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装工程质量管控措施

!!安装工程质量管控措施

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为方便过程中实际操作控制,本控制要点按照工程施工次序叙述;并对关键工序重点说明:
一、基础部分:
1.【电】主接地(包括等电位接地、避雷引下线)与定为接地柱筋的跨接圆钢的规格及焊接包满度、焊接长度、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电】预埋电线管每种材质做法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求。

重点控制:(1)跨接地线焊接;(2)多根电线管在钢筋混凝土中并列时的间距控制进行重点交底。

3.【水】防爆地漏的位置、数量及做法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水】应重点排查地下室排水预埋管道,如电梯基坑排水管道等;及底坑潜水(污)泵自动控制相应暗敷配管预埋。

5.【全】(1)预埋套管(各专业)的位置、数量、长度及内壁防腐处理是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此处应由甲方进行技术交底。

(2)预埋套管的材料进场验收应重点把控。

(3)全面检查地下室侧墙及顶面预留套管数量是否满足市政配套功能性要求,或与阶段性市政配套设计是否吻合,如有不相符之处尽快调整
6.【全】进出金属管有否按规范做好接地。

7.【全】对地下室预埋及接地关键隐蔽部位不但要完善相关资料,还要留好照片,以备各阶段各相关部门检查(如质检、人防、消防、防雷及集团各职能部门)。

二、主体装饰部分
1.【电】预埋电线管位置的合理,无三根重叠、弯曲度、管管间留有的空间、各种金属管的跨接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预埋在砼内金属接线盒及外露金属管在脱模后是否按规范要求及时作防腐处理。

2.【电】开关盒、插座盒位置安装的合理、高低的通一,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3.【电】墙面开槽敷设电线管是否符合规范。

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厚度不应小于15mm。

槽宽超过8cm 时应用细石砼捣浇。

4.【电】强、弱电箱预埋寛度超过30公分时是否设过梁,强弱电箱接地、与桥架、KBG管跨接地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电】金属管、PVC管进接线盒是否用锁母固定,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施工。

6.【电】卫生间等电位的做法、是否符合规范及图集要求。

7.【电】电箱出线回路是否标识清晰、不易脱色。

所有电线规格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水】排水横管与立管的连接是否采用两个45度弯或45度三通、四通连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9.【水】PVC管穿越楼层时有否在楼板底口设阻火圈,竖管应按规范设计要求安装设伸缩节。

10.【水】卫生间淋浴房地漏、和毛坯交货项目洗脸盆的排水管是否在楼板底下设置存水弯(或按设计设置)。

敞开式阳台是否设置
侧排溢水管。

淋浴房地漏是否改为75地漏。

11.【水】污废水管道的检查口或清扫口设置(朝向、高度、)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12.【水】管道通过墙壁或楼板,应设置套管。

套管安装的尺寸、位置、高度及管道与套管之间的填充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重点:(1)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铁皮或钢制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
套管,其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50mm;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应与墙饰面平。

管道与套管的间隙,单面大于10mm,并应用耐热保温材料(如石棉绳)塞紧。

(2)管道穿越伸缩缝及防火隔离带管道穿越地下外墙应加防水套管,
穿越建筑物变形缝时两侧应设置伸缩软接头及固定支架,穿越防火隔离带应设置防火套管。

13.【水】管道的支、吊架制作安装是否标高一致、间距一致、尺寸统一、平整、牢固,其支撑点的间距、防腐处理是否符合规范。

其制作材料是否采用国标材料。

重点:
(1)支架设置除满足施工规范的表中所规定的要求外,还应在穿墙、
上下返的弯头加设支架、和设备连接、水平的弯头、管道的连接处也应设置支架。

(2)管道井内的立管安装,应合理设置承重支架和支座。

DN≤200的
立管每5层设置一个。

(3)穿越建筑物变形缝时两侧应设置伸缩软接头及固定支架。

(4)采暖、给水及热水立管的钢管管卡安装,层高≤5m,每层1个,
层高>5m,每层不得少于2个。

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1.5~1.8m;
两个以上管卡,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大口径的阀门和部件处应专设支架,不得以管道承重。

