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教案1毛笔书法教学准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
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1、毛笔的种类(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
2、选毛笔的标准(1)笔锥圆;(2)笔头尖;(3)有弹性;(4)笔根牢;(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
(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
(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
4、用墨的方法(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
(2)写字的墨不能太稠。
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
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
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
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教后记:2、竖钩弯钩教学内容:竖钩、弯钩。
教学目标:1、认识竖钩、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竖钩、弯钩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挂图出示)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竖钩、弯钩(2)、组织学生观察竖钩、弯钩笔画的形态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齐读笔画的形态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学生齐读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
(5)、组织学生练习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子,弓I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时的运笔、行笔和收笔。
(7)、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小结:1、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方法。
教后记:3、横折竖折教学内容:横折、竖折。
教学目标:1、认识横折、竖折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横折、竖折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横折、竖折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引入新课:1、复习横画和竖画的写法。
然后了出示课文的范字挂图,让学生认识范字的笔画,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2、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1、板书:横折、竖折。
2、出示横折、竖折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学生齐读3、出示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讲解示范笔画的写法。
5、组织学生练习横折、竖折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弓I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
7、教师范写例字。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9、出示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共同评论。
10、组织学生书法比赛。
每组推选写得最好的三个学生,每个学生只写一个字,由老师评比出书法冠军”四、课堂小结:1、号召其他学生向书法冠军”学习。
2、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
教后记:4、横撇竖提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横撇和竖提。
2•能够认真写好含有横撇和竖提笔画的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授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横撇和竖提。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带领学生认识横撇。
2.老师示范横撇的写法。
3.老师分解横撇的写法,边分解,边讲解。
(一)起笔:和横画起笔一样。
(二)转折:提笔向右上,折锋下顿,提笔转锋下顿后,向左下方一边行笔,一边提笔。
4.学生认真横撇练习这个笔画,教师行间指导。
5.评讲部分学生当堂作业,再次纠正指导。
6.学生再练。
7.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另一个笔画竖提。
三、指导练写含有横撇和竖提笔画的字。
1.学生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2.评讲部分学生作品。
表扬优秀学生。
四、小结,布置作业教后记:5、横折弯钩教学目标:1、认识横折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弯钩的运笔方法和步骤;教学重点:横折弯钩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按照横折弯钩的运笔方法及与组合的部件的组合原理描仿好课文中的例子。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辅导、练习教具准备: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出示横折弯钩的挂图)(1)、谁能说出它的名称?仔细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1)、组织学生观察横折弯钩的形态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
(2)、观看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书写顺序。
(3)、学生边齐读横折弯钩的书写方法,边观察教师示范。
(4)、组织学生练习横折弯钩,教师巡视指导。
最后找出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个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
(6)、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子,教师巡视辅导。
三、课堂小结。
回忆本课的重点。
教后记:6、斜捺、平捺教学目标:1.了解楷书捺的种类;2.了解楷书捺的形态特征;3.了解楷书捺的运笔方法;4.实践感受颜体楷书捺的动笔动作。
教学内容:不同形态的捺:斜捺、平捺、反捺。
教学重难点:重点:笔画的段落变化特点的了解。
难点:提按动作的把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A4透明白纸15公分米格毛边含有捺的范字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捺是书法中最难写的笔画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捺的书写,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形态特点,思考它的运笔方法,体现它的动作特征。
二、定义:用多媒体呈现出有不同形状的捺的字:夫之这请同学说出他们各自的形状或特征。
然后教师给出名称:夫斜捺,因它较斜,所以叫斜捺;之平捺,因它较平,所以叫平捺;“这”字中“文”部的捺为反捺,其实是长点,为什么会变成点呢?教师板书:把“这”字中“文”部的捺写成斜捺,问:“同学们说好看吗?”回答“不好看”老师解析:因为重复了两个整体反时针方向,又都是出尖锋的平、斜捺,雷同,没有变化,所以短的捺要改成点,这是书法的规律。
因为反捺是属于点的写法,今天我们只学习斜捺和平捺:三、认识笔画外形及运笔特点用多媒体呈现斜捺和平捺,启发学生观察每个捺的形态特点,比较两个捺的不同之处。
提问:斜捺和平捺的形态特点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斜捺,由二段构成,先向右下再往右,开始由细变粗,后面由粗变细,写法为:逆锋起笔,开始不宜写粗,转锋向右下逆时针方向边行边按,使笔画渐渐变粗,至捺脚即最粗处,驻笔微顿,缩回,再拖锋提出,缺口较大,尾部上边缘略有下垂之意。
平捺,平捺有三段,如同把斜捺放平,再在前面加一短横,写法为:先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由轻到重逐渐按笔行走,捺脚出锋与斜捺同,只是方向略为高一点。
四、教师真笔在投影仪上示范。
边运笔示范边讲解要领。
五、学生用透明白纸摹写用课前已准备好的A4白纸摹写大字“夫、之”各三遍。
六,指导学生临写有斜捺和平捺的范字用课前已准备好的15公分米格毛边纸临写有斜捺和平捺的范字各一张。
七、作业讲评选择学生作业两张评析。
八、总结本课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捺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捺形状和写法,虽然写的难度较大,但只要大家注意笔画开始为边行边按,然后稍停,再慢点提笔出锋,不久会熟练地掌握。
教后记:7、搭配规律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横的搭配规律和书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和掌握横的搭配规律和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字帖、毛笔、纸、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习用具。
二、复习提问。
三、学习新知。
1.板书课题,讲解课题(笔画搭配)。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范字。
3.学生独自观察。
找出每个字的特点,书写时应怎样安排?4.进行交流,归纳搭配规律。
5 .指导书写。
四、学生临写: 组织描红和临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优:将自己临写的字进行展示,看谁的字写得平稳、端正评出优秀的同学,将作品上墙展示。
教后记:8、竖画重复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竖画重复的搭配方法,把本课范字写好教学重、难点:按照竖画重复的搭配方法写好课文的例字教学准备:字帖、毛笔、纸、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学习用具。
二、复习提问。
1.横画较多的字,笔画如何搭配?2 .那么横画较多的字,笔画如何搭配呢?(引入新课)三、学习新知。
1.出示范字,指导学生观察。
这个字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范字。
3.学生独自观察。
找出每个字的特点,归纳出规律。
4.进行交流。
5 .指导书写。
四、学生临写:学生将每一个字,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优:将自己临写的字进行展示,看谁的字写得平稳、端正评出优秀的同学,将作品上墙展示。
教后记:9、宝盖头、穴宝盖、雨字头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宝盖头、穴宝盖、雨字头三种偏旁的特点、书写方法以及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三种偏旁的特点、书写方法以及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
教学准备:字帖、毛笔、纸、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学习用具。
二、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画的搭配,我们一共找出了几种笔画搭配规律?只名学生回答。
三、学习新知。
1.出示范字,指导学生观察。
这个字有什么特点?2.指导分析归纳,认识结构特点。
3.示范讲解。
4.指导读本课特点说明四、学生临写:学生将每一个字,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优:将自己临写的字进行展示,看谁的字写得平稳、端正评出优秀的同学,将作品上墙展示。
教后记:10、草字头、竹字头、爪字头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和掌握草字头、竹字头、爪字头三种偏旁的特点、书写方法以及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
教学重、难点:草字头、竹字头、爪字头教学准备:字帖、毛笔、纸、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作业。
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宝盖头、穴宝盖、雨字头的写法。
三、学习新知。
1.出示范字,认识特点。
2.示范讲解。
3.学生独自练习,进行交流。
四、学生临写:学生将每一个字,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