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一种动物为例评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答:动物摄入的饲料能量伴随着养分的消化代谢过程,发生一系列转化,饲料能量可相应划分成若干部分,如图所示。
每部分的能值可根据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进行测定和计算。
一、总能( Gross Energy,缩写GE)总能:是指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饲料的总能取决于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含量。
二、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缩写为DE)消化能:是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即:DE = GE - FE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称为表观消化能(缩写为ADE)。
粪能FE:为粪中养分所含的总能,称为粪能。
正常情况下,动物粪便主要包括以下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1)未被消化吸收的饲料养分(2)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3)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代谢产物。
(4)消化道粘膜脱落细胞。
代谢粪能FmE:后三者称为粪代谢物,所含能量为代谢粪能(缩写为FmE,m代表代谢来源)。
真消化能:FE中扣除FmE后计算的消化能称为真消化能(缩写为TDE),即:TDE = GE - ( FE - FmE )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
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缩写为ME)代谢能ME: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缩写UE)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缩写Eg)后剩余的能量。
ME = DE -(UE + Eg)= GE–FE–UE - Eg尿能UE:是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
消化道气体能Eg:来自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
内源尿能UeE:尿中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氮,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缩写为UeE)。
真代谢能TME:TME = TDE - [ ( UE - UeE) + Eg ]四、净能(Net Energy,缩写为NE)净能NE:是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的代谢能扣去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缩写为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NE = ME–HI = GE–DE–UE–Eg–HI热增耗HI: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热增耗以热的形式散失。
分类:维持净能(NEm):指饲料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部分。
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掉。
生产净能(NEp):指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功的能量。
2 .谈谈你对动物能量代谢研究动态和趋势的看法答:畜禽(农畜)能量物质代谢,限定在应用基础研究范畴,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生物化学与动物营养学两者密切关联和交叉的一个新兴独立学科。
“生物氧化还原”是动物能量物质代谢的理论基础,畜禽动物能量物质代谢在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密切围绕着当地优良品种的营养物质需要量和制定饲养标准为中心开展试验研究,同时也都与当地的饲料(日粮)营养价值评定和科学利用相结合。
依此结果,提出和制定适合本国本地区实际特点的畜禽能量体系,使能量代谢研究成果有效地为饲料生产和养殖业服务,同时又发展了能量代谢研究的不断创新,从而保证有较强发展生命力。
特别是我国在较短时间内,这方面的成就进展,体现得更为突出。
趋势:综观国际上畜禽能量代谢学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和避免盲目性,要从我国(或不同类型地区)畜禽养殖业生产实际出发,抓准饲料生产供应和营养饲养中存在的科学技术关键问题,来选定今后科研工作的走向及其相关的具体课题,坚持不懈地稳定持续发展,使获得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畜禽饲养业。
同时又要学习参考国际经验,创造条件逐步开展动物营养学和能量代谢的更高技术层次的研究。
以本地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优秀畜禽动物新品种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该品种的饲料营养代谢特点及其营养物质(能量为重点)需要量,进一步研制或修改本品种的饲养标准。
3。
动物蛋白周转代谢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述评答:蛋白质周转是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的双向调节过程,这个循环中合成与降解的互相协调对维持细胞内酶和结构蛋白的稳定状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及调节蛋白质在组织中的沉积都十分重要。
蛋白质周转是动物体蛋白质积累、形成动物产品的唯一生物学途径和基本生物学机制,是动物适应性内平衡调节机制和同态碎片调节机制的基本分子化学基础,是生命表现过程的基本化学基础,也是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动力学基础。
同时,蛋白质周转也是动物能量及蛋白质营养况的直接反应,它不但反应了能量及蛋白质营养代谢与营养源供给的关系,而且反应营养源进入体内的定量变化过程。
蛋白周转代谢对于动物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是动物生命维持、生产和功能得以实现的根本所在。
动物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蛋白质周转代谢速率不同,外周组织蛋白质周转速率低但沉积量高,内脏器官周转速率高但沉积量低。
蛋白质周转代谢影响因素:1能量和蛋白摄入水平:日粮能量摄入水平显著影响畜禽蛋白质周转代谢率。
在满足动物能量需要的前提下,增加日粮蛋白质水平则明显增加蛋白质周转代谢速率,使代谢表现出高周转和沉积的特点。
2日粮氨基酸水平和种类:日粮氨基酸水平对动物蛋白质周转代谢影响显著。
:不同的日粮氨基酸供应模式对机体组织蛋白质合成率(FSR)和蛋白质降解率(FDR)影响程度不同。
3采食方式与采食水平:动物采食量对动物蛋白质周转代谢有重要影响。
采食水平与蛋白质周转率成正相关。
4激素和环境: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
4。
论述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评定方法答: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简单定义为单位饲料蛋白质满足动物需要的一种程度或度量。
