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朝制钱的兴衰——清朝货币研究

清朝制钱的兴衰——清朝货币研究


精选ppt
18
康熙通宝(2.8cm)
精选ppt
19
背式:两种
精选ppt
20
精选ppt
21
特殊:康熙通宝“十二地支”钱
精选ppt
22
特殊:康熙通宝“罗汉钱”
精选ppt
23
比较
精选ppt
24
雍正通宝
▪ 康熙于公元1772年去世,清世宗雍正即位。雍正帝即位
后,仍以杜绝私铸,平抑物价入手,防止白银外流,实行 铜钱紧缩政策。于雍正元年铸行“雍正通宝”,沿康熙四 十一年制,钱重一钱四分,力求精美标准,大小分二类, 大钱与“康熙通宝”大钱相仿,小钱直径2.4厘米。
▪ 方孔圆钱型,仿明小平钱,铜色赤暗,铸工较劣。
汉文钱“天命通宝”与“天命汗钱”同时开铸, 钱文直读,钱背无文,书法较差。由于当时满人 多不用钱,得到钱后,大多用作装饰品,佩戴于 衣帽之上,袍襟之前,据说可避刀枪,以至后代 铸钱时,分发给士兵佩带。极其罕见。
精选ppt
3
满文钱“天命汗钱”(2.7cm)
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 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 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 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 卯”。顺治钱制形式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 就是在钱币界享有盛誉的“顺治五式”。
精选ppt
牧渔猎为生,并与当地从事农耕的汉人相处融洽, 这时努尔哈赤以祖上十三副遣甲起兵,通过不断 的兼并争斗,势力遂渐强大,终于统一了满族各 个部落,并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国 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称天命汗。
▪ 并铸行钱币,共有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
译作“天命汗钱”,此钱依老满文写成,读法由 穿左读起,至穿右,再上下读。

三是权钱钱也叫,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二字,
比前一种少了“延、西、荆、襄、云、五局”,“一厘”是指权银,一文
铜钱折银一厘,一千文铜钱值银一两,此钱从顺治十年时铸行,到十七年 停铸。各局所铸不尽相同,大小轻重有变化。

四是满文钱,面文为“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穿左右满 文为“宝泉”或宝源,规定每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铸钱,因此 仅在北京铸行。
10
顺治通宝(2.55cm)
精选ppt
11
其一:(光背无文 )
精选ppt
12
其二(纪地纪局 )
精选ppt
13
其三(一厘钱)
精选ppt
14
其四:(新满文钱)
精选ppt
15
其五:(满汉文钱)
精选ppt
16
▪ 一是仿明朝钱式,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采用这种形式,主
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二是仿会昌开元钱制,钱背文纪地纪局。如“户”“工”为宝泉、宝 源泉两局所铸。其它有“临、宣、延、原、西、同、荆、河、昌、宁、浙、 东、福、阳、襄、江、蓟、广、陕、云”等。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 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 大小轻重差异较大。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 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精选ppt
17
康熙通宝
▪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清世祖去世,康熙帝继
位。只保留户部宝泉局和江南省江宁局铸“康熙通宝”制 钱,其余各局停铸。后于康熙六年各省恢复铸行,此后又 相继停铸行。康熙通宝钱铸行时间长达六十年,铸量较多, 但版本较简单,北京宝源,宝泉两局沿“顺治通宝”满文 钱式,背文满文,其它各地钱局所铸,背文满汉文局名各 一字,民间为方便记忆把这钱钱局名串成了一首诗“同福 临同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此外还 有“巩”、“西”两种,但数量不多,要收集全不易。康 熙通宝钱有大小两种,重量也有变化,起初每文重一钱四 分,康熙二十三年减为一钱,四十一年时又改回一钱四分, 并规定每千文兑银一两。同时推出一种轻钱,每文重七分, 千文兑银七钱。
▪ 当时全国共有二十多个钱局,都是康熙时局,雍正规定一
省只设一个钱局,于四年时,改山西局为宝晋局,山东局 为宝济局,台湾省局为宝台局等等。九年时又在江南增设 了江宁宝安局,在西南分别设立了四川宝川局,贵州宝黔 局,湖北宝武局等,又停撤了临、清、宣府、蓟、同、等 局,一省一局的政策最终得以实现,私铸情况也有减少。
清朝制钱的兴衰
精选ppt
1
概述
▪ 清代币制,用银为本,用钱为末,银钱并 行。鸦片战争后,外辱频繁,用财浩大, 白银大量外流加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打 击,币制大乱。光绪年间引进机器铸钱, 机制铜元代替方孔圆钱,制钱由此崩溃, 从而结束了流行二千年的传统铸币。
长白山地区,世代以畜
精选ppt
4
汉文钱“天命通宝”(2.5cm)
精选ppt
5
▪ 后金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
年)努尔哈赤去世,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在 其他几位贝勒的公推下于九月登上汗位, 改元天聪元年铸行满文钱“天聪汗钱”, 依老满文写法,背文仿明“天启通宝”大 钱,在背穿上或穿左铸满文“十”字,穿 右书一两。有粗字,细字二种,此钱传世 不多,较为罕见,而其中以细字者最少, 为极罕见品。
精选ppt
6
满文钱“天聪汗钱”(4.5cm)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精选ppt
9
“顺治五式”
▪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
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 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 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
▪ 在清军刚入关时,充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

五是满汉文钱,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为穿左为满文
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顺治十七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 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
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
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精选ppt
25
精选ppt
26
雍正通宝(2.4cm)
精选ppt
27
▪ 雍正帝于雍正十七年死于热河行宫,清
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铸行“乾隆通宝” 要求仍重一钱二分,该钱书法铸工都比雍 正时更为精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