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的关系————————————————————————————————作者: ————————————————————————————————日期:ﻩ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的关系呼吸作用是采后果蔬的一个最基本的生理过程,它与果蔬的成熟、品质的变化以及贮藏寿命有密切的关系。
(一)呼吸强度与贮藏寿命呼吸强度(respiration rate)是评价呼吸强弱常用的生理指标,它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果蔬放出的CO2量或吸收O2的量。
呼吸强度是评价果蔬新陈代谢快慢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呼吸强度可估计果蔬的贮藏潜力。
产品的贮藏寿命与呼吸强度成反比,呼吸强度越大,表明呼吸代谢越旺盛,营养物质消耗越快。
呼吸强度大的果蔬,一般其成熟衰老较快,贮藏寿命也较短。
例如,不耐贮藏的菠菜在20-21℃下,其呼吸强度约是耐贮藏的马铃薯呼吸强度的20倍。
常见的果蔬呼吸强度见表2-4。
ﻫ测定果蔬呼吸强度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气流法、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气相色谱法等。
(二)呼吸热前面已提到果蔬呼吸中,氧化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和NADH分子中,供生命活动之用。
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出来,这种释放的热量称为呼吸热(respir ation heat)。
已知每摩尔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水,放出自由能2867.5KJ;在这过程中形成36molATP,每形成1molATP需自由能305.1KJ,形成36molATP共消耗1099.3KJ,约占葡萄糖氧化放出自由能的38%。
这就是说,其余62%(1768.1KJ)的自由能直接以热能的形式释放。
ﻫ由于果蔬采后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出大量的呼吸热。
因此,在果蔬采收后贮运期间必须及时散热和降温,以避免贮藏库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又会使呼吸增强,放出更多的热,形成恶性循环,缩短贮藏寿命。
为了有效降低库温和运输车船的温度,首先要算出呼吸热,以便配置适当功率的制冷机,控制适当的贮运温度。
ﻫ根据呼吸反应方程式,消耗1mol己糖产生6mol(264g)CO2,并放出2817.3KJ能计算,则每释放1mgCO2,应同时释放10.676J(2.553cal)的热能。
假设这些能全部转变为呼吸热,则可以通过测定果蔬的呼吸强度计算呼吸热。
以下是使用不同热量单位计算时的公式。
ﻫ呼吸热(J/kg.h)=呼吸强度(CO2mg/kg.h)×10.676ﻫ呼吸热(ca l/kg.h)=呼吸强度(CO2 mg/kg.h)×2.553每天每吨产品产生的呼吸热为:呼吸热(KJ/t.d)=呼吸强度(CO2 mg/kg.h)×256.22呼吸热(Kcal/t.d)=呼吸强度×61.27例如,甘蓝在5℃的呼吸强度为24.8CO2mg/kg·h,则每吨甘蓝每天产生的呼吸热为61.27×24.8=1519.5 kcal。
(三)感病组织呼吸的变化ﻫ果蔬组织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以后,其呼吸强度普遍提高。
采前或采后的病害均可引起呼吸上升,呼吸强度的提高通常与病状同时发生或在症状出现之前。
在病原微生物形成孢子时,呼吸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
感病组织释放的C O2量或吸收的O2量,来自寄主组织和病原微生物两方面的呼吸作用。
