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时间
184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49
衣 男: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旗袍
食 传统饮食→西餐、面包、咖啡

中餐:把追求美味 奉为首要目的。 西餐:以讲究营养 为最高准则。
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表现 (1)物质生活
时间
1840—1949
衣 男: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旗袍
食 传统饮食→西餐、面包、咖啡
想的传播; (3)先进的中国人的倡导; (4)国民政府的推动。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表现
时间 衣 食 住 社会风尚
20C50 —70S
朴素
50年代 流行“列宁装”和“布拉基”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 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 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革 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 袋。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 干练又英姿飒爽,所以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时间
20C50 —70S
衣 朴素
表现 食住
简单
社会风尚
物质匮乏,生活必需品 要凭票计划供应。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时间
20C50 —70S
衣 朴素
表现 食住
简单 拥挤
社会风尚
住房拥挤, 家具简陋。
二、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前)
时间
20C50 —70S
衣 朴素
表现 食 住 社会风尚
简单 拥挤 勤俭节约 无私奉献
改革开放以后
食物总类逐渐增多
美丽的家
三、改革开放以来
时间 衣
表现


社会风尚
改革 开放 以来
颜色: 五彩缤纷 款式: 多样化
菜篮子 安居 工程 工程
注重环境 讲究卫生 赈济灾区
“布拉基”是俄语音译,即连 衣裙。这种款式健康活泼,不做作, 流行了很久,以至于现在许多中年 妇女夏季的裙装还是这种稍加变化 的布拉基。
工装背带裤 是新时尚
“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
“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 影响下,全国着装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 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物质生活
上等社会
普通百姓
衣食住衣食住
长满 袍汉 马美 褂食


宅布粗通
大衣食民


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表现 (1)物质生活
时间
1840—1949
衣 男: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旗袍


变化:长袍马褂——着西装打领结语
西 装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 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 始与西装平分天下。
住 四合院→欧式洋房、中西合璧
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表现 (1)物质生活
时间
1840—1949
衣 男: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旗袍
食 传统饮食→西餐、面包、咖啡
住 四合院→欧式洋房、中西合璧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表现 (1)物质生活 (2)社会习俗
时间 婚俗 社交礼仪
1840—1949
包办婚姻→婚姻自由
其他
打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节,边打拱边 寒暄,很有人情味。
清末人们作揖的一种 姿势,将双手举到额 头前面,以示对别人 的尊重。
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表现 (1)物质生活 (2)社会习俗
时间 婚俗 社交礼仪
其他
1840—1949
包办婚姻→婚姻自由 跪、作揖→点头、鞠躬、握手 老爷、大人→先生、同志
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表现 (1)物质生活 (2)社会习俗
时间 婚俗 社交礼仪
其他
1840—1949
包办婚姻→婚姻自由 跪、作揖→点头、鞠躬、握手 老爷、大人→先生、同志 留辫,缠足→ 断发,放足
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表现 2、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
的影响; (2)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
1945年8月,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 蒋介石不约而同地穿上了中山装,留下了具有 特殊意义的合影。
开国大典上,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 安门城楼集体穿中山装亮相,引起世界瞩目。
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行吗政?、立法、
三民 主义
司法、考试、 监察五权分立


礼 廉
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表现 (1)物质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