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电压/频率变换器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2011年 1 月12 日1 绪论(1)电压/频率转换即v/f转换,是将一定的输入信号按线性的比例关系转换成频率信号,当输入电压变化时,输出频率也响应变化。
它的功能是将输入直流电压转换频率与其数值成正比的输出电压,故也称电压控制振荡电路。
如果任何一个物理量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后,以预处理变换为合适的电压信号,然后去控制压控振荡电路,再用压控振荡电路的输出驱动计数器,使之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记录矩形波个数,并用数码显示,那么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数字式测量仪表。
图1 数字测量仪表电压/频率电路是一种模/数转换电路,它应用于模/数转换,调频,遥控遥测等各种设备。
(2)F/V转换电路F/V转换电路的任务是把频率变化信号转换成按比例变化的电压信号。
这种电路主要包括电平比较器、单稳态触发器、低通滤波器等电路。
它有通用运放F/V转换电路和集成F/V转换器两种类型。
1.1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将直流电压转换成给定频率的矩形波的电路,要求包括:积分器;电压比较器和一个将给定频率的矩形波转换为直流电压的电路,要求包括:过零比较器、单稳态触发器、低通滤波器等。
1.2 设计指标(1)输入为直流电压0-10V,输出为f=0-500Hz的矩形波。
(2)输入ui是0~10KHZ的峰-峰值为5V的方波,输出uo为0~10V的直流电压。
2 设计内容总体框图设计2.1 V/F转换电路的设计2.1.1 工作原理及过程积分器和滞回比较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如图 2所示,比较器输出的矩形波经积分器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矩形波,这样便可构成三角波,矩形波发生器。
由于采用集成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因此可以实现恒流充电,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矩形波。
通过分析可知,矩形波幅值大小由稳压管的稳定电压值决定,即方波的幅值OLM Z V V =± 。
矩形波的振荡频率 2.1.2 模块功能 积分器:积分电路可以完成对输入电压的积分运算,即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积分成正比。
滞回比较器:用来输出矩形波,积分器得到的三角波可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矩形波。
稳压管:用来确定矩形波的幅值。
图 2 总体框架图 2.2 功能模块的设计2.2.1 积分电路工作原理积分电路可以完成对输入电压的积分运算,即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积分成正比。
由于同相积分电路的共模输入分量大,积分误差大,应用场合少,所以不予论述,本课程设计用到的是反相积分电路。
31214R f R C R =图 3 积分器反相积分电路如图 3 所示,电容器C 引入交流并联电压负反馈,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由于积分运算是对瞬时值而言的,所以各电流电压均采用瞬时值符号。
由电路得因为“-”端是虚地,即U-=0,并且 o C u u u -=-+ 1(0)C C C u i dt u C=+⎰ 式中(0)C u 是积分前时刻电容C 上的电压,称为电容端电压的初始值。
所以 1(0)o i C u u dt u RC=--⎰ 把1iC u i i R==代入上式得 1(0)o i C u u dt u RC =--⎰当(0)0C u =时 1o i u u dt RC =-⎰若输入电压是图所示的阶跃电压,并假定(0)0C u =,则t>=0时,由于i u E = , 所以1o Eu Edt t RC RC=-=-⎰ 由此看出,当E 为正值时,输出为反向积分,E 对电容器恆流充电,其充电电流为E/R ,故输出电压随线性变化。
当o u 向负值方向增大到集成运放反向饱和电压OL U 时,集成运放进入非线性工作状态,o OL u U = 保持不变,图3所示。
如输入是方波,则输出将是三角波,波形关系如图4所示。
当时间在0~1t 期间时,i u E =-电容放电101t o E u Edt t RC RC=--=+⎰ 当t=1t 1时,o om u U =+当时间在1t ~2t 期间时,i u E =+电容充电,其初始值 11()()C o om u t u t U =-=-2211111()t t C C om t t u Edt u t Edt U RC RC =+=-⎰⎰ 所以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书 专 用 纸 211t oComomt Eu u Edt U t U RC RC=--+=-+⎰ 当 t=2t 时,o om u U =-。
如此周而复始,即可得到三角波输出。
图4 波形变换上述积分电路将集成运放均视为理想集成运放,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其主要原因是存在偏置电流,失调电压,失调电流及其温漂等。
