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科学探究题练习卷1.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1) 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 以上( 从 A--E 中选择 ) 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加以改正.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3) 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若使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4) 将 CO2和 CO 的混合气体通过 F 装置 ( 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 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时从导管 c 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 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溢出的气体主要是.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 验满的方法是.2.结合图 1 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写出图中标有宇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 填代号 ) ,可用 ________ 法收集氧气。
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图 2 所示的实验,发现H 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 G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 ,若用装置 E 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 填“① ”或“ ② “ ) 端进入。
(4) 实验室常用装置 C 代替装置 B 制取气体,装置 C 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图1,请回答:①实验室既可以制取 CO2,又可以制取O2 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填装置编号) ,实验室制取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可以选用的装置是______ . (填装置编号 ) .② 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 2) ,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_ a(填“”b或“” ) 端,如果熄灭则满了.③ 小明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反应中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3 所示:Ⅰ .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是 _________g.Ⅱ .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Ⅲ .请分析图中 P 点固体的成分: 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关闭止水夹 a、b、 c,使过量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盛有空气的等容积的甲、乙两瓶中同时燃烧,试回答:(1)燃烧停止并冷却,若打开止水夹a、 c 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2) 若打开止水夹b、 c 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3) 若先打开止水夹a、 b,然后打开 c 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
5.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 装置 B 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_ ( 填字母编号 ) 。
(3)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4) 装置 C D E F_________ ( 填字母编号 ) 。
、 、 、 在实验室中都可收集气体, 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若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____________ a b( 填“ ”或“ ” )端通入。
(5) 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 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
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 敞口放置; ② 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 ③ 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 2 中的 MN 段、 NP 段和 PQ 段。
① 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 _________ A.MN 段 B.NP 段 C.PQ 段② MN 段和 NP 段相比较,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6.某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 装置气密性良好 ) ,证明了二氧化碳的组成.探究过程如下: I. 称量装有干燥块状木炭的试管 D 总质量为 50.7g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C 总质量为112.3g ,连接 A 、B 、D 装置;II.从从长颈漏斗中加入3% 的过氧化氢溶液,连接C 装置,点燃酒精灯;III. 待 D 中发生反应,熄灭酒精灯,冷却;IV.称量试管 D 及剩余固体质量为 50.1g ,装置 C 及剩余固体质量为 114.5g .已知:碱石灰和生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木炭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B 、C 中所装药品是足量的能够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 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 ______反应; (2) 酒精灯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减少误差,步骤 III 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__________ ;从而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质量之比. ( 列式并计算计算结果 )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 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 .(2) 用 A 装置制取 O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纯净的 O2可以用______法收集 .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 ______________ 气体.(3) 若按 B → C → D → E顺序连接装置,制取 O2并进行碳及其氧化物的部分性质实验.正确的接口顺序为 a → b → c → d → e →_____,实验中 C 装置处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结束,应先撤离g 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B、 C 两处酒精灯,则 D 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蕊试纸变蓝.8.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食品包装中充 N2以防腐,是由于 N2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①下列食品中富含钙质的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 A. 鸡蛋 B.馒头 C.蔬菜② 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______元素的食品.(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______________.A. 食用霉变的花生B.倡导不吸烟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4)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 190 ℃,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如果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 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会观察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 .A. 移动可燃物B.隔绝氧气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9.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干燥的氧气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一: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
(1) 现有如图 1 装置①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____________( 填标号,下同 ) 和____________ 。
②检查 B 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二:探究 H2O2质量分数、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实验序号H2O2质量分数 /% 温度 / ℃每分钟气泡数1 30 10 (不填)2 30 20 (不填)3 30 30 (不填)4 15 30 (不填)5 a b (不填)①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a = _______________ ; b = _______________ 。
实验三: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3)实验方案如下:I. 用 MnO2、CuO、Fe2 O3、Cr2 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 30 粒含 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 2 装置进行实验。
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图 3 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用含 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 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
10.实验室常用的制备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① 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②用装置 A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装置 F 收集氧气,判断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反应结束时未及时将导管移出水面而先熄灭酒精灯,可能发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某班级学生通过实验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试管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编号甲 稀盐酸中放入粉末状碳酸钠 反应剧烈 产生乙 稀盐酸中放入粉末状碳酸钙选择 ___________ 为原料最合适, 该反应的化学大量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 稀盐酸中放入块状碳酸钙反应 气泡______上图中均可用于控制实验制取与停止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上图字母序号 ). 检验 CO 2气体常用澄 清石灰水,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可以在装置E 中制取氢气, 反应中关闭活塞 K ,反应就会自行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装置 中导气管都只伸出橡皮塞一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E⑥ 某同学把足量蜡烛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 .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判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A.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 实验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C.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11. 化学教材“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提出问题】 (1) 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2) 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哪个好?(3) 催化剂的质量是否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产生影响?【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 分别量取 5mL5% 过氧化氢溶液放入 A 、B 两支试A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 试管中,向 A 试管中加入a g 氧化铁粉末, 并分别在 A 、管中的现象:B 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待 A 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实 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验,观察现象.③ 将实验 ② 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 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 a g .④ 分别量取 5mL5% 过氧化氢溶液放入 C 、D 两支试管中,向 C 试管中加入 a g 氧化铁粉末,向 D 试管中 加入 a g 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1)A 中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 ;B 试管中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 ② 、③ 证明:氧化铁的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可(3) 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④观察到 D 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 1 实验装置,利用压强传感器测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 .在8mL3% 的双氧水中分别加入了 0.03g , 0.06g , 0.08g , 0.12g , 0.24gMnO 2.测得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 ( 曲线的斜率表征催化反应的速率).请观察图,回答问题:(Ⅰ ) 根据图 2 可发现:该实验条件下, 30s 内催化分解 8mL 浓度为 3% 的双氧水, MnO 2的最小用量为__________ g.2 _____________________.(Ⅱ ) 根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范围内,二氧化锰用量越多,双氧水分解越快;b.反应容器的气密性,对实验所测数据的精确度有影响;c.称量的二氧化锰质量的精确度对实验装置中最终的压强大小没有影响.12. 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安妮同学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3mL5% 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