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动物种类有关,也与其消化率有关。
早期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均以粗蛋白质为基础,其评定方法大体可以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消化代谢率、氮沉积率即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和生产性能表现;相应的评定方法分别为消化代谢试验、氮平衡试验和生长试验法:1.消化代谢试验法:评定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获得相应的饲料蛋白质的消化或代谢率。
虽然反映了蛋白质的整体消化特性亦即可以获得可消化蛋白质的数量,但却未能反映饲料蛋白质的质量因素即氨基酸平衡性,因而也就不能够反映饲料蛋白质转化为畜产品蛋白质的利用情况。
2.氮平衡试验法:则是在可消化成分基础上,从总体上进一步评定相应的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满足畜禽需要的程度,其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与动物种类、生理状况等密切相关。
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饲料蛋白质转化为畜产品蛋白质的利用情况,该方法长期以来是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经典方法,也经常做为标准去评定其它评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生长试验法:是用动物的增重来评定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评定除综合考虑了饲料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率、氨基酸的平衡性外,还包括了饲料蛋白质与其它成分、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等综合影响。
因此,用生长试验法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评定手段灵敏度差。
5。
论述营养与免疫的关系答:1营养因素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机能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通过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
动物的免疫功能是在淋巴细胞、单核-巨嗜细胞和其他有关细胞及产物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这些具有免疫作用的细胞及产物以及与其相关的组织和器官,构成了机体的免疫系统。
而蛋白质是机体组成的重要成分,当机体内蛋白质含量过度低下,免疫力会下降。
机体受外来抗原刺激后,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其过程需要大量蛋白质。
如果机体蛋白质水平低,必然影响免疫细胞的生成速度,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抗体的合成需要酶的参与,而酶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机体蛋白质水平低,细胞内酶的含量不足,导致合成抗体的速度减慢,从而影响体液免疫的效果。
蛋白质的边缘缺乏可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
2免疫对营养的影响当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时,机体动用免疫系统进行防御,相应地引起特异性代谢变化。
这种变化是由免疫细胞释放的白血球细胞激动素引起的,这些免疫活性物质对动物采食量、体温、能量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代谢和激素释放产生影响。
免疫反应使机体用于生长代谢和肌肉沉积的营养成分转而维持免疫反应和抵抗疾病的代谢上,因而降低生长、胴体质量、饲料转化率。
3.营养对免疫的影响饲料日粮中最重要的营养因素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必需有机元素等。
这些营养因素在动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绝对不可缺少。
这些营养因素不仅为动物的生长、生产提供可靠的保证,且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力。
当某种营养因素不足或缺乏时,动物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破坏,就会表现出某种特异性病症。
3.1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是由多肽链组成的,因而,饲料蛋白质的供给及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的正常代谢与抗体产生的关系很大。
3.2脂肪脂肪类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在受到抗原的刺激时,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新免疫细胞需要脂肪的参与。
3.3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从外界获得的微量天然有机分子。
3.5碳水化合物有研究表明,糖类复合体在预防疾病和疾病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3.6矿物质元素矿物质元素包括:Fe、Zn、Mn、Cu、Mg、Se,当其缺乏时,免疫器官发生萎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降低;Fe、Zn、Cu缺乏时,T细胞数减少,功能也降低。
矿物质是有些生物大分子的组成部分,此外矿物质元素还参与维持机体渗透压,酸碱平衡。
通过渗透压调节体内水分的分布,对体内各种反应有催化功能,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6。
论述营养与环境的关系答:在整个地球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都能按自己的生存方式摄取营养物质,以保障整个生态的平衡。
而营养物质的流转过程就是动态的营养过程,在这个营养过程中由于主体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微生物营养、植物营养和动物营养,当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营养过程的负担过重就会打破整个生态平衡,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1.动物营养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动物营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与动物本身、饲料原料及加工工艺和人息息相关的过程,因此,动物营养对环境的影响的大小也取决于动物本身、饲料和人。
1.1动物因素动物排泄出的大量营养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包括3个方面:土壤的营养累积、水体污染和有害气体。
1.2饲料因素饲料是动物营养所研究的主体,而饲料原料的来源主要是植物,它们中所含的抗营养因子也是动物营养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为了抵抗外来的侵害,从而本身就含有微量的、阻碍动物消化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