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1.比较苯乙烯本体聚合和悬浮聚合的特征,比较氯乙烯本体聚合和悬浮聚合的特征,比较苯乙烯和氯乙烯悬浮聚合的特征。
参考答案:(最好用列表法加以比较)
2.简述乳液聚合中单体、乳化剂和引发剂的所在场所,引发、增长和终止的场所和特征,胶束、乳胶粒、单体液滴和速率的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
乳液聚合中单体在单体液滴中、以分子分散在水中、在增溶胶束中。
乳液聚合中乳化剂以分子分散在水中、在胶束中、在单体液滴表面。
乳液液聚合中引发剂主要是以分子分散在水中。
对难溶于水的单体链引发主要是在水中,在水中形成初级自由基后,再进入增溶胶束内链增长;链增长和链终止主要在胶束中。
胶束、乳胶粒、单体液滴和速率的变化规律见下表:
3.经典乳液聚合配方如如下:苯乙烯100g,水200g,过硫酸钾0.3g,硬脂酸钠5g。
试计算:
a.溶于水中的苯乙烯分子数(分子/ml),(20℃溶解度0.02 g /100
g 水,阿佛加德罗数N A=6.023×1023mol-1)
b.单体液滴(分子/ml)。
条件:液滴直径1000nm,苯乙烯溶解和增溶量共2 g,苯乙烯密度为0.9 gcm-3.
c.溶于水中的钠皂分子数(分子/ml)。
条件:硬脂酸钠的CMC 为0.13 g·L-1,分子量306.5。
d.水中胶束数(分子/ml)。
条件:每个胶束由100个肥皂分子组成。
e.水中过硫酸钾分子数(分子/ml)。
条件:分子量=270。
f.初级自由基形成速率ρ(分子/ml·s)。
条件:50℃kd=9.5×10-7s-1. g.乳胶粒子数(个/ ml)。
条件:粒径100 nm,无单体液滴,苯乙烯相对密度0.9,聚苯乙烯相对密度1.05,转化率50%。
参考答案:
a.溶于水中的苯乙烯分子数(分子/ml),(20℃溶解度0.02 g /100 g 水,阿佛加德罗数N A=6.023×1023mol-1)
设水的密度为1 g cm-3,则0.02 g /100 g=0.02 g /100 cm-3=0.0002 g / cm-3=0.0002 g / ml水;苯乙烯的分子量M=104,
溶于水中的苯乙烯分子数(分子/ml水)=(0.0002 g / ml水)÷104 g /mol-1×6.023×1023mol-1=1.16×1018(个)/ ml水。
b.单体液滴(分子/ml)。
条件:液滴直径1000nm,苯乙烯溶解和增溶量共2 g,苯乙烯密度为0.9 gcm-3。
形成单体液滴的苯乙烯重量:100 g-2 g=98 g
98 g,苯乙烯所占的体积数=98 g÷0.9 g cm-3=108.9 cm3
一个单体液滴的体积数=(4π/3)(500×10-7)3=5.2×10-13 cm3液滴单体的个数=108.9 cm3÷5.2×10-13 cm3=2.1×1014个
设不考虑过硫酸钾和乳化剂所占的体积,并忽略苯乙烯和水混合的体积效应,则乳液体系的总体积数=100 g÷0.9 g ·cm-3+200 cm3=111 cm3+200 cm3=311 cm3
单体液滴数=(2.1×1014个)÷311 cm3=6.75×1011个·cm-3
c.溶于水中的钠皂分子数(分子/ml)。
条件:硬脂酸钠的CMC为0.13 g·L-1,分子量306.5。
硬脂酸钠在水中的浓度=0.13 g·L-1=1。
3×10-4 g·ml-1
溶于水中的钠皂分子数=(1。
3×10-4 g·ml-1)÷306.5 g /mol-1×6.023×1023mol-1=2。
6×1017分子/ml。
d.水中胶束数(分子/ml)。
条件:每个胶束由100个肥皂分子组成。
硬脂酸钠总分子数=5 g÷306.5 g /mol-1×6.023×1023mol-1=9。
8×1021(个),设不考虑过硫酸钾和乳化剂所占的体积,并忽略苯乙烯和水混合的体积效应,则乳液体系的总体积数=100 g÷0.9 g ·cm-3+200 cm3=111 cm3+200 cm3=311 cm3
每ml硬脂酸钠总分子数=9。
8×1021(个)÷311 cm3=3.15×1019个/ml,溶解在水中的硬脂酸钠分子数=2.6×1017个/ml
形成胶束的硬脂酸钠分子数=3.15×1019个/ml-2.6×1017个/ml ≈3.12×1019个/ml
每个胶束含有100个硬脂酸钠分子,则每ml所含的胶束数=(3.12×1019)÷100=3.12×1017个胶束/ml。
e. 水中过硫酸钾分子数(分子/ml)。
条件:分子量=270
过硫酸钾总分子数=0.3g÷270 g /mol-1×6.023×1023mol-1=6.69×1020(个),每ml水中过硫酸钾分子数=6.69×1020(个)÷200ml=3.3×1018(个)/ml。
(该问题应该是体系中过硫酸钾分子数(分子/ml))
f.初级自由基形成速率ρ(分子/ml·s)。
条件:50℃k d=9.5×10-7s-1.
引发体系的引发剂浓度=6.69×1020(个)÷311ml=2.15×1018(个)·ml-1
R i=2k d[I]=2×9.5×10-7s-1×2.15×1018(个)·ml-1=4.09×1012(个)·ml-1·s-1
g.乳胶粒子数(个/ ml)。
条件:粒径100 nm,无单体液滴,苯乙烯相对密度0.9,聚苯乙烯相对密度1.05,转化率50%。
当转化率为505时,单体苯乙烯和聚苯乙烯所占的总体积=(50÷0.9)+(50÷1.05)=55.55+47.62=103.07 ml
每个乳胶粒的体积=(4π/3)(50×10-7)3=5.2×10-16 ml
总乳胶粒数=103。
07 ml÷5。
2×10-16 ml=1.98×1017(个)
每ml乳胶的乳胶粒子数=1.98×1017(个)÷311 ml=3.22×1015(个)·ml-1。
6.在60℃下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酯类胶乳,配方如下表,聚合时间8小时,转化率100%。
下列表各组分变动时,第二阶段的聚合速率有何变化?
a.用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
b.用2份过硫酸钾
c.用6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和2份过硫酸钾
d.添加0。
1份十二硫醇(链转移剂)
参考答案:
a)在上表配方中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增至6份,乳化剂浓度增加,
胶束增多,聚合速率加快;
b)在上表配方中将过硫酸钾增至2份,自由基浓度增加,聚合速
率加快;
c)在上表配方中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增至6份,同时将过硫酸钾增
至2份,聚合速率加快很多;
d)在上表配方中添加0。
1份十二硫醇,加速链转移,聚合物的
分子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