对于细菌性病害,O2消耗的增加主要是病原细菌呼吸的结果;对于真菌性病害,O2消耗的增加则主要是病原真菌诱导植物组织的反应。
ﻫ在贮运保鲜的生产实践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箱果实(如香蕉或西红柿等)里有一两个果实腐烂了,这箱子里的其它果实很快就成熟了。
这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染植物组织,诱导了植物组织的乙烯产生,促进果蔬的呼吸而加速成熟衰老,影响果蔬的贮藏寿命,形成恶性循环。
在植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中,植物通过增强呼吸作用氧化分解病原微生物所分泌的毒素,以消除其毒害。
当植物受伤或受到病菌侵染时,也通过旺盛的呼吸,促进伤口愈合,加速木质化或栓质化,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此外,呼吸作用的加强可促进绿原酸等具有杀菌作用物质的合成,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ﻫ(四)呼吸跃变与贮藏保鲜果实的呼吸跃变直接影响品质的变化、耐藏性、抗病性,有关呼吸跃变的问题将在下面详细讨论。
ﻫ三、呼吸跃变有一类果实从发育、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其呼吸强度的变化模式是在果实发育定型之前, 呼吸强度不断下降,此后在成熟开始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respiratory climacte ric),这类果实(如香蕉、番茄、苹果等)称为跃变型果实。
另一类果实(如柑橘、草莓、荔枝等)在成熟过程中没有呼吸跃变现象,呼吸强度只表现为缓慢的下降,这类果实称为非跃变型果实。
果实在发育和成熟衰老过程的呼吸变化曲线见图2-7。
从图可见,呼吸跃变和乙烯释放的高峰都出现在果实的完熟期间,表明呼吸跃变与果实完熟的关系非常密切。
当果实进入呼吸跃变期, 耐藏性急剧下降。
人为地采取各种措施延缓呼吸跃变的到来,是有效地延长果蔬贮藏寿命的重要措施。
图2–7 跃变型和非跃变型果实的生长、呼吸、乙烯产生的曲线(Will等,1998)ﻫ(一)跃变型果蔬和非跃变型果蔬根据果蔬在完熟期间的呼吸变化模式,可将果蔬分为跃变型和非跃变型两大类型(表2-5)。
一些叶菜的呼吸模式可以认为是非跃变型。
表2-5 跃变型和非跃变型果蔬的分类(Biale 和Young,1981)ﻫ跃变型果蔬(climacterkic fruits)的呼吸强度随着完熟而上升。
不同果蔬在跃变期呼吸强度的变化幅度明显不同(图2-8A),其中面包果的呼吸跃变上升的陡度最大,苹果呼吸跃变高峰期的呼吸强度约是初期的2倍,而香蕉跃变高峰时几乎是跃变前的10倍,桃发生跃变时呼吸强度却只上升约30%。
大多数的果实在树上或采收后都有呼吸跃变现象,但是在树上的苹果和其他一些果实的呼吸跃变被推迟。
鳄梨和芒果在树上不能成熟,将果实摘下,通常能刺激呼吸跃变和成熟。
在跃变型果实中,不同果实产生呼吸跃变与乙烯高峰的时间不一样。
梨、鳄梨和其它一些果实,呼吸跃变期和乙烯释放高峰期是一致的。
在一些苹果中,呼吸高峰早于乙烯释放高峰出现,而香蕉,乙烯的释放高峰明显早于呼吸高峰。
非跃变型果实(nonclimacteric fruits)呼吸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强度低,并且在成熟期间呼吸强度不断下降(图2-8B)。
ﻫ非跃变型果实也表现与完熟相关的大多数变化,只不过是这些变化比跃变型果实要缓慢些而已。
柑橘是典型的非跃变型果实,呼吸强度很低,完熟过程拖得较长,果皮褪绿而最终呈现特有的果皮颜色。
跃变型果实出现呼吸跃变伴随着的成分和质地变化,可以辨别出从成熟到完熟的明显变化。
而非跃变型果实没有呼吸跃变现象,果实从成熟到完熟发展过程中变化缓慢,不易划分。
大多数的蔬菜在采收后不出现呼吸跃变,只有少数的蔬菜在采后的完熟过程中出现呼吸跃变(图2-9)。
ﻫ例如,番茄的着色与呼吸跃变有密切的关系,当绿熟番茄的颜色转变为淡红色时,呼吸强度达到高峰,完熟后呼吸强度下降,进入呼吸跃变的后期。