14.【电】屋顶避雷带或避雷小针的安装、各种金属器件的接地、出屋面的管子的接地及防渗漏水,是否符合规范。

15.【电】管道井内给排水管、阀及桥架的安装、接地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6.【电】对超高范围(大于45米)的均压环及门窗接地预留、外墙干挂石材或玻璃幕墙的钢架接地、屋面避雷设施节点及首层防雷测试点的设置(数量、位置、美观、焊接工艺)是否合理、符合规范。

(接地测试盒尽量设在不明显处,避免影响美观)
17.【气】煤气管支架绝对不能做在干挂石材上。

三、地下室管线设备安装:
1.【全】风管、给排水管、消防管、桥架、布局是否合理美观,对地距离是否符合规范。

2.【水】消防喷淋头的布局、各种设备安装、接地、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水】消防管喷淋头在未试压前有否安装喷淋头。

待试压、清洗结束后再安装喷淋头进行二次试压。

(以防损伤喷淋头) 4.【水】消防箱予留洞口上边应设过梁板,有否符合规范。

5.【全】多路管道、风管、桥架敷设时应采用组合支架。

支架的用材、制作、防腐处理、安装的合理、牢固度、统一、美观是否符合
规范及甲方要求。

6.【全】直线管道、电缆桥架超过30米通过沉降缝是否安装了补偿器。

7.【电】除镀锌桥架外其它材质的桥架跨接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桥架的接地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8.【电】桥架与出线管连接时是否采用丝口和锁母与桥架连接。

(桥架开孔须机械开孔)是否按规范要求做跨接地。

9.【水】管道阀门、卡箍连接、翻高翻低及转弯处、补偿器的两头支架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四、室外部分安装:
1.室外的给排水管、消防栓的安装及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埋地钢质管道的防腐处理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埋地钢质管道不允许沟槽连接,应用焊接或法兰连接。

是否符合规范。

五、关键工序说明
1.室内综合布线原则:
(1)管线综合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原图的认真解读和核对,管综布
置应以叠图为主要方法,以碰撞检查及移位为主要原则的做法为优,可以减少工作量避免重复。

(2)管线避让的原则:是水管、桥架、风管逐级避让,水管中小让大,
支让干,有压让无压;
(3)综合管线及支架排布的原则:是强弱电分走两侧,弱电应避高压,
车道少设管线且应尽量整齐对称,车位位置低位风管最好设在车尾,还应关注车位照明的均匀度。

(4)管线综合的时间节点:从成本角度看,管线综合工作应尽早进行,
最佳状态为能反过来调整结构设计的埋深,次佳状态是赶得上地下室顶板的预埋施工;如果已在主体结构状态,仍能对地下室观感等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

(5)综合支架是管线综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成排管线桥架由于支架
间距不尽相同存在补支架的要求,所补支架也应尽力遵循整齐统一的原则。

2.室外综合管线的布置原则
(1)把各管线专业提供来的所有管线,布置在管线综合总平面图上,
管线综合总平面图必须与景观图纸再次综合。

(2)道路管道平面布置原则:西、南侧电力和污水管;东、北侧给水、
燃气和通讯管线;雨水放在路中间或西、南侧;燃气管道与电力管道分开布置;强电管道与电力管道分开布置。

(3)管道与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通信管线、燃气管、
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4)管线竖向布置原则:地下管线的交叉敷设时,各类管线由浅入深
地垂直排序应为:通信管线、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等。

可燃、易燃气(液)体管线应在其他管线上面;给水管线应在排水管线上面;电缆
应在热力管线下面、其他管线上面,其中通讯电缆在电力电缆下面。

(5)管线覆土深度不足时的误区:塑料管用高环刚度替代低环刚度;
塑料管采用混凝土管、金属管替代;管线设置金属套管。

标准做法为:管道做混凝土满包加固,道路结构层增设钢筋网。

(6)管线布置避让原则为: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
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临时管让永久管;新管让旧管;弱电让强电。

管线不宜穿越庭院。

乔木下不得布置管线。

(7)应尽早安排有资质的市政设计单位牵头进行管线设计,项目公司
提供的接口资料应精准,涉及标高问题应尽量实际测量。

3.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