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易富贤,1988~1999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学士、药理学硕士、博士学位;1999~2002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医学院做博士后;2002年起为威斯康星大学scientist。
2000年开始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率先掀起反思计划生育思潮,2007年在香港出版《大国空巢》。
2013年3月新版《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被新华网评为“2013年3月十大好书”。
我的《大国空巢》当年被评为禁书,今年评为新华网十大好书。
第一部分是世界人口的历史和展望。
人口增长是有规律的,1820年之前全世界人口从来没有超过10亿。
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朝初期,这2000年的时间中国人口一直只有几千万的水平。
在古代,制约人口的因素一个是粮食,一个是收入。
那时候粮食有限、人的寿命很短,再加上自然灾害、猛兽、瘟疫等,人均寿命只有20多岁,所以人口很难增加。
最近这两三百年,世界人口快速增加,从1820年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70亿。
人口增加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粮食,一个是寿命。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导致美洲逐步种植土豆、玉米,这些作物对土地的要求比较低,旱地荒坡都可以种植,并且可以和水稻、小麦进行套种。
我们熟悉的很多粮食蔬菜有一大半是来自美洲的,就导致粮食不断增长。
中国的人口从清朝初期由几千万增加到清朝末期的四五亿。
还有就是粮食的肥料,氮肥钾肥,氮肥来源非常有限,主要靠动物的粪便,所以90%的农民需要干农活才能够保证有饭吃。
现在,粮食所需的氮肥90%是合成的,所以我们现在用不着干农活,可以从事其他一些行业。
还一个人口增加的原因是寿命延长,古代人的寿命只有20多岁,天花导致婴儿死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自从天花接种以后,寿命大幅提高,从20多岁上升到40多岁。
人口增加到10多亿的时候,马尔萨斯就提出人口如果快速增加的话,就会导致资源短缺,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整个世界将会陷入战乱之中。
但是事实正好相反,1820年之前,人口增加非常缓慢,人均gdp增加也非常缓慢,但从1820年到现在这100多年时间,人口增加到70亿,人均gdp增加10倍,就是说科技的进步远远超过人口的增长。
很多人担心我们的人口会不会一直增加下去,到100亿、150亿啊?实际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一方面,生活压力很大。
古代一个妇女平均养六个小孩,当时虽然很穷,但是心理压力没有现在大。
现在父母供孩子上大学,交学费,还要给他们买房子,带孩子。
现在养一个小孩成本比古代养三个小孩还要大。
养小孩是多子多福的,是合算的。
但现在养小孩投资在父母,从经济学角度讲,越养越穷,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养小孩。
以前没有避孕,妇女平均生6个孩子。
现在有了避孕,到30岁还没有结婚,离婚率也很高。
还有生育能力,古代的不孕率比较低,只有1%到2%。
改革开放以来,不孕率提高了10倍。
发达国家原来的不孕率也很低,只有1%到3%,现在达到了15%到20%。
精子和卵子结合导致怀孕,精子是男子身体最小的细胞,到达卵子要经历“万里长征”。
现在发现,精子是首尾相连的,就像火车,能够突破妇女产道的障碍,增加速度。
精子的数量要求很严格,1940年男性平均每毫升有1亿多个精子,1992年的时候只有6000多万个精子了,现在只有4000多万了。
精子的质量、活力也在下降。
如果下降到2000万以下的话,生育就成问题了。
现在,不孕症就成了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
通过研究中国历代的皇帝,发现皇帝的生育率是很低的,很多皇帝根本没有孩子,靠兄弟的孩子接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不孕率水平也在提高,雌激素的水平在改变。
现在如果保证上一代和下一代人口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妇女平均要生2.1个孩子,生2个孩子就够了,但是部分小孩会出现死亡。
正常情况下男女比例是105:100。
女性要多生一点点,才能保证人口不增加也不减少。
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婴儿的死亡率比较高,所以平均每个妇女要生2.5到3.3个孩子。
中国的话,性别比是120:100,中国是平均每个妇女要生2.3个孩子,正常的状下,我们国家的生育率也会像西方一样下降。
世界人口有三个增长方案,如果按照高方案的话,本世纪末,世界人口会增加到150亿;按照中方案,会增加到100亿;由于生育率沿着低方案走,那么世界人口也是沿着低方案走,世界人口只能增加到80亿,且会下降。
20世纪是个人口大爆炸的时期,21世纪面临的是人口塌陷的世纪。
第二部分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时代背景。
达尔文的优生学在以前是非常时髦的,提倡按等级生孩子。
美国的桑格在1912年提出实行计划生育,目的是提高上等阶层的数量。
洛克菲勒家族等非常推崇这个理论,现在已经有150个家庭成员了。
但是大萧条时代是对这一理论的打击,因为上等人很多变成了下等人,而且希特勒实行大屠杀,理由也是人种优等论。
二战后,美国设计国际格局,建议穷国实行少生快富,符合美国的利益,避免日本、巴西等国因为人口增加而使美国受到威胁。
台湾、韩国、新加坡在美国的忽悠下于20世纪6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
日本战后人口是增加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但是随着实行计划生育,日本的劳动力下降,经济开始放缓。
