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
二、划分节奏
司马光 群儿 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 跌没 水中。 众 皆弃去,光 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儿 得活。
三、整体感知
参考课文注释和对《司马光砸缸》故事的理解,揣摩课文的主要内容。
故事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故事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故事结果:水迸,儿得活。
三、古文品读
五、感悟形象
小孩落水后,孩子们都有哪些反应? 众 皆弃去, 光 持石击瓮 破之
对比
其他小朋友 司马光
不知所措,纷纷跑开 拿石头砸破水瓮
五、感悟形象
从其他小孩和司马光行为上的对比,可以看出司马光怎 样的品质?
在危急时刻,司马光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惊慌跑开,而是 临危 不乱,急中生智地砸瓮救人,可以看出司马光的镇定自若, 聪 明果断。
司马光“持石击瓮”时,他心里会怎么想? 示例:我不能慌,我要赶紧想办法,快点把他救出来。 否则,他会有生命危险的。
四、想象说话
水 迸 ,儿得活
迸:涌出。 水从瓮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五、课文翻译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到瓮上 去玩,一不小心失足跌落瓮中,一下子就被水淹 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 石头把瓮砸破,水从瓮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六、课后习题
3、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示例:司马光和一群小伙伴共同在庭院里玩游戏。一个小伙伴不知怎 么站到了大缸上面,失足跌入缸中,不一会儿就被水淹没了。小伙伴 们见了不知如何是好,都惊慌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沉着冷静,他急中 生智,拿起石头就往缸上猛砸。最后,缸破了,水流了出来,落水的 小伙伴得救了。
一个孩子爬到瓮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跌落瓮中, 一下子就被水淹没了。
四、想象说话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营造了怎样的情形?
由“戏”可见孩群玩耍的愉快气氛,由“没”可知落水 小孩在水中危在旦夕。前后反差营造出了一种十分危急 的情形。
四、想象说话
众 皆 弃去, 光 持石 击 瓮 破 之
皆:全,都。
懂的做批注等方法。
六、课文板式
一儿
司马光
众儿
光
跌没瓮中 弃去 持石击瓮
不救
沉着冷静 肯动脑筋
救
六、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赞扬了司马光遇到 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 的好品质。 像司马光这样的儿童还有很多 ……曹冲称象 像司马光这样的儿童还有很多 ……孔融让梨 像司马光这样的儿童还有很多 ……等等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司马光砸缸
授课老师:
目录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司
字
整
想
感
课
马
词
体
象
悟
文
光
记
感
说
形
板
简
忆
知
话
象
式
介
一、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是北宋 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他是我国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的编纂者。司马光为人 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他以 “日 力不足,继之以夜” 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家教化下的典 范,历来受人景仰。
光:指司马光。
击:敲打。
破:使瓮破碎。
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
四、想象说话
“众皆弃去”,想象一下这群孩子们当时的表情、 心理、动作,描述一下当时的场面。 示例:一看到有人落水了,孩子们的脸都吓白了,不知 道该怎么办才好,有人哇哇大哭,有人慌慌张张马光 (1019-1086年)
二、字词记忆
初读古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sī 司马光
tínɡ
dēnɡ wènɡ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zhònɡ jiē qì
chí
bènɡ
众皆弃 去,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 迸,儿得活。
二、我会连线
司庭登跌 众 弃持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授课老师:
群儿戏于庭
单音节词
戏 : 做 游 戏 。 庭 : 庭 院 。 双音节词
代替法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
翻译时还要注意语序调整。
四、想象说话
古人的庭院里花草鱼虫都有,最适合孩子们玩儿了。想想看他们在玩什么呢?
捉迷藏
斗蛐蛐
扑蝴蝶
下象棋
四、想象说话
一儿登 瓮 ,足跌 没 水中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没:淹没,沉下去。
六、课堂练习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i
mò
? 足跌没( mò )水中
? 没( méi )有
沉没( mò )
六、课堂练习
2、先解释加色的字词,再写出句意。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 迸,儿得活。
皆: 全,都 。迸: 涌出 。
句意: 其他的小孩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
。
石头把瓮砸破,水从瓮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课文中的句子都很短。
课文用“光”来称呼“司马光”,这在其他课文中比 较少见。
本课中三个“儿”字,第 1、第2个泛指儿童,第 3个特指 落水的儿童,前后意思不一样,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代词 “它”。
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认真跟着老师多读几遍,培养语感。 ? 看课文的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 给一些字组词,也是理解词义的好办法。 ? 还有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读不
。
六、课后习题
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 “群儿戏于庭”读得欢快些,语调轻快,表现 群儿游戏的快乐。紧接着语速加快,语调渐急渐高,“足 跌没水中”读出危急万分之感。
六、课后习题
2、“持、击”重读 ,毫不粘连,读出司马光的冷静、镇定。 读“水迸,儿得活”,语速变缓,读出劫后余生的感觉。 背诵指导: 要在充分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背诵。背诵时, 抓住司马光砸缸的动作加快记忆。
五、感悟形象
从司马光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越是在危险的时候,我们越不能慌张甚至放弃,因为这样于事 无补。在危险关头,我们只有冷静下来,分析现实情况,积极 思考解决的办法,才能够摆脱困境。
六、学法小结 想一想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六、学法小结
课文里许多词语是由单个字构成的。
六、课后习题
4、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需要借助文言文知识理解文意,其他课文是白话 文,容易理解。
六、课外练习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搜集司马光的其他故事读一读,对这个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同学们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