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美术分析
2020/10/23
Web Usage Mining
14
哈德良皇帝是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赞助者之一。他对于希腊文化的迷恋 促使他完成了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万神庙(又称潘提翁神殿)、维纳斯与 罗马神庙、哈德良陵庙(现为圣天使城堡)。其中的万神庙是最为重要的建 筑,它与大竞技场同被视为古罗马建筑的象征。
第二节 好大喜功的建筑
帝国前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3世纪初)是 古罗马建筑的黄金时期。
罗马建筑包括罗马城的建筑和帝国版图内其 他各地的建筑。在罗马城里,广场是公共机 会和进行商业贸易的场所,广场周围有神庙、 法院、会议厅等各种建筑。此外还有纪念像、 记功柱和凯旋门等纪念点缀其间。
罗马人利用混凝土来塑造复杂的结构以及不 规则的平面和立面。罗马的建筑开始于伊特 利亚的传说。
阿格里帕(额枋上的刻 字)时期始建,按希腊 形制建造,哈德良皇帝 重建,采用罗马穹窿顶 圆形庙样式; 阿波洛多鲁斯的功劳 拱券结构——43.5米的大 圆顶,直径9米的采光天 窗,逐层凹进的镶板与 壁龛打破空间的沉闷感; 砖石混凝土技术——火 山灰+水+沙子+碎石,外 表覆以大理石板或石膏 涂层装饰;
帝国前期(公元前27前—公元2世纪),这是 帝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也是古罗马最强盛 的时期;
帝国后朝(公元2世纪末—公元476年),西 罗马帝国被西哥特人和高卢人灭亡。这标志 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的封建社会的开端。
第一节 伊特拉利亚的美术
伊特拉利亚人使公元前12世纪—前13世纪间 意大利半岛的居民。
古 罗 马 美 术
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他 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 明的摇篮。
罗马人在政府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远远高于 他们的伊特拉亚文化和希腊文化。罗马的艺 术在风格上和手法上继承了他们的传统,但 罗马人并非奴仆般的学习,而是适应自己国 家和社会的特点形成了自有特色的罗马艺术。
2020/10/23
Web Usage Mining
13
万神殿是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直径和高均为43 米的圆顶厅堂,除入口外四周都没有开窗,仅有 屋顶中央一个直径9米的圆洞作为采光用,但丝 毫没有压抑感,均匀的光照使建筑物内部充满静 谧和谐的气氛。巨大的圆顶仿佛轻悬于空中,象 是张开在人们头顶上的又一重天穹。
罗马人善于利用拱劵技术。一是高水平的拱 劵结构,二是发展了希腊的柱式构图,三是 集中采用拱劵结构。
罗马的建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为帝国政 权和城市功名服务的带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如:凯旋门、会堂、剧场;二是技术性较强 的各项建筑工程,如:道路、桥梁、引水道 等。
1.万神殿(古代世界 跨度最大的建筑)
罗马万神庙 万神庙建于公元120至124年,是作为奉祀诸神 的神殿。
万神庙是罗马建筑中划时代的作品, 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代表了古罗马混凝土建筑技术与 穹顶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它创造了 最大的穹顶空间;
另一方面,它是罗马拱券结构与希腊 柱式最完美的结合。
罗马万神庙
万神庙穹顶直径达43.2米,这个纪录一直到 20世纪末还未被打破。随人古罗马人不是拱 券的首创者,但他们是最早认识拱券用途的 人。
古罗马的兴亡,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历史阶 段:王政时代(公元前8—前6世纪),这是 地中海亚平宁半岛中部的一些拉丁原始氏族 部落建立罗马城,实行王政的时代,也是早 期古罗马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
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前30年),这是 奴隶主贵族共和国的形成、发展与变更的时 期,也是古罗马势力范围不断扩展的时期;
伊特拉利亚的雕像艺术在公元前6世纪到达最 繁荣时期。它的主要雕刻是陵墓和神庙的装 饰、陶棺及神像。这一时期的雕刻以陶塑居 多,其木管的雕刻十分出色。这一时期的也 有少量的青铜器和石刻,善于表现动物并有 较高的写实技巧。
母 狼
•罗马建城的传说:努米托尔国王的弟弟阿穆利乌斯推翻 其统治,并将他的一对双胞胎罗穆路和瑞穆斯放入篮子 中丢人台伯河;这对兄弟被河水冲上岸,并被父亲战神 马尔斯派来的母狼抚养长大,不久,被牧人发现收养; 他们长大以后,杀死仇人,把国家还给外祖父。他们在 被母狼找到的地方建立新的城市,后来罗穆路杀死了瑞 穆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为罗马。
希腊与罗马神庙的综合 体——带三角形山墙的 柱廊+罗马式圆穹顶
14
图 《 万 神 庙 》 局 部
万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 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 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用以供奉奥林 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 公元80年的火灾,使万神殿的大部分被毁,仅余 一长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岗岩石柱16根, 这一部分被作为后来重建的万神殿的门廊,门廊 顶上刻有初建时期的纪念性文字,从门廊正面的 八根巨大圆柱仍可看出万神殿最初的建筑规模。
穹顶的圆眼(直径8.2米)使阳光泻入万神 庙,室内各部分比例非常协调,壁龛和穹顶 上都有华丽的装饰,圆顶之下还有青铜制成 的装饰顶层藻井。
罗马万神庙透视剖面图
万神殿的底平面直径也为43.4米,与高度相等。万神殿下半部为空心圆柱形,从高度一半 的地方开始,上半部为半球形的穹顶,穹顶的墙面厚度逐渐减小,其下方墙厚6米,与万神 殿下半部墙壁等厚,到顶部则递减为1.5米。为使穹顶墙厚的递减更有利于万神殿整体建筑 的稳固,万神殿穹顶内壁被整齐划分为5排28格,每一格皆被由上而下雕凿凹陷,不仅使墙 厚的递减更为合理,也增加了万神殿内部的美观性。
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对古罗马历史的深厚感情, 在公元前6世纪用青铜雕塑了一尊母狼像.到 了公元16世纪,人们又做了两个正在吮奶的婴 儿的雕像放在母狼的的腹下.艺术家赋予这只 母狼很多的人情味和母爱的天性,这不仅是一 个具有民族历史意味的纪念碑雕塑,也是一件 珍贵的古代艺术杰作.
伊达拉里亚人把坟墓看成是灵与肉的共同归宿,因此他们往往 将肉体火化后置入陶制的棺中并在墓室中安置墓主人的雕像。 这些雕像有单人的,也有夫妻两人的。这类墓葬雕像有一定的 程式:取坐卧式姿态,橄榄形眼睛呈微笑状。它类似希腊古风 时期的人像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