美国也有婴儿潮时期,当时经济也是增长的。
后来基辛格来中国游说,说你们穷的原因是人太多了。
在美国的主导下,通过联合国人口基金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
美国也曾实行过温和的生育政策,但是已经导致美国生育率下降了。
卡特上台后,人口政策开始转向,认为人口是资源,不是负担。
中国也有人出来主张计划生育,威胁说中国如果不进行计划生育,到本世纪末人口要达到40亿,整个社会就乱套了,领导人非常恐惧。
我们到2000年的目标是gdp翻两番,所以邓小平说要实行计划生育。
但是当时没有必要实行计划生育。
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大陆妇女生6个孩子,当时台湾、韩国、泰国、印度等,每个妇女也生六个孩子。
随着经济发展,人的生育率会下降,现在台湾是0.9个孩子,泰国是1.6个孩子。
如果我们不实行计划生育的话,我们的人口也会下来。
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没有考虑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生育率会自己下来的因素。
1980年我们停止计划生育的话,只会增长到16亿人口,根本不可能达到40亿人口。
第三部分要使中国的人口下降到7亿?现在我们的人口结构是一个纺锤形结构,我们现在社会不稳定的原因是我们的人口结构的不稳定。
印度和美国的人口结构是很稳定的。
所以我们的人口结构很丑,印度的人口结构非常优美。
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口最好在两到三亿,但是我说牛从一百斤涨到四百斤可以,但是如果大象从4吨减少到1吨的话肯定会死亡。
我们可以减肥,但不应该把心脏减掉。
2010年,中国人口27岁以上的占了5亿,37岁以上的人有7亿。
即便2010年我们一个小孩不生的话,2053年我们人口才能下降到7亿,到2064年才能下降到5亿,但那时我们最年轻的妇女已经58岁了,就没有生育能力了。
我们到2075年会进一步降到3亿,整个国家就完了。
联合国的统计还很乐观,他说2050年中国人口还有7亿,但是我们人口普查显示,已经剩1.18个孩子了,就是说我们人口降低到7亿和5亿的时间比联合国预测的要早。
根据联合国的方案,2010年我们是9个劳动力养1个老人,2080年是1个劳动力养1个老人,怎么养?那时候有一半是在60岁以上,怎么可能达到理想的水平?所以,人口减少不一定是好事。
比如说俄罗斯,地广人稀,1992年人口就减少了,中小城市就没有活力了,人口就向大城市聚集,导致大城市拥挤不堪,人均住房只有22个平方,济南是30个平方,比北京、上海还要挤。
以北京为例,1978年人口800多万,人均住房面积是4.5平方米,现在北京人口是2000万,住房面积是30平方米。
所以,人口增加,住房面积也在增加。
美国也是一样。
我们现在很多县城已经没有活力了,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聚集。
北京、上海是按照每平方公里1.5万人规划的,美国的费城、芝加哥的规划是每平方公里只有4000人,济南是芝加哥的三倍,所以会导致交通拥挤、环境污染。
201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是52%,但是城市面积只占中国领土总面积的0.7%。
如果中国按美国的4000人规划的话,中国的土地是足够的。
我们限制城市的土地和限制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一样的。
耕地面积是一定的,我们要控制人口,控制耕地。
实际上,全球的人口和耕地分布是不平衡的。
我们的粮食亩产1950年只有60多公斤,现在增加了5倍,成350公斤了。
我们的粮食亩产虽然比以前有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如果达到荷兰的水平的话,亩产能增加70%。
我们现有的耕地养活20亿人口是必然的。
我们还有8亿亩后备耕地,很多沙漠地区经过改造,可以变沙漠为耕地。
我们还有11亿亩海洋耕地。
我们耕地资源养活30亿人口是没问题的。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从1973年开始已经40年了,当年预测中国不会出现老龄化危机、劳动力短缺,现在看来当时的预测是错误的。
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生源已经下降,高校资源在2020年开始下降。
2003年以前,中国有“民工潮”,2003年以后出现“民工荒”,有些专家认为是结构化短缺,但是我当时预测就是劳动力不足。
城市需要的是20、30岁的人口,我们这方面的人口比下降了5%,对我们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到2035年,这部分人口将会比2002年下降30%以上,对我们各行各业的冲击会是非常大的。
印度每年出生的人口是中国的两倍,所以印度以后在兵源、劳动力、综合国力等方面都会超过中国。
中国在2016年之后,购房人口和总人口都会下降,我们的房地产将面临很大打击。
从人口学的角度说,我们的人口已经出现问题了,但是很多人说不用怕,我们的城市化人口只有52%,当年日本、韩国达到中国目前这个水平的时候,往后的30年年增长率是7%到8%,所以说我们不要怕,今后20年我们会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2030年我们的经济将是美国的两倍。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日本、韩国主要是靠劳动力推动的,但是我们的劳动力已经在2014年开始下降了,所以我们不可能重演当年的奇迹。
另外,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性别比很快出现了失衡,中国的性别比现在是120:100,很容易爆发“光棍危机”。
很多人说中国有重男轻女思想,事实上,生1个小孩,1/2可能性没儿子;生2个小孩,1/4可能性没儿子;生3个小孩,1/8可能性没儿子。
所以没有必要选择性别。
1973年的时候,性别比是合理的,但是后来就变了。
要男孩是人天生的需求,美国的调查也符合这个观点。
第四部分是人口危机全面爆发。
有人口才会有需求,有需求才会有消费,有消费才会有生产,有生产才会有就业。
当人口减一半的话,需求也减一半,消费减一半,就业机会也减一半。
比较全世界主要国家,基本上两个人的消费提供一个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