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主要危险源及安全控制措施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仍然是以高炉—转炉流程为主,包括原燃料准备和处理、烧结、焦化、炼铁、炼钢和轧钢过程。
本文涉及的危险源包括对人或物造成突发性损害“危险因素”和对人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危害因素”。
1主要危险源
在贯彻实施GB/T28001(即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时,首先应识别危险源,以便根据危险和危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控制和管理方案。
1.1原燃料准备和烧结过程
钢铁企业有的有港口,有的没有港口。
有港口的用皮带运输原燃料进入厂区,没有港口的借助于火车或卡车运输原燃料。
烧结过程用皮带运输精矿、石灰和焦粉等也比较多。
皮带运输存在皮带跑偏、打滑、压料或划伤皮带等故障,人工处理时容易发生机械伤害。
用火车或卡车运输原燃料时会出现运输事故。
原燃料在破碎、筛分、配料和
贮运过程中粉尘危害比较严重。
每吨烧结矿产生的粉尘大约有30kg。
另外,在原燃料破碎、筛分和烧结过程中噪声可以达到100dB(A)左右。
1.2焦化过程
焦化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四大车(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和熄焦车)的机械伤害。
推焦过程也存在灼烫事故。
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爆炸也是焦化过程的主要危险因素。
钢铁工业主要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焦化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烟气、噪声和热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害,特别是有毒物质(苯类、酚类、初馏分、氨类、氰化氢、硫化氢、吡啶、蒽、喹啉等)的危害更严重。
1.3炼铁过程
炼铁过程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在出铁或发生故障检修作业时,容易发生煤气泄露,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为了降低焦比和提高产量,高炉喷吹煤粉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但是,煤粉的制备和喷吹设施可能发
生爆炸。
高炉的铁水和炉渣遇水或泄露的煤气遇明火也会爆炸。
高炉出铁时开堵铁口操作失误,出铁沟的修补以及出渣出铁的渣铁飞溅,
会被灼烫。
出铁场的起重机、解体机和泥炮等也会形成机械伤害。
炼
铁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有高温热辐射(铁口的单向辐射热可达
30J/cm2.min,渣口的单向辐射热可达20J/cm2.min)、烟尘和CO,还有微量的H2S和SO2。
高炉鼓风、喷吹煤粉、煤气放散和机电设备运转会产生噪声,有时也会超过100dB(A)。
1.4炼钢过程
炼钢过程的原燃料和钢水钢渣的吊运,设备检修过程的设备遇零
件的拆卸和安装会形成起重和机械伤害。
火灾也是炼钢过程的主要危险因素。
火灾事故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和
可燃气体引起的;二是电气设备故障造成的;三是高温钢水炉渣喷溅
和泄漏引起的。
高温钢水炉渣喷溅或遇水也能引起爆炸,煤气爆炸、
氧气爆炸、超压爆炸和电气爆炸等也是炼钢过程的危险因素。
炼钢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热辐射遇紫外线辐射。
粉尘主要来自原料的准备与和冶炼和精炼过程。
每吨转炉钢能够产生35kg粉尘,每吨电炉钢能够产生15kg粉尘。
电炉熔化期
的噪声高达120dB(A),氧化期的噪声也有100dB(A)。
车间的除尘风机、设备的液压泵和真空泵、耐火材料拆除机等产生的噪声一般在
100dB(A)左右。
炼钢过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CO。
铁水、钢水、钢渣的热辐射,电炉炼钢的紫外线辐射,液面控制系统采用同位素时放射线辐射,对人体也有危害。
1.5轧钢过程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机械伤害主要发生在后步工序,起重伤害时有发生。
噪声是轧钢过程的主要危害,特别是钢管生产过程热区噪声在90dB(A)以上,冷区噪声在100dB(A)以上。
加热炉和热坯的高温和热辐射;CO、NOX、H2S、HCL等有毒气体对人有危害,而大量的煤气、氧气、氢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气体和各种油品、化学品、电气设备、电线电缆和液压管线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和危害。
2安全控制措施
2.1防止炉前灼烫
首先是作好防护,戴好防护用品,作业实现标准化。
炼铁过程严禁出铁口正面站人。
炼钢过程应防止带水物料或爆炸物进炉,防止和杜绝转炉喷溅。
2.2防火防爆
为了防止钢水、铁水和炉渣爆炸,应使设备系统安全状态正常,
严防设备水冷系统漏水。
严禁钢包、铁罐、渣罐有水或未烘干以及出钢坑和出渣坑积水。
防止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并配置监测和报警装置,管制火源和严格动火制度。
设立可靠的和完善的防火防爆装置。
必须认真继续安全培训和标准化作业。
2.3防止中毒
首先应防止有毒物质的泄漏并建立监测和报警系统。
对进入煤
气区域作业,必须两人以上并佩带氧气呼吸器和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进入化学毒物设施中进行检修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毒源措施,进行
置换通风,使用防毒用品,准备急救措施,熟悉急救方法。
2.4控制噪声
选用或更换低噪声设备,采用阻尼、隔振、吸声、消声或遥控等
措施进行控制,并进行必要的个体防护。
2.5控制机械伤害
防止机械伤害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安全装置有效。
清扫和修理必须停机作业。
对交叉作业应进行安全联络,建立安全确认制度。
对高速运动和移动的装置或部件应有安全防护装置和警示标识。
2.6防止起重伤害
加强起重机械和作业的安全管理,指吊配合标准化,指令清楚,标志鲜明。
行车安全装置和吊索吊具齐全可靠,在起重过程有危险的范围,严禁人员通过。
3职业健康管理
钢铁企业对职工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主要是粉尘、毒物和物理危害。
直接接触危害因素的主要是现场的操作人员,约占职工人数的
一半。
其中接触粉尘的占三分之一,毒物的占五分之一,物理危害的
占三分之一。
3.1粉尘控制
主要靠除尘,除尘系统应实现“三同时”。
粉尘作业工艺应采用隔离方式,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设立自动喷水设施进行抑尘。
3.2毒物控制
采取严格密封和排风措施,防止跑冒滴漏,形成良好的作业环境,建立监测和报警系统,作好适宜的个体防护和应急准备与响应。
3.3健康监护
实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健康普查制度,建立《职工职业健康档案》,对职业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4应急准备和响应
4.1防灾抗灾
防汛的关键抓筑坝和排水,抗震的关键是按国家规定提高设防措施。
建立防灾抗灾指挥部门,加强对防灾工程的维护,重视非防灾设施的作用,制定紧急抗灾救灾预案,定期进行检查和演习。
4.2消火防爆
建立防火防爆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制,开展业务培训,进行防火防爆检查,保持消救器材良好,提高灭火自救能力。
5结合实际,以人为本,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钢铁企业在贯彻实施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贯彻中,应与本企业实际相结合,将本企业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并运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
例如已有的安全卫生方针目标
管理、“三同时”制度、“三不放过”的事故管理、“四级安全教育”、自主安全管理活动、安全卫生考核办法、消防、防灾、交通运输、锅炉压力容器、煤气等的专业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管理等。
通过贯彻实施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使钢铁工业按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