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习惯养成教育细则
40.口试、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测试成绩合格
文明
礼仪
方面
仪容仪表
41.仪表端庄,着装符合年龄特点和学生身份,整洁大方
42.头发干净整齐,不烫发、不染彩色头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女生不穿高跟鞋,不穿过透过紧的衣服,男生不留长发
43.不在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和公共场所(寝室除外)穿拖鞋、背心、裤衩
48.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遇见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
49.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的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不打断和打扰别人的讲话、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别人要道歉
50.观看演出时不起哄,不乱喊,不鼓倒掌
51.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遵守网络文明安全公约
52.乘坐交通工具时自觉排队,主动购票
28.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二要规范书写,字迹清楚、工整,格式美观
29.学习态度端正,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勤奋好学
掌握方法
30.能熟练运用“知识树”方法,自主建立知识网络图,建立知识能力体系,形成学科基本能力、综合能力
31.学会查阅工具书,利用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并根据需要整理有价值的资料
爱护公物
5.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地面、桌、椅、床、布告栏等处乱涂乱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6.爱护公共设施、名胜古迹和花、草、树木等,爱惜庄稼、热爱大自然,保护有益的动物、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修养品格
7.诚实正直,宽厚容人,平等待人;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友好合作;不妒忌人,不凭哥们义气办事,不欺弱逞强
8.惜时守信,讲究效率,做事有责任心、有恒心、有自控力,承诺的事要按时做到,未做到要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9.不怕困难和挫折,胜不骄败不馁
10.学会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11.爱惜名誉,拾金不昧,不受利诱,不损人格
遵守秩序
12.乘坐交通工具时主动购票,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遇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时,主动让座,帮助解决困难
礼仪礼貌
44.讲话注意场合、有分寸、态度和蔼;养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习惯,杜绝脏话、粗话
45.与人交谈时态度诚恳,语言谦逊,声音适度,举止大方,眼睛凝视对方,认真聆听对方的讲话
46.使用好眼神、笑容、点头、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等体态语言,递送和接受物品用双手
47.对待客人要热情;与邻里乡亲和睦相处,邻居有困难时要主动关心和帮助
2.经常学习政治时事,关心本班、本校、本地区和国家大事
3.学习和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4.遵守校纪班规,自觉维护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特殊情况要请假),上课期间不出校门、不会客
高中阶段习惯养成教育细则
(校办2011年11月18日转自丹江口市教育信息网)
高中阶段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细则包括4个方面、13个重点指标和63个主要行为习惯训练点。
分 类
重点
指标
主要行为习惯训练点
思想
品德
方面
爱国守法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参加(或遇到)升降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唱国歌时严肃、准确、整齐、声音洪亮
学习
方面
学习
方面
规范行为
2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好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期学习计划,能进行有效的预习,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2.课前准备好书、文具、笔记本、作业本和草稿本,并保持安静,作好上课的心理准备,等待老师上课
23.上课时做到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动脑动手,主动提问,踊跃答问,互动参与,勤于练习,举一反三;要把握老师讲课的要点,老师补充的、特别强调的、结论性的论述,重点地记下来,或在书上加批注
53.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不早恋
生活
卫生
方面
生活习惯
54.热爱生活,学会按时作息、有规律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55.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不依赖父母和别人;主动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刷餐具、擦自行车和打扫楼道、庭院和环境卫生
13.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看演出、比赛时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滋扰,适时鼓掌致意;参观游览守秩序,瞻仰烈士陵墓时保持肃穆
14.友好对待外地人,遇有问路者认真指引或顺便带路
热爱劳动
15.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怕脏、不怕累
16.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公共设施
24.课间除作好下节课的有关准备外,还要走出教室适当活动,认真做好“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及时调节大脑和视觉神经
25.做作业时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不拖拉,书写工整,作业格式规范
26.认真严肃地对待考试,遵守考试规则,不缺考、不作弊;认真掌握考试的有关规范和技巧,有一定的心理适应能力
27.课后复习做到认真及时,把握重点,融会贯通;要把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弄清楚,尽量不留下知识缺陷
17.不攀比吃穿玩乐,不乱花钱,有计划地开支零用钱;养特殊事情应向班主任请假
19.参加集会活动准时,不做与集会活动无关的事,到(离)会场时注意安全
20.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和学校、班级组织的文娱、体育、艺术、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其中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勇于实践
36.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7.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对某些有价值的问题与现象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8.积极参加校本课程学习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主动上好综合实践课,考核成绩合格
39.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某些问题,并有相应的成果
32.有良好的预习、听讲、思考、练习、复习习惯,能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及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
33.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好读书笔记
34.善于观察周围的自然事物与现象,提高观察能力、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陶冶性情
35.善于倾听他人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保证课堂教学高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