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模板】

青岛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模板】

XX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切实解决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水产品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市发[2007]24号)要求,结合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农业部、市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把握形势,掌握主动,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坚持一手强化质量监管,一手强化宣传培训工作,监督与指导并重,增强全程监管能力,切实推动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升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标健康养殖示范场、出口原料备案基地、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企业等三类基地,100%建立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等水产品质量安全自控措施,监管率达到100%。

苗种生产单位持证生产率达到100%(自育、自用的除外);苗种生产单位100%建立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等水产品质量安全自控措施,其中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监管率达到100% 。

三类基地、一般养殖场和苗种生产单位等生产环节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氯霉素等禁用渔药残留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5%以上,阳性样品的追溯结案率达到100%。

假冒“三品”标志现象得到有效查处;企业用标行为进一步规范;“三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

三、整治范围与重点对全市所有养殖场(户)的所有养殖品种进行检查整治,抓住重点,严整细查,重点加强对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健康养殖示范区(场)、标准化生产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无公害产地、加工出口水产品原料基地、规模以上的养殖场、持证苗种生产单位等的监督检查,对上半年由国家、XX市组织的检查活动中,已被查出阳性样品的企业重点进行整治。

四、整治标准1.养殖生产必须符合养殖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各区(市)应有水产养殖规划图表;养殖水质必须符合渔业养殖水质标准;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监测养殖用水水质,并有监测报告。

2.健康养殖基地、无公害产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实行“五项制度、两项登记”(生产日志制度、科学用药制度、养殖水质监测制度、水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监控制度、养殖水产品标签制度;水产养殖生产登记、水产养殖用药登记),并有各种相应记录;相应制度不够完善的企业,至少要有今年以来的相关记录;规模以上养殖场必须张贴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规程(“明白纸”),各种制度要张贴上墙;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有辖区内所有育苗、养殖场(户)的登记表。

3.育苗和养殖生产单位持有渔药、饲料等投入品采购证明和产品合格证明;不得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等禁用渔药(包括人用上述药物);对限用药物的使用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并有相关记录。

4.苗种场、养殖场持有苗种生产许可证、养殖证。

5.严格执行水产品质量检测阳性追溯制度,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要有阳性结果处理情况的整改报告。

6.获无公害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的单位要有有效期内的认定、认证证书,无公害产品加贴标识。

7.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要有有关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文件、规定等汇编材料以及今年以来水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情况总结。

五、组织实施XX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由市海洋与渔业局统一部署,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整治的领导、协调等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局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小组成员由渔业处、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支队、市渔业环境监测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及各区(市)海洋与渔业(主管)局主要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渔业处,负责组织各成员单位实施专项整治日常工作,处理执法检查中各类应急事件。

(二)执法检查1.开展渔业养殖水域环境检查。

水产养殖水质不符合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经处理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应当停止养殖活动,并及时调整养殖区域规划。

养殖场周边环境必须符合环保、卫生要求。

2.开展水产养殖生产专项检查。

突出抓好水产养殖用药检查。

重点检查水产品养殖过程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物行为;检查使用环丙沙星、磺胺类等限用药物投喂限量、休药期;检查水产养殖企业建立生产记录、生产档案、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以及药品和饲料库是否有违禁药品和饲料。

3.开展养殖证和苗种生产许可证检查。

督促无证生产企业和单位限期办理养殖证、苗种生产许可证。

对辖区内水产苗种场开展检查,重点检查苗种生产许可证、苗种检验证明,育苗过程中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物行为;检查水产苗种场的生产日志、药品出入库和使用记录、水域环境监测、苗种销售记录等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情况。

4.开展认证产品专项检查。

强化对无公害水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以下简称“三品”)的监督管理。

重点检查认证水产品的资质、产地认定条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加强产地监测和对进入市场销售认证产品资质的确认,从认证管理的有效性、生产经营的规范性、产品质量安全性和包装标识的合法性入手,并结合2007年度无公害水产品监督抽检工作,强化对获证“三品”的检查和监管工作,保证“三品”产品质量,维护“三品”品牌公信力。

5.开展对违规生产企业的查处。

渔业执法机构(渔政)具有行使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行政处罚权。

各区(市)渔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清原因,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三)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将结合我市水产品质量“例行抽检”和专门针对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进行的药残抽检进行,产品将委托XX市渔业环境监测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相关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判定依据和原则:所检项目在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NY)内的,依据行业标准判定;所检项目不在行业标准内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进行判定。

所检项目全部合格者,判定为“该批次产品所检项目合格”;有一项指标不合格者,即判为“该批次产品不合格”。

检测单位应及时将抽样检测结果报市局渔业处。

检测不合格的由渔业处通知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支队,由执法支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处罚。

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各水产品生产单位应当给予充分的配合。

(四)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者和从事者进行宣传和培训,广泛宣传和培训有关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指导和帮助水产苗种和养殖生产者建立科学的操作规程。

市局已将国家、部、省、市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养殖规范、用药规范等材料整理编印成册,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将其发至基层生产第一线,做到人人应知应会。

市局将于10月份再举办一次全市培训班,重点培训《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培训的对象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管理者和从事者,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组织工作。

四、工作要求一要强化领导责任。

在全国范围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是国务院针对当前形势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推进水产品专项整治是一项硬任务,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专项整治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必须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要责任,相关部门和单位负直接责任的责任体系,将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二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辖区水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一定要切实担负本地区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好本地区的专项整治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重心下沉,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监督网络。

三要开展技术指导培训。

以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合理使用为重点,分级对从业人员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指导从业人员科学用药,全面落实“五项制度、两项登记”,对出口原料基地指导其按进口国标准进行生产,加强对执法人员和从事投入品经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经营意识。

印制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小册子、“明白纸”等宣传资料,发至基层生产第一线,做到人人应知应会。

四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

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和科学生产知识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对专项整治工作标准、内容、要求等,形成强大宣传声势,做到家喻户晓,纵到底、横到边,全方位营造安全生产、放心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要加强督查,务求实效。

各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对辖区内专项整治情况开展督查,检查专项整治方案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处理等情况,务求取得实效,达到整治目标和要求。

六要构建长效机制。

当前要以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为突破口,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特别规定》,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不断完善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七要建立举报制度,动员社会力量监督不法行为。

市海洋与渔业局建立举报电话,鼓励守法水产苗种和养殖生产者及社会各界举报违法生产行为。

对举报情况及时调查跟踪,情况属实将依法查处,并加大对案件的曝光力度,震慑违法行为。

举报电话:********(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管理处)********(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电子邮箱:(******)附件:1、XX市水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2、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名单3、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名单4、出口原料备案基地名单5、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名单6、持证水产苗种场生产单位名单7、重点养殖场企业名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