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疼痛的护理是晚期肿瘤病人的一个重要问题,可分为药物镇痛的护理和非药物镇痛的护理两个方面。
关于镇痛药的使用目前国内外均主张应及时足量,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为了消除其剧烈的疼痛,药物成瘾之虑则放在次要地位。
给药最好按规定的时间,这比在病人疼痛时才给药的效果好,剂量也可减少。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用于疼痛病人。
三阶梯止痛法是指在止痛药选用过程中由弱到强,按阶梯逐级增加。
一级止痛应用非鸦片类药物,其代表药是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二级止痛是在使用非鸦片药物不能解除疼痛时加入弱鸦片类药物,其代表药是可代因、右旋丙氧芬等;三级止痛是以上联合用药仍不能解除疼痛时可使用强鸦片类药物,如吗啡、杜冷丁等。
对每一阶梯均可根据病人的情况加用辅助药物,辅助药物可改善患者症状,与止痛药物联合使用可取得更好的止痛效果。
给予镇痛药的途径有口服,舌下含服,肌肉、皮下、静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注射,外周神经封闭,灌肠等方式。
无论哪一途径均须正确掌握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
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时给予,由小剂量逐渐增加,直到能控制疼痛为止,下一次给药应在前一剂量药物消失之前给予,才可连续不断地解除疼痛。
镇痛药最佳给药时间是在疼痛发生之前,一般先用口服镇痛药,以阿斯匹林较好。
由于去痛片含非那西丁,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特别是放疗和化疗的病人不宜长期使用。
癌症晚期疼痛加重,可代因和阿斯匹林同时服用有较好的止痛效果,疼痛剧烈需用杜冷丁、强痛定等吗啡代用品止痛。
由于持续疼痛可使痛阈降低,而且疼痛本身对止痛剂有相当的对抗作用,所以要尽可能做到于病人未痛或开始疼痛时给药。
另外中医中药在止痛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在使用成瘾性止痛药之前应尽量考虑中药及针灸等进行止痛。
配合中医中药进行止痛往往可以降低吗啡类强镇痛药的剂量。
肿瘤病人精神上的过度紧张和焦虑常会使疼痛加重,因此在给予镇痛药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非药物镇痛的护理。
护理人员可通过正确引导,告诉病人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烦燥和忧虑只会加重疼痛;并通过共同讨论病人感兴趣的问题、听音乐、看影视、回忆值得留念或愉快的事情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去除病人的烦燥和忧虑。
在疼痛加剧时可指导病人做放松操,有意识地训练病人的意志和毅力。
病人短暂疼痛可采用叹气、打呵欠等方法;持续性疼痛可采用腹式呼吸,并嘱病人屈膝、屈髋,放松腹肌、背肌、腿肌,闭目,缓慢地呼吸。
表面刺激止痛也是常用的辅助方法,如冷湿敷法和温湿敷法等。
殷切的关心、体贴亦可缓解病人的疼痛。
一旦疼痛发作,护理人员来到病人面前即给病人带来信心和宽慰。
适当地在病床边多逗留片刻,摸一下病人的手,轻拂疼痛部位,梳理一下蓬乱的头发,用热水擦一下颜面,更换一下体位,都是对病人精神上的安慰,都可减轻疼痛。
此外环境对病人的情绪也有一定的影响。
病人居室安静、光线柔软、室温适宜,常可减少镇痛剂用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通过对患者的观察,确定疼痛的性质,建立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合理的用药和恰当的语言及抚慰达到镇疼或缓解疼痛的目的。
晚期肿瘤病人的疼痛护理 摘要肿瘤到了晚期,据统计其疼痛发生率达70%以上,患者不管在肉体或精神上都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如何最大限度的减轻疼痛,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我们每个医护人员的责任,也是必须解决的人道主义措施。
我科从2000年1月1日到2005年3月31日对80例晚期肿瘤病人疼痛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晚期肿瘤疼痛护理 1一般资料男51例,女29例,年龄30~82岁。
40岁以下8人(10%)、40~50岁20人(25%)、50~60岁18人(225%),60~70岁28人(35%)、70岁以上6人(7.5%)、其中肺癌30例(37.5%)、胃癌7例(8.75%)食道癌9例(11.25%)、肝癌12例(15%)、恶性淋巴瘤4例(5%)、直肠癌6例(7.5%)、卵巢癌4例(5%)、其它8例(10%)。
2护理 2.1病情观察 2.1.1找出疼痛原因,对疼痛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晚期肿瘤的疼痛与下列因素有关:肿瘤生长迅速造成器官包膜紧张牵拉;肿瘤压迫神经;肿瘤引起空腔脏器梗阻;消化道肿廇破裂引起出血及穿孔;肿瘤本身破溃感染并引起周围组织坏死;肿瘤浸润血管,局部缺氧;放疗或手术的后遗症。
疼痛产生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有的可放疗,有的需手术,有的需药物治疗,有的需物理治疗,护理工作中应积极配合医生,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并及时交班,详细记录。
2.1.2评估病人疼痛程度疼痛分级按V AS(视觉模拟数字评估法)用0~10的数字代表疼痛的不同程度,0为无痛,10为剧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疼痛缓解度:0度:未缓解,Ⅰ度:轻度缓解,Ⅱ度;中度缓解,Ⅲ度:明显缓解,Ⅳ度:完全缓解。
2.2 护理措施 2.2.1心理暗示疗法主要是增强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
可结合各种癌症的治疗方法暗示病员如何进行自身调节,告诉他如何配合治疗就一定能战胜疾病,使他增强生活勇气,充分调动自身最大消灭癌细胞的能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2.2.2止痛济的选择按WTO推荐的三阶段梯止痛法,首先非麻,然后由弱至强,无效时再选用麻醉济,对每一阶梯均可根据病人的情况加用辅助药物,辅助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与止痛药物联合可取得更好的止痛效果。
护士应观察病人疼痛发生的时刻及持续时间,掌握规律,定时给药。
预防疼痛止痛药最佳给药时间是在疼痛发生之前,其途径有口服、舌下含服,肌肉、皮下、硬膜外、蛛网膜下腔注射,外周神经封闭,灌肠等方式。
2.2.3物理止痛法可通过刺激周围皮肤或相对应的健侧达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可采用按摩、涂清凉止痛药等,也可采用各种温度的刺激或用65℃热水袋放在湿毛巾上局部热敷,每次20分钟,可取得一定效果。
2.2.4放松疗法全身松弛可以轻快感,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
