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伏逆变器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光伏逆变器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光伏逆变器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摘要——该光伏逆变器行业调研报告仅针对xx区域分析,时间2016-2017年度。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光伏逆变器企业794家,从业人员3970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光伏逆变器产值184937.75万元,较2016年160550.18万元增长15.19%。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77866.50万元,较去年65007.93万元同比增长19.78%。

......经过长期追赶的沉淀和积累,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中国制造2025》始终贯穿一个主题,就是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与发达国家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不同,我国制造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3.0甚至2.0,只有部分领先行业可比肩4.0。

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处理好2.0普及、3.0补课和4.0赶超的关系,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以推广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培育新型生产方式,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分析1、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之下,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全球制造业都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我国制造业提质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

综合来看,我国的高铁、核电、信息通信等领域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但其他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环境友好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离制造强国的建设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我们务必彻底摒弃旧的思维观念和方式方法,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创新驱动,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中国制造”上升为“中国高端制造”。

2、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同时2018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要审视复杂局势,科学判断,正确决策,把握战略窗口期。

在此背景下,要继续加快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深入实施推进中国制造建设,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工业加快实现提质增效、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二、宏观产业政策1、综合运用税收政策工具,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2、在新的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下,中国制造的优势何在?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如何实现?世界第一的制造业规模,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综合配套能力,亿万高素质的制造业大军,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等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以及13亿人的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这些仍然是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地位,是中国制造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三、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产业发展趋势1、一些国外组织对《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不乏臆测和推断,其逻辑和推理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结论自然是片面的、双重标准的。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华301调查报告,多处提到《中国制造2025》,但遗憾的是调查报告充斥了违背事实的推理,与《中国制造2025》的主张和部署不符。

这一调查报告置世贸组织原则于不顾,单边主义发起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1300个单独关税项目产品,包括航空航天、信息通讯、机械产品在内,加征25%的从价税。

这一行动,固然对清单所列这些产品在美的竞争力有所影响,特别是对生产这些机械产品的中国企业,可能带来竞争力削弱、订单减少、经营困难。

但中国的回应,对美国相应的产业带来的影响或许更甚。

2、加强宏观调控,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

发展改革委要抓紧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

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要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对进入的企业要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四、国民经济发展概况(一)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概况本地区生产总值2665.67亿元,比上年增长9.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25亿元,增长8.49%;第二产业增加值1652.72亿元,增长11.40%第三产业增加值799.70亿元,增长7.6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80亿元,同比增长9.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4.80亿元,同比增长9.34%。

国税收入301.67亿元,同比增长10.04%;地税收入亿元95.78,同比增长11.69%。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7%。

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65%,衣着上涨1.02%,居住上涨0.7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65%,医疗保健上涨0.6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83%,交通和通信上涨0.75%。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854.79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18.37亿元,比上年增长8.93%。

规模以上AA、BB、CC、DD(含光伏逆变器)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217.19亿元,增长6.65%。

AA完成增加值423.61亿元,增长6.96%;BB完成工业增加值348.87亿元,增长10.94%;CC 完成工业增加值200.82亿元,增长6.16%;DD完成工业增加值109.10亿元,增长5.3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70.38亿元,比上年增长6.22%。

实现利润总额539.29亿元,比上年增长9.77%。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41.06亿元,比上年增长5.37%。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820.13亿元,增长10.1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20.93亿元,增长6.69%。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17.05亿元,同比增长6.92%;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299.21亿元,同比增长9.47%;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24.80亿元,增长8.34%。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48.39亿元,增长7.01%。

民间投资3823.56亿元,增长10.84%。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01.07亿元,增长5.90%。

重点项目842个,完成投资2451.50亿元,增长11.85%。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5%。

城镇实现零售额1009.54亿元,增长10.49%;乡村实现零售额563.67亿元,增长9.75%。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560.25,增长8.61%。

实际利用外资54647.79万美元,同比增长57.18%。

外贸进出口总值259.17亿元,同比增长56.46%。

其中,出口总值168.46亿元,同比增长55.30%;进口总值90.71亿元,同比增长59.25%。

(二)区域周边核心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概况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

抢抓实施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发挥湖北长江经济带先行先试优势,利用黄冈与江西、安徽、河南毗邻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展跨区域合作。

重点开展与九江、六安、信阳、安庆的城乡发展统筹、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发展协同、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对外开放共推,将黄冈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战略支点。

大武汉功能疏解承载区。

抢抓武汉市疏解非省会核心功能的机遇,深入实施“对接大武汉,建设新黄冈”战略。

借助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武汉新港及黄冈港区等基础设施,以武汉经开区来黄冈合作共建黄冈产业园和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全面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吸纳武汉技术外溢;以市校合作为突破口,大力吸纳武汉智力外溢,积极创办“黄冈大学城”;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承接武汉新增健康养老需求,将黄冈建成大武汉功能疏解承载区、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示范区。

第二章区域内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概况一、光伏逆变器产业发展现状逆变器的可靠性、转换效率和成本是逆变器产品的核心要素,未来光伏逆变器的发展方向也将围绕这三个核心要素展开,主要朝着高可靠性、高转换效率和低成本的趋势发展。

同时,也还有其他一些需考虑的因素,如因地制宜的逆变方案、智能化的逆变方案、光储一体化逆变方案等。

尽管国家发改委每年根据成本变化每年调整光伏标杆电价,但是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左右,占比39%。

根据《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末,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5亿千瓦以上,在“十二五”基础上每年保持稳定的发展规模。

根据国家的发展规划,光伏发电行业未来仍持保持稳定发展。

同时,全球多个国家也正大力发展光伏发电。

相应地,未来几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

二、区域内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概况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光伏逆变器企业794家,从业人员3970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光伏逆变器产值184937.75万元,较2016年160550.18万元增长15.19%。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77866.50万元,较去年65007.93万元同比增长19.78%。

2017年区域内光伏逆变器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997.64万元,同比2016年51567.21万元增长12.47%;行业净利润23898.31万元,同比2016年20462.63万元增长16.79%;行业纳税总额20260.59万元,同比2016年18396.98万元增长10.13%;光伏逆变器行业完成投资51301.25万元,同比2016年44107.34万元增长16.31%。

区域内光伏逆变器行业经营情况项目单位指标——————————————————————————————行业产值万元184937.75同期产值万元160550.18同比增长15.19%从业企业数量家794——规上企业家10——从业人数人39700前十位企业产值万元77866.50——AAA 万元19077.29——BBB 万元17130.63——CCC 万元10122.65——DDD 万元8565.32——EEE 万元5450.66——FFF 万元5061.32——GGG 万元389.33——HHH 万元3192.53——III 万元3036.79——JJJ 万元2335.99 ——————————————————————————————区域内光伏逆变器行业盈利能力分析项目单位指标——————————————————————————————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57997.64——同期增加值万元51567.21——增长率12.47%行业净利润万元794——2016年净利润万元20462.63——增长率16.79%行业纳税总额万元20260.59——2016纳税总额万元18396.98——增长率10.13%2017完成投资万元51301.25——2016行业投资万元44107.34——增长率16.31% ——————————————————————————————三、区域内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预测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10亿元,年均增长8.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