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1999年制订,2005年修订)课程编号:210001英文名:Found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前置课:无后置课: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或程序设计基础学分:4学分课时:60课时(其中实验课30课时)主讲教师:周松,王维民,周晓飞,汤晖,刘凌波,吕捷,徐旭,丁元明,赵明,刘春玉,张文杰,黄波,朱小英等选定教材:张福炎等.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公共教研室.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指导与习题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课程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必修课。

本课程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理论知识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

主要内容为: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剖析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介绍数值、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处理与应用;分析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和原理;介绍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讲解数据库及其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是实践部分,重点介绍计算机的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采用实习或实验课的形式,实验侧重于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力求通过自学和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信息浏览、Windows操作系统、电子邮件、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网页编写与发布、演示文稿制作和多媒体创作工具等内容。

教学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计算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及应用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国家教育部规定“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教育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关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和信息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和知识,了解最普遍和最重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拓宽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对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结合实际及本科生教学特点,加大网络和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内容。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为主、上机辅导为辅,结合作业、测试、讨论、答疑等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动态性、可重复性、大信息量和图文声像并茂等特点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上机实验时一人一机,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理解课堂教学中学到的概念。

对于没有学过计算机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实验次序,例如,可先做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文件及文件夹管理实验。

一般可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操作步骤逐条练习,也可按教材的提示,先运行配套的辅助学习软件,然后再独立练习;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选做有关内容,重点学习每个实验的“思考与实践”部分。

每章都布置书面作业、上机作业和思考题。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篇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处理,什么是信息技术;了解什么是微电子技术,它的作用和意义;描述通信技术的分类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描述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解释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有哪些主要内容;了解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内容与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与信息处理二、信息技术三、信息处理系统第二节电子信息技术简介一、微电子技术1.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2.集成电路的制造3.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二、通信技术1.概述2.有线载波通信3.光纤通信4.微波通信5.卫星通信6.移动通信三、计算机技术1.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3.计算机的巨大作用第三节信息化与信息社会一、什么是信息化二、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三、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四、信息化指标体系思考题:1.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方面?你所学的专业与信息技术有什么联系?2. 什么是集成电路?什么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列举出常用电子设备中的一些集成电路。

3. 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如何?微电子技术会达到极限吗?4. 目前的公用电信网络有多种,有线载波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各有什么特点?你估计移动通信的下一步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5. 信息化建设有哪些主要内容?你认为当前我国的当务之急是什么?6.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如何衡量?信息化指标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课时分配:5课时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了解计算机的类型及它们的用途;了解微处理器的特点、功能、应用及大概的发展情况;能描述CPU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理解指令的大体执行过程;熟悉PC机的物理组成、芯片组与其他部件的关系;了解CACHE存储器和主存储器的功能与关系;理解I/O总线、I/O控制器、I/O接口及I/O设备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掌握常用输入设备的功能,了解其结构与原理;掌握常用输出设备的功能,了解其结构与原理;理解磁盘、光盘的类型、结构与原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一、计算机的组成1.输入设备2.中央处理器(CPU)3.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4.输出设备5.系统总线与I/O端口二、计算机的分类1.巨型计算机2.大型计算机3.小型计算机4.个人计算机三、微处理器和PC机第二节 CPU的结构与原理一、CPU的结构二、指令与指令系统三、指令的执行过程四、CPU的性能第三节 PC机的组成一、主板、芯片组与BIOS1.主板2.芯片组3.BIOS二、内存储器1.概述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3.主存储器三、I/O总线与I/O接口1.I/O操作2.I/O总线3.I/O设备接口第四节常用输入设备一、键盘二、鼠标器三、笔输入设备四、扫描仪五、数码相机第五节常用输出设备一、显示器1.显示器的分类2.显示控制器(显示卡)二、打印机1.针式打印机2.激光打印机3.喷墨打印机4.打印机的性能指标第六节外存储器一、软盘存储器二、硬盘存储器1.组成与原理2.主要性能指标3.移动存储器4.使用硬盘的注意事项三、光盘存储器1.光盘存储器的分类2.CD-ROM3.CD-R4.CD-RW5.DVD思考题:1. 计算机在逻辑上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 个人计算机(PC)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品种?你估计它们的发展趋势如何?3. 什么是微处理器?它与CPU是什么关系?与PC机是什么关系?4.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PC机产品使用的CPU型号是什么?你知道它们的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吗?5. Pentium处理器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了提高处理器速度采取了哪些措施?6. 什么是指令?什么是指令系统?你知道Pentium4处理器有些什么样的指令吗?7. 计算机是怎样执行一条指令的?指令流水线的作用是什么?8. 台式PC机的机箱内安装了哪些部件?主板上安装了哪些部件和器件?你认识这些部件和器件吗?9. 什么是芯片组?它与CPU、内存、显示器、各种外部设备的关系是怎样的?10. 什么是BIOS?它有哪些功能?11. 主板上的CMOS芯片有什么作用?你知道怎样修改它的设置吗?12. 什么是内存条?目前常用的内存条有哪些品种?13. 什么是I/O总线?目前台式PC机采用的I/O总线标准是什么?14. 鼠标器是如何控制光标在屏幕上移动的?使用鼠标器的右键和滚轮有什么好处?15. 试分析笔输入设备的优点与缺点。

