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征和原因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征和原因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件的伟大创造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征和原因
阶段
20世纪
50-70年代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经济发展状况
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滞涨
走出衰退,经济复苏
新经济时代
原因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4.发展社会福利政策
1.石油危机(直接)
2.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
时任总统
杜鲁门
பைடு நூலகம்艾森豪威尔
肯尼迪(新边疆)
约翰逊(伟大社会)
尼克松
福特
卡特
里根
克林顿(解决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很好的解决了就业问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下半年-1921年春)
新经济政策
(1921年春-20世纪20年代末)
背景
新生的苏维埃俄国面临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形势十分险恶。
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谢的工资制
效果
(评价)
是军事性的非常措施。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分配,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后来引发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
经济政治危机严峻(直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情况(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水平——根本)
目的
巩固苏维埃政权
解决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农业
余粮收集制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内容
工业
把大中小型企业收归国有
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品
禁止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3.西欧、日本同美国的竞争
里根政府用大规模消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关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一直生产停滞
1.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2.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重要目标
3.扶持高新产业
经济思想
凯恩斯主义、充分就业政策
凯恩斯主义失灵
反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
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有反对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