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手一般会问的13个问题:1> 无线充电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实现无线充电?2> 为什么需要无线充电?3> 是什么原理,什么技术?4> 无线充电效率可以达到多少,充电有多快,有没有辐射?5> 有什么要求,是否需要过什么标准或认证?6> 所有手机都能充吗,有哪些手机可以充?7>无线充电器的构成?8>无线充电器的成本和价格怎么样?9> 产业链情况,有哪些好一点的厂家?10>国内外发展情况怎么样?11>除了手机,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起来?12>未来什么时候可以起来?13>有哪些机会点?1、无线充电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实现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是怎么回事,顾名思义就是充电不要插线。
类似与WiFi一样,很方便。
理论上可以随时随地给手机等电子设备供电。
但无线充电暂时还不能像WiFi一样传输那么远的距离,现在成熟的方案只能在10mm以内的距离实现无线充电,一般为3~5mm左右的距离比较好,这类无线充电的技术采用的是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
2015年估计还会有一些新的技术方案会量产,就是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预计在125px左右的范围可实现无线充电。
随着技术的成熟,预计在未来的2~3年,无线充电的充电距离可以达到10~750px左右,基本可以满足随时随地自由不受束缚的充电需求。
要实现无线充电需要一个发射端和一个接收端。
发射端就是无线充电器,接收端就是手机等。
在发射端有一个线圈,接收端也需要一个线圈。
发射端通过控制板和线圈发射能量,接收端通过控制板和线圈接收能量,这样就可以实现无线充电。
如下图的三星手机和自由充科技的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充电情况,手机放在无线充电器上就可开始充电,无需通过USB接口连接充电。
2、为什么需要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先对与传统的有线充电有几点你不得不选择它的优点:1、没有线的缠绕,简洁美观,看起来舒服,生活品质更高;2、不用经常插拔,即放即充,方便快捷,让你的手机永不缺电;3、不用担心三星和苹果接头不兼容的问题,支持Qi等标准的无线充电器都能充电;4、不存在充电接听电话触电的风险,完全规避了安全问题,可以随时接听电话;5、让电池工作的寿命更长,由于即放即充,让电池用不缺电,电池寿命更长。
6、不需要有线接口,很多产品可以做成全封闭防水产品。
3、是什么原理,什么技术?一般意义上的手机无线充电原理,就是电能转换为磁场,磁场通过空气传输,磁场再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无线充电的原理通俗意义上的理解与变压器有些类似,变压器磁场耦合的回路是磁导体,无线充电磁场耦合的回路是空气而已,磁介质不同而已。
业内无线充电一般有四大技术:磁感应技术、磁共振技术、微波技术和电场耦合技术。
其中主流的技术是磁感应技术和磁共振技术。
4、无线充电效率可以达到多少,充电有多快,有没有辐射?这里把效率、充电速度和是否有辐射好好澄清一下,很多人有疑问和顾虑的。
充电效率?充电效率一般指接收端和发射端一起的整体效率,但不含适配器的效率(5V适配器效率一般为90%左右)。
无线充电现阶段的效率一般为70%左右(大部分为65%~75%),根据不同的充电器和发射器设计的好坏会有一些差异。
如果把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开来看,一般发射器效率为80%左右,接收器效率为90%左右,整个效率70%左右。
这里的效率一般指提供500mA左右电流时的效率,此时也为最大效率的情况。
其实关于无线充电的效率与很多因素都是相关的,除了主要与无线充电器和接收端关系很大外,与适配器的好坏也有一些关系,负载情况也有一些关系。
充电快慢?其实充电快慢与是无线充电器和有线充电器没有直接关系。
无线充电器也可以充得快的,有线充电器也有充的慢的。
充电快慢是由提供恒流充电时候的充电电流的大小决定的,一般也是无线充电器的规格决定的,有些无线充电器提供的电流大,有些无线充电器提供的电流小。
一定范围内,无线和有线是差不多的,但由于无线存在一定的效率损失,电流太大要考虑温升的问题,手机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电流一般小于1A。
无线充电器一般提供的输出电流范围为300mA~1000mA左右,一般最大输出都在800mA 以内。
如果提供600mA的充电电流,对应的输出功率为3W左右,按70%的效率计算,无线充电器的输入功率为4.3W左右,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5W以内的功率。
适配器一般要做到5W 以上,对应为5V/1A。
辐射有多大?辐射大小,我们暂时还没有一个量化指标,后续也会找专业结构测试对比一个数据分析给大家。
只是大致给大家一个概念,辐射一定有,但辐射并不大,并不用担心。
主要是几个原因:一是手机充电功率只有5W左右,属于小功率;二是距离短,只有10mm以内,对周围辐射小;三是发射和接收端都有磁隔离片,对周围的辐射小;四是工作频率低,工作频率在110K~205KHz,对人体的辐射小。
5、有什么要求,是否需要过什么标准或认证?无线充电行业以前有三大标准组织,2014年初有两家开始合作,最后只剩下两大标准组织。
如果做国外的大客户,一般需要通过相关标准和认证的产品才能销售。
以前三大标准组织分别是:WPC、PMA和A4WPWPC组织是成立最早的标准组织,其认证的品牌为大家所熟悉的“Qi”标志。
WPC2008年成立,2010年发布Qi标准,2012年发布WPC1.0标准,2013年发布WPC1.1标准。