可以让病人闭上双目,作叹气、打呵气等动作,随后屈髂屈膝平卧、放松腹肌背肌、缓慢作腹式呼吸,或叫病人在幽静环境里闭目进行深而慢的呼吸,使清新空气进入肺部,达到止痛目的。
2.2.5转移疗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通过听音乐、看书报、说笑话或一段相声。
或让其闭上双眼回忆过去的趣事,每次15分钟,一般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
这些都可以达到转移止痛的效果。
2.2.6为病人提供良好而安静的休养环境,患者疼痛多在夜间加重,因此要设法保证其睡眠以减转疼痛。
病房温、湿度适宜,夜间灯光柔和,关大灯,开地灯,减少因外界不良刺激而致疼痛加重。
2.2.7预防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保持床单清洁干澡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完整,根据病情定时鄱身,按摩,叩背,保持大小便通畅,保持口腔及肛周、外阴的清洁卫生。
2.2.8加强心理护理护士必须耐心、细致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对悲观、失望情绪并有自杀倾向的病人,主动与其交谈,引导其正确对待人生,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多让其家属陪伴,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其感受到家庭的亲情及社会的温暖。
3小结通过整体化的护理对减轻晚期肿瘤病人的疼痛起到了积极作用,护士不仅要对病人仔细观察病情,正确的评估,合理用药,还要为病人提供安静、整洁的休养环境,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正确引导病人,使他们保持心情愉快,最大限度地减轻其痛苦,大大提高其生命质量,使病人能安详、舒适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
参考文献 1.孙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第二版.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1.62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照护与支持。
其宗旨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提高其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无憾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临终关怀同样包括对家属的安抚和关心,并做到日后随访,帮助其家庭正常生活的恢复。
1临床资料本组50例晚期肿瘤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8岁,平均55岁。
全部病例均符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的《现代肿瘤学》诊断标准[1],属晚期肿瘤患者。
其中食管癌16例,胃癌12例,肝癌10例,肺癌6例,乳腺癌4例,结肠癌2例。
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采用免疫、中医药、对症支持等综合疗法。
2临终护理2.1心理护理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进而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期,故心理护理不可忽视。
护士应充分理解、同情患者,为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交流是最好的疏导方式,有利于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逐步消除不良情绪的困扰,使患者保持平稳安定的心境,减轻心理痛苦。
如1例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34岁,下岗工人,医药费用上有压力,一个女儿正在上小学。
当她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情绪极度消沉,寡言少语,悲观厌世,拒绝治疗,经常无端发脾气,有时独自偷偷哭泣。
作者了解她的情况后,非常同情她,有意陪在她身旁,亲切地安慰她,鼓励她要振作精神,勇敢地同疾病作斗争,有针对性地提出她愿意回答的问题,耐心地倾听她的谈话,用点头来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患者最担心的是她的女儿,作者和家属一起反复、妥善地向她说明,她的女儿能够得到良好的照顾,让她放心,并争取家属的配合,与亲属联系,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生活上给予她细心的照顾,尽量满足她合理的要求,允许她听轻松的音乐,并介绍她同病区内乐观开朗的患者认识,以感染她的情绪。
认真为她进行每一项操作,动作轻柔,使她产生安全感。
逐渐地,患者的情绪趋于稳定,能够从容地接受现实,正确地对待死亡,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平静、满足地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对于患者家属,作者尽力给予同情、方便和帮助,提醒其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使家属在自己的亲人辞世前能充分尽到义务,在心理上得到慰藉。
2.2一般护理加强预防褥疮的护理。
及时给予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好口腔护理。
进食时间应以患者需要为原则,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
对有留置导尿管者,应防止泌尿道感染。
对意识丧失、谵妄、躁动的患者应注意保护其安全,护理时动作要轻,避免外界刺激而引起患者抽搐。
2.3疼痛的护理晚期肿瘤患者70%左右以疼痛为主诉,其中50%属于剧烈疼痛,及时发现、解决患者的痛苦甚为重要[2]。
疼痛的心理护理:首先对患者的疼痛要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心理安慰、鼓励,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痛苦,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疼痛的特点、部位、诱发因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痛苦。
按时给药:止痛药应当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即只在疼痛时给药。
使疼痛在尚未开始或刚开始时便得到控制,这样不仅能避免剂量的逐渐增大,还可减少患者心理上对疼痛的恐惧感,取得更好的疗效。
按阶梯给药:WHO建议癌痛治疗选用镇痛剂必须从弱到强三个阶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