眼”。
其中“搓热双手”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内能,“捂热双眼”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内能。
【答案】做功,热传递。
19.2018 年 12 月 8 日凌晨,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运载火箭第三节燃料为液态氧和液态氢,贮存时是通过降低温度和的方式使燃气液化。
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能。
【解析】液化有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在这里是压缩体积;【答案】压缩体积,内。
20.某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的部分参数如图12,充电时,车载电池是(选填“电源”或“用电器”),该电池充满电至少需m I n。
【解析】充电的电池消耗电能,所以是用电器。
第二空根据公式 W=P t,可以算出 t=W/P=52min;【答案】用电器,52 min。
21.如图 13 甲是小灯泡L 和电阻R 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图象,将它们按乙图所示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 S,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1W;再闭合开关 S1,电流表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W【解析】电流表位置在干路,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合,所以增加一支支路干路电流增大。
从电灯泡实际电功率 1W 可以从图中读出电压为 2V,计算此时电阻的功率为 0.4W,总功率 1.4 即为所求。
【答案】变大,1.4W。
22 如图 14,灯泡L 标有“6V 6W”。
闭合开关 S,当滑片P 移到最左端时,灯正常发光;当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 0.5A(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则电源电压为动变阻器接人电路中的电阻是Ω。
V;当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4W 时,滑3【解析】从滑片P 移到最左端,灯正常发光可知电源电压为 6V,从滑片移到最右端电流为 0.5A,可以算出电路总电阻为 12Ω,根据灯泡的额定值“6V 6W”可以算出灯泡的电阻为 6Ω,既滑动变阻器电阻为 6Ω。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知灯泡和 R 串联,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4W,可以得:3P I2R (U)2R (6V)2R 4,即R215R36 0 ;解方程可得R P=3Ω或R R P 6R P 3 P PL P PR P=12Ω(舍去)。
【答案】6V,3Ω。
三.作图题(共 2 小题)23.讲台上方有两盏照明灯,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
请在图 15 中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24.如图 16 是 A 组同学做水沸腾实验描绘的图线,在热源相同的情况下,为缩短实验时间,B 组同学减少水的质量并提高水的初温请画出 B 组实验大致的沸腾图线。
【答案】如下图;四.简答题25.厦门市万石植物园是国家 AAA 级旅游景点。
园中沙生植物区仙人掌栽植在沙地上犹如一根根擎天柱。
炎炎夏日,走进沙生区,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热带雨林喷雾区烟雾缭绕犹如人间仙境。
走进雨林倍感凉爽。
请结合物理知识分析为什么走进沙生植物区热气扑面,而走进热带雨林区却倍感凉爽。
【答案】沙生植物区沙石多,沙石的比热容小,吸热升温快,所以热气扑面。
热带雨林区,空气充满小水珠,水蒸发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倍感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