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性质
(一) 盈利性——银行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因 (二)安全性
指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 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
银行经营中面临的风险:
信用风险——违约风险 市场风险——利率风险 外汇风险——汇率风险 购买力风险——通货风险 内部风险——管理风险 政策风险——国家风险
我国贷款的五级分类法: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是直接面向企业单位和个人,具 体办理存贷款和结算等金融业务而获取利润的币。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最基本的职能。 2、变货币收入为货币资本。 3、充当支付中介。 4、创造派生存款和信用流通工具。
1、吸收存款: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按照存款的性 质分为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农村存款、外汇存款 财政性存款。
2、借款: 1)向中央银行借款: 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资金来源的渠道主要
有两种,即再贴现和直接借款(再贷款)。
2)银行同业拆借:银行之间的短期借贷行为。 3)回购协议:其实质上是一种以证券为抵押的借 贷交易。
4)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3、发行金融债券:
(二)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就是对通过负债业务形成的 资财加以运用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贷款、 贴现、投资等。
1、贷款: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贷款审查的“6C”原则: 品德(Character): 能力(Capacity): 资本(Capital): 担保品(Collateral): 经营环境(Condition):行业发展趋势、竞争等。 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应变能力等。
二、金融机构体系:
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 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并存,构成现代世界各国的 金融体系。它包括了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 融机构。
1、存款性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 合作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与灾害保险公司、投资银行、
1)正常:能按合同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2)关注:当前有能力偿还,但存在可能影响
其清偿力的不利因素。 3)次级:还款能力有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
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按时足额偿还。 4)可疑: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担
保也肯定会有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措施和法律手段后,贷款仍无 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准备策略——对风险设置多层预防线的方法。 规避策略——避重就轻、收“硬”付“软”等。 分散策略——通过金融资产的有效组合分散风 险。 转移策略 ——通过金融衍生品交易锁定风险,
把风险转移给对方;定价时使价 格包括风险报酬。
(三)流动性 流动性管理的方法:
资金汇集法: 资金匹配法:按照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分配几个“流
现代商业银行因其特有的信用创造职能, 而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杠杆。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单元制: (美国)
优点:不易产生垄断,从而能提高银行服务质量; 独家银行经营成本较低;可以为当地经济很好地服 务。
2、分支行制: (大多数国家)
优点:银行规模可以按业务发展而扩充,实现规模 经济效益;各分支行之间能相互调度资金,提高资 金使用效率;贷款和投资分散于各地,符合风险分 散原则,银行安全性大大提高。
11、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12、提供保管箱服务;
13、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商业银行的业务总体上可分为负债业务、资产 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
(一)负债业务
它是商业银行借以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 的负债业务主要有各项存款、发行债券和借款等。
四、我国的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招商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等
合作性质的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原则):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有三个基本
经营方针: 盈利性 安全性 流动性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可以经营 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1、吸收公众存款;
2、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3、办理国内外结算;
4、办理票据贴现;
5、发行金融债券;
6、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7、买卖政府债券;
8、从事同业拆借;
9、买卖、代理买卖外汇; 10、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商业银行-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
展§1、
一、现代银行业的产生:
1580年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是最早的近代银行,也 是第一个采用“银行”为名称。
1694年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由私人创办的英格兰 银行是最早的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
1897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是我国自行开 办的第一家现代银行。
3、集团银行制: 也称持股公司制。
4、代理行制:银行相互间签有代理协议,委托对 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
5、连锁银行制:也称联合银行制,指两家以上商 业银行受控于同一个人或同一集团,但又不以股权 公司的形式出现的银行组织形式。
特点:成员银行在法律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 所有权由一人或一个集团控制。它与集团银行制的 区别在于没有股权公司的形式,不须成立控股公司。
私人和政府养老基金、金融公司。 3、政府所属的专业信用机构
国际性——世界银行 (1)开发银行 区域性——亚洲开发银行等
本国——国家开发银行 它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投资性贷款的银行。 (2) 农业信贷机构 为了支持农业稳定发展,向农业提供信贷 资金而设立。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组织形式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动性——盈利性”中心,再按每个中 心的特征分配资金于不同的领域。 缺口监察法:分析资产负债之间的流动性 差额,来表示现有流动性状态 和预期流动性需要之间关系。
(四) 三性的对立统一:
盈利性为银行的目标,安全性是一种前提要 求,而流动性是银行的操作性或工具性的要求。 银行经营的总方针,就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 通过灵活调整流动性,来致力于提高盈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