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

三、名词解释1、凹凸法:是绘画的一种,即用“天竺法”强调立体感效果的古印度画法,作品远望晕如凹凸,近似平实。

2、画像石画像砖:将绘画与雕刻紧密结合,施之于建筑物的浮雕艺术。

3、吴门画派:指明代中期活动在苏州一带的画家,属文人画体系。

4、甲骨文:指刻在甲骨上的卜辞,甲即龟甲,骨即牛或羊的胛骨或肋骨。

5、迁思妙得:作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把胸中所得变为艺术形象。

6、镶嵌:是指在铸造的青铜器上,用金丝或金片以及其他材料镶嵌成各种华丽秀美的纹饰或文字,然后用厝石在其表面磨错光平,使器物华丽悦目。

7、帛画:用毛笔线描造型画在丝织绢帛上的传统国画。

8、岩画:指刻或画在岩石表面上的图画。

9、烧蓝:是指在经过艺术加工的金、银胎上涂以透明珐琅料,烘烧而成。

10、彩陶:指的是新石器时代有红、褐(黑色)纹样的陶器。

11、尊: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

12、敦:外形上下皆圆,上有钮,下有足,中有耳。

13、曹衣出水: 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1],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14、经变画:又称经变或变相,是把佛经中的文字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15、秀骨清像:属于魏晋时期以瘦为美的审美风尚,人物形象清瘦、俊朗,具有超逸的精神气质。

16、青铜器: 发端于黄河流域,是铜、锡、铅的合金。

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大类。

17、吴带当风: 中国画术语。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有“吴带当风”之说。

18、年画:中国画的一种,大都用于新年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19、鎏金:是以金液和水银熔合涂在铜器上,经磨擦加工使水银挥发,而使金镀在器物上,金光闪烁。

20、夹纻:用漆灰造形并用麻布粘贴作成漆胎。

21、瓦当: 覆于屋顶檐际的一种瓦件。

通指半规或圆形之瓦头。

22、司母戊大方鼎:造型雄伟,器型庞大,是我国奴隶制社会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重量达875公斤。

23、马踏匈奴:是霍去病目前群雕的一座主像,战马昂首挺立,好像经过激战之后停下来,被踏在马蹄之下的匈奴入侵者还在挣扎,这是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典型形象。

24、斗彩:明清釉上彩品种丰富,绚烂多彩,争奇斗胜,故称为“斗彩”。

25、铎:似钟而小,有舌,以甬为柄,持而振之。

26、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1]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四、简答题1、中国岩画的功能表现?答:主要突出以下方面:(1)传授知识的记事图画。

(2)传达宗教感情的神灵崇拜图像。

(3)寄托生活理想的生殖崇拜图画。

(4)宣泄娱乐情绪的舞蹈图画。

岩画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

2、传统的金银器体现的文化现象?答:(1)传统的养生文化;(2)宗教信仰和崇拜;(3)权力、等级、财富的象征;(4)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审美时尚。

总结3、秦马俑与希腊雕刻相比较,有明显的不同,简述中国雕刻所具有的特点?答:这就是中国雕刻所特有的装饰性和绘画性,此特点是商周青铜工艺留下来的传统。

(1)所谓装饰性,即雕塑形象时不是面面具到地表现局部的三维空间的体面关系,而是把握大的整体效果,略去一些细节,比如衣纹,发纹就大胆用线表现。

(2)所谓绘画性,就是将体面雕刻与绘画手段相结合,个别局部用绘画表现,而这些恰是希腊雕刻所避免的。

4、吴道子的艺术特点?答:(1)巨大的创作热情;(2)真实地描写;(3)大胆的想象力;(4)默画及解剖知识的熟知(5)技法的高明,线纹激壮的律韵表现。

5、明式家具的特点。

答:(1)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2)结构科学、榫卯精密,坚固牢固;(3)精于选材配料,重视木材自身自然的纹理和色泽;(4)雕刻、线脚处理得当,起着点眼作用;(5)金属配件玲珑、色泽柔和,起到辅助的装饰作用6、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答:主要突出以下方面:(1)他为历代职业画家树立了榜样,提高了绘画的身价。

(2)在绘画中他把表现对象神韵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

(3)奠定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基础。

(4)成功创造了“密体”。

7、简述故宫建筑的个性特征?答:(1)空间与局部。

(2)象征与实用。

(3)局部与整体。

(4)色彩的魅力。

总结8、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思想最为活跃的人物,他以画竹为例,把创作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主要突出以下方面:(1)眼中之竹。

(2)胸中之竹。

(3)手中之竹。

正是从生活形象到艺术形象的加工、提炼、概括、提高的的过程。

“意在笔先”是必须遵循的法则,而只有对方法灵活运用才能产生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9、春秋战国时期建筑,在建筑材料、技术和艺术处理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答:(1)多功能的砖瓦。

(2)斗拱的发明与使用。

(3)台榭陂池之奢。

(4)宫室彩绘装饰。

总结:形象地说明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10、元四家中倪瓒山水画的构图特点?答:构图概括近于程式化;多采取三段式。

