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高二化学2018.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考场号、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或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节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B.ΔH>0、ΔS<0,所有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C.为防止医用药品变质,常在低温下密封保存D.向水中加入小块金属钠,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3.下列事实不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A.白铁(镀锌)制品比一般铁器耐腐蚀B.铁片、铝片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C.电工操作规范中,不允许将铜线与铝线连接D.水库闸门、海轮船壳上装有一定数量的锌块4.常温下,CO2饱和溶液的浓度是0.03mol·L-1,其中三分之一的CO2转变为H2CO3,H2CO3仅有0.1%发生如下电离:H2CO3H++HCO3-,该则溶液的pH值约是A.3 B.4 C.5 D.65.实验室用4 mol SO2与2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ΔH=-197kJ·mol-1,当放出315.2kJ热量时,SO2转化率为A.40% B.50% C.80% D.90%6.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HCl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上任一点都满足c(H+)×c(OH-)=10-14B.Q点c(Cl-)=c(Na+)=c(H+)=c(OH-)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N点7.关节炎首次发作一般在寒冷季节,原因是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NaUr),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是:① HUr(aq)+H2O(l)Ur-(aq)+H3O+(aq)② Ur-(aq)+Na+(aq)NaUr(s) Δ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降低温度,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B.反应②正方向是吸热反应C.降低关节滑液中HUr及Na+含量是治疗方法之一D.关节保暖可以缓解疼痛,原理是平衡②逆向移动8.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ΔH<0已达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与图像不相符的是9.一定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的焓变为ΔH。
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10.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证明任何非自发反应只要条件合适都能进行B.反应过程中,只有C—H 键发生断裂C.状态①、②之间的能量差即该反应的焓变D.合适的催化剂可有效降低活化能11.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 ΔH<0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
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第一阶段,选择反应温度应高于42.2℃B.第一阶段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C.第二阶段,Ni(CO)4几乎完全分解D.第二阶段,及时分离出Ni,有利于平衡移动12.臭氧是常见的强氧化剂,广泛用于水处理系统。
制取臭氧的方法很多,其中高压放电法和电解纯水法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方法都是电解原理B.高压放电出来的空气中,除含臭氧外还含有氮的氧化物C.电解纯水时,电极b发生的电极反应有3H2O-6e-=O3↑+6H+和2H2O-4e-=O2↑+4H+D.电解纯水时,H+由电极b经聚合固体电解质膜流向电极a1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装置①在铁上镀锌,则a为铁,b为锌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Fe+2Fe3+=3Fe2+C.装置③的反应实质是电解水D.装置④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14.气体的自动化检测中常常应用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的传感器。
下图为电池的工作示意图:气体扩散进入传感器,在敏感电极上发生反应,传感器就会接收到电信号。
下表列出了待测气体及敏感电极上部分反应产物。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述气体检测时,敏感电极均作电池负极B.检测Cl2气体时,敏感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C.检测H2S气体时,对电极充入空气,对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检测Cl2和CO体积分数相同的两份空气样本时,传感器上电流大小、方向相同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高二化学2018.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将班级、姓名、考场号、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或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15.(10分)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的数据:(1)若a<1×10-14,则t125(填“>”、“<”或“=”)。
(2)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 mol·L-1,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6 mol·L-1,此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mol·L-1。
(3)25℃时,某K2SO4溶液中c(SO42-)=5×10-4mol·L-1,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c(OH-)∶c(K+)=。
(4)在t2温度下:①某溶液pH=6,该溶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下同)。
②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溶液显。
16.(12分)合成氨工业中的原料气制取与净化是重要的环节。
(1)已知有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写出CH4(g)与H2O(g)反应制取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CH4-CO2催化重整法”制氢气:CH4(g)+CO2(g)2CO (g)+2H2(g),ΔH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根据键能计算,该反应的ΔH=kJ·mol-1。
②按一定体积比加入CH4和CO2,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CO和H2产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实际生产中此反应优选温度为900℃,原因是。
③某温度下,将1 mol CH4、2 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加入2 L容器中,达到平衡时α(CH4)=50%,平衡常数K=mol2·L-2。
(3)合成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其中的CO杂质,其反应是:Cu(NH3)2(CH3COO)+CO+NH3Cu(NH3)3(CH3COO)·COΔH<0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
醋酸二氨合铜(Ⅰ)吸收CO的生产适宜条件应是(填序号)。
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高压D.低温低压17.(16分)研究电化学原理与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锌锰电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与普通(酸性)锌锰电池相比较,碱性锌锰电池的优点是(回答一条即可)。
(2)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Pb+PbO2+2H2SO4 2PbSO4+2H2O。
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铅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石墨棒为阳极,铁为阴极,食盐水500mL,温度为常温),当电路中有0.05mol电子转移时,食盐水的PH为______(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产物无损耗)。
(3)图1是金属(M)-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电池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原理如图2所示。
Pt2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高铁酸钠(Na2FeO4)易溶于水,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可以用电解法制取:Fe+2H2O+2OH−FeO42−+3H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的FeO42−,镍电极有气泡产生。
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填“阴极室”或“阳极室”);阳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224442224 KMnO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________。
(2)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填编号,下同),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_。
(3)不同温度下c(MnO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判断T1 T2(填“>”或“<”)。
19.(12分)实现“节能减排” 和“低碳经济”是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1)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两种温度下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见图1。
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KⅡ(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