因此,实际积分电路 uo 与输入电压关系与理想情况有误差,情况严重时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解决这一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在电容两端并接一个电阻f R ,利用f R 引入直流负反馈来抑制上述各种原因引起的积分漂移现象。
但f R C 数值应远大于积分时间,即T/2 ,T 为输入方波的周期否则f R 的自身也会造成较大的积分误差,电路如图4所示. 2.2.2 滞回比较器简单的电压比较器结构简单,而且灵敏度高,但它的抗干扰能力差, 如果输入信号因受干扰在阀值附近变化,如图所示,现将此信号加进同相输入的过零比较器,则输出电压将发生不应该出现的跳变,输出电压波形如图所示。
用此输出电压控制电机等设备,将出现错误操作,这是不允许的。
滞回比较器能克服简单的比较器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滞回比较器如图5所示。
滞回比较器具有两个阀值可通过电路引入正反馈获得。
图 5 滞回比较器按集成运放非线性运用特点,根据下列公式可得知,输出电压发生跳变的临界条件是u u -+= 。
从图 5可得R u U -=111R o f fR Ru U u R R R +=-+ 当 u u -+= 时所对应的i u 值就是阀值,即 11(1)TH R o f fR RU U u R R =+- 当 o OL u U = 时得上阀值: 111(1)TH R OL f f R RU U U R R =+- 当 o OH u U = 时得下阀值: 112(1)TH R OH f fR RU U U R R =+- 由阀值可画出其传输特性。
假设i u 为负电压,此时u +<u - 输出为OL U ,对应其阀值为上阀值1TH U 。
如逐渐使 i u 上升,只要i u >1TH U ,则输出o OL u U = 将不变,直至i u >=1TH U 时,u +>u - ,使输出电压由OL U 突跳至OH U ,对应其阀值为下阀值2TH U 。
i u 再继续上升,u +>u - 关系不变,所以输出o OH u U = 不变。
之后 i u 逐渐减少,只要i u >2TH U ,输出o u +2TH U 仍维持不变,直至i u <=2TH U 时,u+<=u- ,输出再次突变,由 OH U 下跳至OL U 。
其同相滞回比较器的传输特性如图 6 所示。
同样的方法可求得反相滞回比较器的阀值电压和传输特性:1123f R OHTH R U RU U R R +=+其传输特性如图6所示。
显然,改变 UR 即可改变其阀值,从而改变了传输特性,图6所示是Ur=0 的情况,此时,两个电路的传输特性均以纵轴对称。
图6 传输特性 2.2.3 稳压管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PN 结的击穿特性。
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后的伏安特性是十分陡峭的,也就是说,通过稳压管的电流有很大变化时,其两端电压变化却很小,几乎是恒定的。
利用这种特性可以构成所要求的稳压电路, 为限流电阻,用来限制稳压管中的最大电流。
输入电压或负载发生变化而引起稳压管电流变化时,输出电压即稳压管两端电压几乎为一恒定值。
图 7 稳压二极管3 设计心得两周的课程设计,增加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理论与实践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理论上不管多精确的数据,一旦用于实际中,就不得不考虑其仪器,器件的误差,以及自己操作上的能力。
1223f R OLTH R U RU U R R +=+而且,比起以往只要照着电路连线做实验,这次更添加了自己的思考,该选择怎样的电阻,电容,想要修改最后的输出,应该在什么地方做改变。
虽然是一些很基础的东西,但仅仅是书上的理论学习,会让人对知识遗忘得比较快,相反,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过的东西,会更加记忆深刻。
看着自己连接出来的电路,并且系统是活的,还是挺有成就感的,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存在。
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不仅是一个课程设计,也让我对于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知识,也更加形象化了。
一味地只是看书本,背公式,计算题目,理论上好像都能理解的东西,一旦真正的应用于实践中,就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惊奇。
原来觉得很难想通或想到的内容,在实验中会不经意地发现“原来是这样”,自己当初怎么就不到呢?4 元器件清单:5 参考文献:[1] 江晓安, 董秀峰. 模拟电子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 彭介华.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 梁宗善.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4] 赵家贵. 电子电路设计[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5] 孙肖子,邓建国.电子设计指南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江晓安,董秀峰.模拟电子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7] 谢嘉奎.电子线路(线形部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8]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