(1)近景平坡上三五株枝叶疏落的林木,一座空荡的茅亭。

(2)中景留出大片空白,以示寥廓平静的水面。

(3)远景用几座平缓的山峦与之相呼应。

(4)不见帆影,不见人迹,有如与世隔绝的孤岛,空旷、寂静、冷清。

11、论述北宋《林泉高致》着重强调哪几个方面。

答:(1)画家要深入观察生活,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

三远法即深远、高远、平远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

(2)强调充分发挥想象,选取富有诗意的景致。

(3)创作时精神高度集中,反复修改。

(4)师承要广取博采,不局限于一家。

(5)工具材料择善而用,技法要灵活应变。

12、清扬州八怪中的李鱓写意花鸟画的新突破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主要突出以下方面:(1)作画的题材比前人更为广泛,从花草树木,至日常生活的各种器物用具,都被摄入画面。

(2)在技法方面,喜用破笔泼墨塑造形象,又由于用笔故作旋动之势,线条粗细刚柔相间,能表现出物体的情态,线条本身又富于变化之美。

(3)画面形象打破静态,捕捉事物运动中的情态。

13、汉代画像石的题材大致可分为哪几类?答:主要突出以下方面:(1)神仙灵异,祥瑞珍奇。

(2)古圣先贤。

(3)车骑出行、庖厨宴饮、乐舞百戏、田猎农事、胡汉战争以及城郭、衙署、庄园、楼阁、仓库。

14、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是什么?答:内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特点:(1)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

(2)以线造型,笔致圆转流畅。

(3)形象皆为正侧面,基本比例正确。

(4)龙凤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味。

15、赵孟頫说“画贵有古意”,你是如何理解的?答:(1)反对那种轻软的笔线和皴法复杂繁密的宋画。

(2)重新引书法入画,追求书法的表现力,不为物象拘牵。

总结:赵孟頫的思想是直接针对宋画有感而发[1]。

16、“扬州八怪”的绘画有何特点?答:(1)风格鲜明,个性突出。

(2)重视情趣的表现,力图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

(3)诗文、书法、绘画、印章,完美结合。

创作特点: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博修养。

17、三代青铜器的风格演变?答:(1)殷人以瑰丽为美,器物多通身纹饰,以兽面纹为主,装饰繁缛华丽,气氛威严怪异,颇富神秘色彩。

(2)西周以朴素为美,多趋矮平,以几何纹为主。

(3)春秋以新奇为美;战国青铜器以华巧为美。

18、试简述吴门画派形成及影响。

答:主要突出以下方面:(1)吴门画派是指明代中期活动在苏州一带的画家,属文人画体系。

这派画家的特点是重神韵,重意境,讲格调,讲含蓄。

(2)明初,苏州地区有一批元代遗民画家仍在从事艺术创作,并继续影响这一地区的绘画。

(3)到了明代中期,随着地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画在继承元代传统的基础上,大放异彩。

其中的佼佼者要属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19、花鸟画中的被誉为“徐熙野逸”的徐熙的绘画有什么特点?答: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

(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

因此画史上有“徐熙野逸”之说。

20、简述海派中坚任伯年的艺术特点。

答:(1)尊重生活,关注社会,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成功艺术家都要遵循的原则。

(2)文人素质,画工技巧集于一身,能诗善书,诗作虽平平,但悟性好,故画常含诗意。

(3)融中西画法于一体的成功尝试。

五、论述题:1、简述苏轼文人画理论要点?答:(1)抬高“士人画”,贬低画工,藐视画院(2)强调诗画一律。

(3)强调绘画的娱乐性,忽视作品的思想性。

(4)强调创作冲动,有感而发。

(5)强调神似,忽视形似。

(6)表现方法不受程式束缚,因需而异。

(7)强调画外意。

(8)强调诗书画结合。

总结:中心思想是强调艺术要充分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要尊重艺术本身的规律性,艺术要讲究艺术性,不能干巴巴地说教。

2、从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等方面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答:(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

(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

(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

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

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3、试论述五代两宋时期美术的主要特点?答:(1)美术创中心转移。

(2)职业画家活跃。

(3)宫廷绘画繁荣。

(4)士大夫绘画潮流涌起。

(5)题材和风格多样化。

(6)画史和绘画著录新成就。

(7)书法艺术开一代新风。

(8)雕塑艺术进一步世俗化。

(9)工艺美术向商品化平民化方向发展从以上内容展开总结4、从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等方面分析唐寅的《孟蜀宫伎图》。

答:(1)宫廷君王的奢侈豪华带给宫伎、歌伎的只是一种悲剧。

(2)通过四个盛装的宫伎描绘了五代后蜀孟昶的宫廷生活。

(3)诗的点缀道出了画的主题。

线条细劲、流动,设色妍丽、明快、变化十分丰富。

人物独特的造型特征,突出了宫伎弱不禁风的情态。

(4)整个作品秀润、明朗、简洁、清新。

作者饱受炎凉世态的滋味,通过宫伎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从以上内容展开总结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试简述其要点。

答:(1)产生了帝王画家和专职的文人画家。

(2)宗教美术题材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想象的余地,加之有外来佛教美术可资借鉴,画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才能,这对艺术水平的提高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3)当时产生了系统的文艺理论和画论,一方面对过去的艺术实践进行总结,同时对当代的创作提出新的要求,使绘画创作有了明确的方向,以形写神说的理论成为画家自觉的指导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