(二)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的区别ﻫ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的区别,不仅在于完熟期间是否出现呼吸跃变,而且在内源乙烯的产生和对外源乙烯的反应上也有显著的差异。
ﻫ1.两类果实中内源乙烯的产生量不同所有的果实在发育期间都产生微量的乙烯。
然而在完熟期内,跃变型果实所产生乙烯的量比非跃变型果实多得多,而且跃变型果实在跃变前后的内源乙烯的量变化幅度很大。
非跃变型果实的内源乙烯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没有产生上升现象(表2-6)。
ﻫﻫ2.对外源乙烯刺激的反应不同ﻫ对跃变型果实来说,外源乙烯只在跃变前期处理才有作用,可引起呼吸上升和内源乙烯的自身催化,这种反应是不可逆的,虽停止处理也不能使呼吸回复到处理前的状态。
而对非跃变型果实来说,任何时候处理都可以对外源3.对外源乙乙烯发生反应,但将外源乙烯除去,呼吸又恢复到未处理时的水平。
ﻫ烯浓度的反应不同ﻫ提高外源乙烯的浓度,可使跃变型果实的呼吸跃变出现的时间提前,但不改变呼吸高峰的强度,乙烯浓度的改变与呼吸跃变的提前时间大致呈对数关系(图2-10)。
ﻫ对非跃变型果实,提高外源乙烯的浓度,可提高呼吸的强度,但不能提早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
ﻫ图2-10 不同浓度的乙烯对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呼吸作用的影响(Biale,J.B.,1964)4.乙烯的产生体系McMurchie等(1972)用500μg·g-1丙烯处理跃变型果实香蕉,成功地诱导出典型的呼吸跃变和内源乙烯的上升;而非跃变型果实柠檬和甜橙用丙烯处理,虽能提高呼吸强度,但不能增加乙烯的产生。
表明跃变型果实有自身催化乙烯产生的能力,非跃变型果实则没有这个能力。
McMurchie等由此提出了植物体内有两套乙烯合成系统的理论,认为所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都能合成并能释放微量的乙烯,这种乙烯的合成系统称为系统I。
就果实而言,非跃变型果实或未成熟的跃变型果实所产生的乙烯,都是来自乙烯合成系统I。
而跃变型果实在完熟期前期合成并大量释放的乙烯,则是由另一系统产生,称为乙烯合成系统Ⅱ,它既可以随果实的自然完熟而产生,也可被外源乙烯所诱导。
当跃变型果实内源乙烯积累到一定限值,便出现生产乙烯的自动催化作用,产生大量内源乙烯,从而诱导呼吸跃变和完熟期生理生化变化的出现。
系统Ⅱ引发乙烯自动催化作用一旦开始即可自动催化下去,产生大量的内源乙烯。
非跃变型果实只有乙烯生物合成系统I,缺少系统Ⅱ,如将外源乙烯除去,则各种完熟反应便停止。
这个理论得到Yang(1981)实验的支持。
Yang和Hoffman(1984)以及Bufler(1984)发现系统Ⅱ是通过ACC合成酶和乙烯形成酶(EFE)激活所致。
当系统I生成的乙烯或外源乙烯的量达到一定阀值时,便启动了这两种酶的活性。
非跃变型果实只有系统I而无系统Ⅱ,跃变型果实则两者都有,也许这就是两种类型果实的本质差异所在。
关于两种类型果蔬呼吸和完熟过程中的乙烯变化及其作用,可归纳如表2-7。
四、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ﻫ果蔬的呼吸作用与贮藏寿命有密切关系,在不妨碍果蔬正常生理活动和不出现生理病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它们的吸吸强度,以减少物质的消耗,延缓果蔬的成熟衰老。
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果蔬呼吸的因素。
ﻫ(一)果蔬本身的因素1.种类与品种不同种类果蔬的呼吸强度有很大的差别(表2-4),一般来说,夏季成熟的果实比秋季成熟的果实呼吸强度要大,南方水果比北方水果呼吸强度大。
例如,在25℃条件下,糯米糍荔枝的呼吸强度(CO2110mg/kg·h)约是金帅苹果(CO221mg/kg·h)的5倍,约是鸭梨呼吸强度的3.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