现有会员200多家,通过认证的产品500多款。
WPC最初采用的是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现在的认证标准都是Qi的磁感应标准。
市面上量产的,你见到的产品都是通过Qi认证或兼容Qi认证的产品。
WPC透露2014年下半年也可能升级磁共振标准。
最后WPC将是拥有磁感应和磁共振技术标准的组织。
核心会员(固定成员)主要有:ConvenientPower, Fulton Innovation,PowerbyProxi, Qualcomm, Freescale, IDT,Rohm, ST, Sony, TI,Toshiba, Haier,Philips, LG, HTC, Nokia, Microsoft, Sangfei, Verizon wireless, Panasonic,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Delphi, Leggett & Platt.Qi认证补充:Qi认证首先要求是WPC会员,只有WPC会员的产品才能做Qi认证,Qi最新的标准为WPC1.1.2。
Qi认证主要针对成品做认证,成品的修改原则上要重新认证。
WPC会费一般为10万欧元,单个产品的Qi认证费用一般为3~5万人民币之间,一次性没有通过认证,整改后重新认证要加收额外的费用。
Qi认证的周期一般为4周左右。
PMA是由美国的Powermat发起的,其认证品牌为Power2.0,采用的也是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
在北美,PMA标准的产品在麦当劳和星巴克都有布局。
现在有成员70多家,主要集中在欧美。
其核心会员(董事会员)主要有:Powermat,Starbucks, AT&T, Energy Star.A4WP是成立时间最晚的,由高通和三星发起。
2013年底才发布其认证品牌“Rezence”,但很多国际大厂纷纷加入开始主推A4WP标准的产品。
A4WP采用的是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充电距离可以达到5cm,且支持一对多(一个发射器可以同时充多个接收电子设备),且不需要精确对位,位置相对自由。
其核心会员(董事会员)主要有:Qualcomm, Samsung Electronics, IDT, Intel,Broadcom, WiTricity.WPC的Qi标准优点:成立时间早,会员多,产品成熟,生态系统完全,行业影响力大。
方案成本便宜,普及率高。
充电效率高,可以达到70%以上。
辐射小,安全性好。
缺点:充电距离小,需要精确对位,只能一对一充电,但后续升级后差距不大。
A4WP的Rezence标准优点:充电距离稍大,移动范围稍大,可以一对多充电。
缺点:发展晚,市场不够成熟,生态系统还缺乏。
成本高,短期普及压力大。
充电效率稍低,存在辐射及相关风险等。
8、无线充电器的成本和价格怎么样?知道了无线充电器的构成,也就大致知道了无线充电器的成本。
但由于对功能和性能要求的不同,无线充电器的成本和价格差异也会非常大。
特别是通过认证的产品比没有通过认证的产品会高出不少。
成本大致情况如下:价格由于不同品牌,不同品质,不同功能性能差异会很大,加之成本和价格比较敏感,就不贴出来了,谅解。
9、产业链情况,有哪些好一点的厂家?看无线充电器产业链情况,我想重点关注一下主芯片厂商、线圈厂商、方案公司、品牌厂商等。
主芯片厂商主芯片厂商主要为欧美厂商,台湾和大陆厂商也开始成熟了。
相关厂家,市场才开始,排名比较敏感,今年年底再公布,暂时略线圈厂商线圈厂商国外有几家大的厂商,但由于这一块的技术要求相对不高,国内的厂商已经成熟。
相关厂家,市场才开始,排名比较敏感,今年年底再公布,暂时略方案公司方案公司主要是采用主芯片厂商提供的主芯片研发主板,做成PCBA给终端成品厂商供货。
相关厂家,市场才开始,排名比较敏感,今年年底再公布,暂时略终端及品牌厂商终端厂商大的主要有一些以前做手机配件市场的上市公司等,以前做移动电源和充电器等相关的厂商也开始介入。
终端产品主要出国外,外贸渠道做的不错。
国内有也几家厂商专注无线充电产品的。
相关品牌,市场才开始,排名比较敏感,今年年底再公布,暂时略无线充电行业虽然发展时间还不长,但已经积累了一批优秀的公司,前途不可限量。
无线充电市场潜力巨大,提前进入行业,且在专心经营的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12、未来什么时候可以起来?预计WPC的Qi标准的无线充电产品,2014年会开始爆发,2015年很多品牌厂商的旗舰机基本会标配无线充电功能,那个时候无线充电将会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市场。
预计A4WP的Rezence标准的产品估计在2015年上半年也会开始量产,2016年将会与Qi标准的产品共存,市场可能成为两大标准的市场。
整个无线充电市场在2014底至2015年初会开始大规模起量。
13、有哪些机会点?机会点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个从投资的角度,从产业链分析,芯片、方案与终端品牌产品。
芯片是上游,整个无线充电的核心和利润主要来自芯片,现在主要是欧美厂商,等市场慢慢成长,一定会转到国内的芯片厂商,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也是对技术和资本挑战最大的一块。
方案公司需要专业的研发团队,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及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速度,方案公司的机会在于专业。
终端产品在于品牌和口碑,做出惊艳的产品和强大的营销推广能力是未来。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未来的机会点重点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客户,一个是差异化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