16. 简述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扫描仪向计算机输入一张图片时,应该设置哪些参数?17. 数码相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一台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可以拍摄多高分辨率的图像?18. 计算机使用的显示器有哪些重要的性能参数?比较CRT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的优缺点。

19. 显示卡有哪三个组成部分?显示存储器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与主机的接口要采用AGP接口?20. 简述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它可以采用哪些接口与主机的连接?21. 分析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它的主要优缺点。

22. 硬盘存储器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怎样提高硬盘的数据传输速率?23. 目前广泛使用的移动存储器有哪几种?闪存盘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优缺点?移动硬盘是如何做成的,有哪些优缺点?24. CD光盘是怎样记录数据的?它的存储容量是多少?CD-R光盘刻录机使用的光盘与普通的CD光盘有什么区别?CD-RW光盘刻录机有什么特点?25. DVD光盘有哪些类型?单面单层的DVD光盘容量有多大,为什么比CD盘片的容量大得多?第三章数字媒体及应用课时分配:4课时教学要求:熟悉二进制的特点,掌握整数和实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方法,了解数值计算的应用;理解GB2312、GBK和GB18030三种汉字编码标准的内容、关系与应用,掌握常用文本编辑与处理软件的功能与应用;懂得数字图像获取的原理与方法,熟悉图像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初步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与应用,大体明白计算机图形的生成过程及应用;掌握声音获取的方法与设备,熟悉波形声音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标准与应用,初步了解语音合成和音乐合成的过程与应用;了解数字视频的获取方法与设备,熟悉视频压缩编码的几种标准及其应用,初步懂得计算机动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内容:第一节数值信息与数值计算一、二进制1.什么是二进制2.二进制数的运算3.二进制信息的计量单位二、数值信息的表示1.整数(定点数)的表示2.实数(浮点数)的表示三、数值计算第二节文本与文本处理一、字符的编码1.西文字符的编码2.汉字的编码3.UCS/Unicode与GB18030汉字编码标准二、文本的准备1.汉字键盘输入2.联机手写汉字识别(笔输入)3.汉语语音识别4.印刷体汉字识别(汉字OCR)5.脱机手写汉字识别三、文本的类型1.简单文本(纯文本)2.丰富格式文本3.超文本四、文本处理1.文本编辑与文本处理2.常用文本处理软件3.文本的输出第三节图像与图形一、图像的获取1.图像的数字化2.数字图像获取设备二、图像的表示与压缩编码1.图像的表示方法与主要参数2.图像的压缩编码3.常用图像文件格式三、数字图像处理与应用1.数字图像处理2.图像处理软件3.数字图像的应用四、计算机图形1.景物形状的计算机表示2.计算机合成图像的绘制3.计算机合成图像的应用4.矢量绘图软件第四节数字声音及应用一、波形声音的获取与播放1.声音信号的数字化2.波形声音的获取设备3.声音的播放二、波形声音的表示与压缩编码1.波形声音的主要参数2.全频带声音的压缩编码3.数字语音的压缩编码三、波形声音的编辑四、计算机合成声音1.语音合成2.音乐合成第五节数字视频及应用一、数字视频基础1.电视基本知识2.视频信号的数字化3.视频卡与视频获取设备二、数字视频的压缩编码三、数字视频的编辑四、合成视频——计算机动画五、数字视频的应用1.MPEG-1与VCD2.MPEG-2与DVD3.数字电视4.点播电视(VOD)思考题:1. 计算机中存储容量的单位有哪些?传输速率的单位有哪些?它们的含义是什么?2. 除了编辑排版功能之外,中文版Word还具有哪些中文文字处理功能?3. 常用的图像文件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适合哪些应用?4. 声卡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哪些功能?在PC机上使用哪些软件可以播放波形声音和MIDI 声音?5. 数字视频是怎样获取的?需要哪些硬件设备?视频卡的作用是什么?6. 计算机动画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你会使用哪一种软件制作计算机动画?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课时分配:5课时教学要求: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如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多路复用和交换技术,传输介质的种类与特性等;掌握局域网的特点与组成,了解几种常用的局域网,熟悉局域网提供的功能与服务,初步理解网络的两种工作模式;了解构成广域网的远程数字通信线路的性能及几种常用的接入技术,懂得广域网的构成和分组交换机的功能,理解广域网的通信过程与路由表的作用;初步了解TCP/IP协议的作用,熟悉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初步懂得路由器的功能与通信过程;熟悉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理解域名系统的作用和工作过程;了解电子邮件系统和远程文件传输系统(FTP)的大体原理与工作过程;了解WWW的功能、组成及其应用,掌握HTML、URL、http和Web浏览器等的作用与原理;初步理解网络信息安全措施如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字签名、防火墙、病毒防范等的原理与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