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超重和失重》ppt优秀版1
人教版《超重和失重》ppt优秀版1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电梯加速下降,体重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减少? (1)超重与失重不是物体本身重力变了,而是“视重”变化了. (2)超重或失重都属于一种现象,是“力”的视觉体现.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典例示范】 例 1 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小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一点重力都不受了 D.不论超重还是失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答案:A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要点二 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平衡、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状态的比较
平衡
6.超重和失重
知识网络导引核心素Fra bibliotek目标物理观念
超重、失重、完全失重
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会分析超重、失重现象产生的原因
科学探究
探究超重失重现象及其实质
科学态度与责任
观察体会生活中的超、失重现象,会用物理知识分 析生产、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现象
基础导学·研读教材 一、重力的测量(自学教材第 101 页“重力的测量”部分)
答案:A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训练 1 在某届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张明同学以背越式成功地跳 过了 1.70 米的高度,如图.若忽略空气阻力,g 取 10 m/s2.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提示:人“站起”过程中,先是加速上升超重,到达一个最大速 度后再减速上升失重,所以人“站起”过程先超重再失重.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方法一: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再用天平测 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g.
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将待测物体悬挂 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测力 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相等,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 的重力大小.
二、超重和失重(自学教材第 101~102 页“超重和失重”部分) 1.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叫作失重(weightlessness)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竖__直__向_下__的加速度. 2.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 重力的现象,叫作超重(overweight)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竖__直__向_上__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这种现象被 叫作完全失重状态. (2)产生条件:加速度 a=____g____,方向_竖__直__向__下_.
【教材解疑】
(第 102 页) 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下蹲动作.观察计算机采集的图线.图 1 呈现的是某人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很明显,图线直观地描绘了人在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先变 小,后变大,再变小,最后保持某一数值不变的全过程. 如图 2,图线显示的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先“下蹲”后“站 起”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请你分析力传感器上的人“站起”过程中超重和失重的情况.
答案:B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A.人的重力为 600 N B.乙图中 b 时刻,人处于超重状态 C.乙图中 d 时刻,人处于失重状态 D.乙图中 i 点时刻,人的重心的速度为零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解析:选项 A,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1=ma1,解得 F1=m(g-a1);选项 B,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向 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2-mg=ma2,解得 F2=m(g+a2);选项 C,电梯 匀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3-mg=ma3,解得 F3= m(g+a3);选项 D,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4=ma4,解得 F4=m(g-a4).由题意知,a1=a2=1.0 m/s2,a3=a4 =0.5 m/s2,故 F2 最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本题应选 B.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判断超重、失重的方法 一看“力”:物体受竖直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处 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 二看“加速度”: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 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解析:在张明下降过程中,只受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 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 正确;张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也是只受重力 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 错误;在张明起 跳过程中,地面要给人一个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的大小大于人的重力的 大小,人才能够有向上的加速度起跳,向上运动,C 错误;起跳以后在下 降过程中,重力不变,D 错误.
解析:由图及题意可知 a 时刻时,人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相等,为 600 N,A 正确;由图可知 b 时刻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重力,处于失 重状态,故 B 错误;由图可知 d 时刻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重力,处 于超重状态,故 C 错误;根据图像可知,i 时刻时人的重心处于下落过程 中,此时重力与支持力相等,由于重心在下落过程中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 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重力等于支持力时速度最大,故此时人的重心的 速度最大,故 D 错误.
A.张明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张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张明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的重力 D.张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要点一 对超重与失重的理解
1.重力与视重 (1)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物体所 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2)视重:当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 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 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 2.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1)超重时,物体所受支持力(或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向上,测 力计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力. (2)失重时,物体所受支持力(或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合力方向向下, 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的重力.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3.对超重、失重的“三点”理解 (1)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 的运动方向无关. (2)发生超重和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3)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由重力引起的现象将消失.例如:液体的 压强、浮力将为零,水银压强计、天平将无法使用;摆钟停摆;弹簧 测力计不能测重力等.
超重
失重
完全失重
加速度
a=0
向上
向下
a=g
视重(F)与 重力的关
系
F=mg
F=m(g+ a)>mg
F=m(g- a)<mg
F=0
静止或匀
运动情况
速
直线运动
向上加速或 向下减速
向下加速或 向上减速
抛体运动或 自由落体运
动
受力图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
4.6 超重和失重—2020-2021人教版(2019) 新教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5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