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后作业及答案1.填空。

(1)“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句中的“漾”字说明满墙的叶子像,使句子具有动感。

(2)“满”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使满;②全;③十分;④到了一定的限度。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句中“满”字应选第种解释,体现了爬山虎特点。

2.让生字走进语境。

qiáo()!牵牛花在花园里zhàn()了一大片地方,jūn y ún()地铺在篱笆上,枝繁叶茂,看不到一点儿kòng xì(),也没有kū wěi()的。

它的花朵娇nèn()欲滴,迎着风舒展开来。

3.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完成仿写练习。

(1)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①如果你仔细看黄色的菊花,你会想起。

②如果你仔细看的,你会想起。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①香山的枫叶红得,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②花坛里的花香得,闻着。

(3)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的,起初是,慢慢地,之后就。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去掉之后意思变化最小的一项是()。

A.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B.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C.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D.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g jìng)上。

A.茎上长叶柄.(bǐng pí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wō guā)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qǔ qū)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B.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用“√”给片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右边的图是根据片段描述所画的爬山虎的简笔画。

根据片段可以判断这幅简笔画所画的爬山虎所处的状态是(触着墙未触着墙),判断的理由是:。

(3)图中a、b、c、d、e分别代表爬山虎的四个部位:脚、茎、叶、叶柄,其中a代表,b、c代表叶,d代表,e代表。

(4)图中b、c代表叶,但是图(填序号)所画的叶子是错误的,原因是。

(5)读第二自然段,我知道爬山虎是这样往上爬的:触墙—墙—墙。

(6)画“”的句子中,句体现了作者细致观察,句体现了作者连续观察。

6.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1)东东为观察绿豆芽拍了几张照片,请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2)仿照例子,把东东的观察记录表补充完整。

(3)观察日记中还有一句这样的描写:“绿豆芽的小叶子慢慢长大了,而且茎越长越高。

这一句最有可能是()的日记。

A.9月21日B.9月25日C.9月26日D.9月28日参考答案1.(1)波浪一样动(2)②多2.瞧占均匀空隙枯萎嫩3.(1)示例:①舞会上跳舞的公主②挺立松树守卫边疆的战土(2)示例:①那么灿烂②那么浓郁让人陶醉(3)示例:可爱小花猫胆怯的小毛球越来越淘气哪里都敢去了4.A5.(1)jīng bǐng wō qū(2)触着墙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3)茎脚叶柄(4)c 课文中说“叶尖一顺儿朝下”,而图c所画的叶子叶尖朝上(5)巴住紧贴(6)A B6.(1)2 1 4 3(2)示例:绿豆变软,外面的一层绿衣裳快要脱下来了。

白白的绿豆芽从薄薄的绿豆壳中探出了小脑袋。

绿豆芽变长了,长出了一些的嫩叶,可好看了。

(3)D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后作业及答案1.填空。

(1)“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句中的“漾”字说明满墙的叶子像,使句子具有动感。

(2)“满”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使满;②全;③十分;④到了一定的限度。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句中“满”字应选第种解释,体现了爬山虎特点。

2.让生字走进语境。

qiáo()!牵牛花在花园里zhàn()了一大片地方,jūn y ún()地铺在篱笆上,枝繁叶茂,看不到一点儿kòng xì(),也没有kū wěi()的。

它的花朵娇nèn()欲滴,迎着风舒展开来。

3.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完成仿写练习。

(1)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①如果你仔细看黄色的菊花,你会想起。

②如果你仔细看的,你会想起。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①香山的枫叶红得,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②花坛里的花香得,闻着。

(3)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的,起初是,慢慢地,之后就。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去掉之后意思变化最小的一项是()。

A.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B.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C.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D.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g jìng)上。

A.茎上长叶柄.(bǐng pí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wō guā)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qǔ qū)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B.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用“√”给片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右边的图是根据片段描述所画的爬山虎的简笔画。

根据片段可以判断这幅简笔画所画的爬山虎所处的状态是(触着墙未触着墙),判断的理由是:。

(3)图中a、b、c、d、e分别代表爬山虎的四个部位:脚、茎、叶、叶柄,其中a代表,b、c代表叶,d代表,e代表。

(4)图中b、c代表叶,但是图(填序号)所画的叶子是错误的,原因是。

(5)读第二自然段,我知道爬山虎是这样往上爬的:触墙—墙—墙。

(6)画“”的句子中,句体现了作者细致观察,句体现了作者连续观察。

6.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1)东东为观察绿豆芽拍了几张照片,请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2)仿照例子,把东东的观察记录表补充完整。

(3)观察日记中还有一句这样的描写:“绿豆芽的小叶子慢慢长大了,而且茎越长越高。

这一句最有可能是()的日记。

A.9月21日B.9月25日C.9月26日D.9月28日参考答案1.(1)波浪一样动(2)②多2.瞧占均匀空隙枯萎嫩3.(1)示例:①舞会上跳舞的公主②挺立松树守卫边疆的战土(2)示例:①那么灿烂②那么浓郁让人陶醉(3)示例:可爱小花猫胆怯的小毛球越来越淘气哪里都敢去了4.A5.(1)jīng bǐng wō qū(2)触着墙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3)茎脚叶柄(4)c 课文中说“叶尖一顺儿朝下”,而图c所画的叶子叶尖朝上(5)巴住紧贴(6)A B6.(1)2 1 4 3(2)示例:绿豆变软,外面的一层绿衣裳快要脱下来了。

白白的绿豆芽从薄薄的绿豆壳中探出了小脑袋。

绿豆芽变长了,长出了一些的嫩叶,可好看了。

(3)D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把柄(bǐn bǐnɡ)均匀(yún yǘn)蛟龙(jiāo jiǎo)花茎(jīnɡ jìnɡ)重叠(chónɡ zhònɡ)触着墙(zhe zháo)二、填空。

1.“虎”这个字是()结构,正确的笔顺是()。

2.“逐”这个字是()结构,一共()画。

3.“叠”这个字是()结构,下部是()字。

4.“茎”这个字是()结构,第四笔的名称是()。

三、给划线的多音字注音。

1.这个小实验的方法老师重()复说了好几遍,说明非常重()要。

2.小豆豆喜欢在空()闲的时候,坐在草地上看蓝蓝的天空()。

四、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触:①接触。

②触动;感动。

③碰;撞。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2.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3.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抵触的时候,我们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新鲜”的不同意思造句。

(1)(事物)出现不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我能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写树上成熟的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用“____”画出第二句话中的动词。

2.第二句中的动词之间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爬山虎的脚上的细丝触着墙后先是________的,后变________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