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建筑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智能建筑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4、破碎起电理论:水滴在气流的剧烈运动中分裂成带负电的较大颗粒和带正电 的较小颗粒,后者被上升气流带到高空。云底带少量的正电:地面的感应或地 面的尖端物体带的正电荷被强烈的上升气流带入云底。
雷击电荷分布
积雨云中的电荷分布
中部聚集了 大量的负电

积雨云的 上部集中 了大量的 正电荷
底部还分 布了少量 的正电荷
雷击架空导线
雷击架空电力线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与耦合
操作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
地电位反击
四、防雷依据
防雷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国务院第412号令》第377、378款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各省、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规定》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0版) GB 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GB 18802-200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 则》GB/T 18802.12 -2006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 (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8802.21 -2004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T 50341-2000
中石化茂名最大乙烯厂遭雷击 起火
• 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乙烯厂裂解装 置,遭雷击引起短路起火,火头最高时约 30米,厂区附近村庄村民见状紧急自行疏 散。
雷击半导体器件
雷电过电压对设备的侵害
• 部分或整体损坏 • 干扰正常功能,无法完成正常使用效果 • 设备加速老化,缩短寿命 • 带来巨大的直接、间接损失
智能建筑防雷的重要性
1、这是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IB)发展的需要 建设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全国住宅小区 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大纲》的方针与精神,国家已将建设智能化小康示 范小区列为今后重点发展方向。
2、这是现代电子设备降低雷击导致的直接经济和间接损失的需要 国际电工委员会第81技术委员会关于“防雷”的IEC1312-1(1995)文件中强调指 出:“鉴于各种形式电子系统的应用不断增加,使本标准的制定成为必须。信息 系统应用于商业和工业的众多部门,包括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出于代价和安全的 考虑,雷电对其造成运转停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尖端放电
流光放电 梯级下行先导
上行先导 回击
后续闪击
四种闪电
云空闪 云内闪
云际闪 云地闪
三、雷击侵入途径
雷击侵害建筑物及设备的途径
雷击建筑物 [直击雷] 雷击架空导线 [直击雷] 雷电电磁感应 [感应雷] 地电位反击 工业及操作过电压
雷击的侵害渠道概括了其他浪涌的侵害渠道
雷击建筑物
雷击建筑物
3、这是雷电防护技术和雷电研究理论完善的必然 现代综合防雷原则强调“全方位防治,综合治理,层层设防,把防雷当作一个系 统工程”。按照相关的防雷规范,在建筑物外部和内部及各电子设备安装相应的 防雷措施。
4、这是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气象法〉第三十七条要求:违反本法规定,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 护装置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 电灾害防护装置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感应起电理论:在晴天电场的作用下,云滴被极化,使它们下半部带正电, 上半部带负电,通过云内的运动,产生上正下负两个主要的电荷中心,两个中 心建立后,方向向下的电场得以加强,便会产生一个正反馈机制。
3、切割磁力线理论:北半球的云在大陆架上一般自西向东移动,而地球的磁力 线则是由南极指向北极根据右手定则判断,正电荷向上移动,负电荷向下运动。
雷灾呈新现新的特点
据中国气象局的不完全统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化
程度的提高,雷电灾害对电力、石化、通 讯、交通、航空等各个重要行业部门及领 域的危害程度日益加大!
雷灾统计
9000次事故统计
过失损失
23%
水灾
6%
火灾
5%
失窃
7%
其他损失
27%
风暴
1%
雷电
33.8%
智能建筑雷灾特点
• 雷电灾害古已有之,它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惨痛的教训。21 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一幢幢智能 化建筑在世界各地拔地而起,城市商业楼宇智能化建设势 不可挡。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 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音响会议系统、安全防范系统、 智能识别管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的安装使 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享受 着科学技术带来新感觉的同时,也品尝了许多早已遗忘的 烦恼,雷电这些已被我们所克服的困难,尤其是雷电感应 及雷电波侵入开始“照顾”这些“娇嫩”的设备。因雷电 导致的系统瘫痪以及设备损坏比比皆是,造成不计其数的 人力和物力损失。雷电灾害和防雷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 焦点。
二、雷电基本理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云的起电理论
关于云的起电理论很多,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圆满地解释上述的所有问 题,因为大气的运动在实验室里是模拟不出来的。下面介绍四种比较完善的理 论。
1、温差起电理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块物体冷热不均,则热端带负电,冷端 带正电。云中 的冰晶、水滴、冰雹等,因接触、碰并、破碎、摩擦等作用, 使得冰晶带正电,水滴、冰雹等带负电。冰晶的密度小于水滴,小而轻,漂浮 在云的上部,因此云的上部通常带正电。
智能建筑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北方设计院
目录
一、雷电防护的必要性 二、雷电基本理论 三、雷电侵入途径 四、防雷依据 五、具体的防护措施 六、防雷设计要点 七、发展中的德实
一、防雷必要性
黄岛油库
雷击灾害案例之--黄岛油库雷击大火
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55分,黄岛油库5号储油罐因雷击致使罐内储存的1.6万吨原 油燃烧,火焰高达数十米;耀亮刺目,高达300米的火焰扑向4号罐和1、2、3号罐。 2时35分,4号罐猝然爆炸。3000多平方米的水泥罐顶揭盖而起,3000多吨原油冲向 天空,几乎同时1、2、3号罐也先后爆炸,3万多吨原油倾泻而出,到处是一片火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