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优质护理模板

儿科优质护理模板


责任护士二级
责任护士一级
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二级责任护士的指导下 完成责任班、中夜班工作。
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进行辅助性护理工作, 包括新分配进院的无证护士、进修护士和实习 生等。
辅助护士
能级准入标准
能级
重症监护 护士 责任护士 二级(A)
学历
职称
工作年限
工作经历 证书
取得国家级/ 自治区级专科 护士资格证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
• 美国--全程护理管理 • 全程护理管理: 在大多数的全程管理系统中,护士 充当了全程管理责任人(Case Manager)的角色。 护士是合作者、结合者、协调者,确保以最少的 资源,满足病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和目的。由于需 要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而护士又是唯一具有这 一资格且能够给病人直接提供多种护理服务的专 业人员。在全程管理的理念下,护理管理以医院 围墙为界,以不同的模式在发展。
儿科实施绩效管理
建立绩效与工效挂钩激励体系 • 岗位与职称挂钩 • 绩效考核与工效挂钩原则 • 岗位与职责挂钩 • 岗位与分配挂钩 • 岗位与专业发展挂钩
• 护理部绩效向急重症、儿科、感染科等风险高的科室倾斜,儿科、儿感体系
护理人员平均绩效高于一线普通科室500-800元,非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绩
理论考核:科内 考核≥90分,护 理部考核≥85分 (平均分) 技能考核:科内 考核≥90分,护 理部考核≥85分 (平均分) 年终考核:岗位 能力考核及医院 统一德能勤绩考 核合格者
理论考核:科内 考核≥90分,护 理部考核≥85分 (平均分) 技能考核:科内 考核≥90分,护 理部考核≥85分 (平均分) 年终考核:岗位 能力考核及医院 统一德能勤绩考 核合格者
新分配护士:按 照护理部培训计 划及考核标准进 行 进修、实习人员 :按医院进修管 理办法和实习大 纲要求考核
建立能级与绩效挂钩机制
儿科实施绩效管理
• 护理绩效管理的目的
1.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体系。
2.充分激发护理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护理人 才队伍潜能。
3.体现业绩与薪酬之间的协调性。
锦旗表扬信 儿科自开展优护以来接收病人提名及专门给护士送的 锦旗4面、牌匾1块及表扬信3封 医生评价 医生对护士实施基础护理,亲情服务工作认可,认为 加强了医护患关系。
护士
工作满意度提升,相互展开良性竞争,争当A级护士、 责任组长,护士自主推选评优,保证优秀标兵的公平 公正,起到了正向引导的作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在取得责任护士二级岗位的基础上,经过系统专科 护士培训 护理师≥2 专科及以上 毕业或中专 年及主管以 毕业≥8年 上 (最终学历) 中专毕业以 上≥8年(最 终学历) 护士≥5年 及护师
中专毕业 在本专业 有国家或自治 ≥8年,专 工作≥3 区级护士执业 科毕业≥5 年 资格证书 年,本科毕 业≥3年 中专毕业 在本专业 有国家或自治 ≥5年,专 工作≥2 区级护士执业 科毕业≥3 年 资格证书 年,本科毕 业≥2年 新分配或工 在本专业 无或在校期间 作年限≤1 工作不满 考取执业资格 年 一年 证书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
• (1)围墙内的全程护理管理: 在院内的全程护理 管理责任人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医疗护 理过程。 • (2)围墙外的全程护理管理:担任全程管理责任 人的护士,30%的工作时间在医院, 70%是在医 院外,他们是病人的合作伙伴。这种模式反映了 应用共享管理原则的护理专业实践模式。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康复科
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
• 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 动态、科学调配护理人员
儿科配合护理部开展动员工作
• 护理部集中培训了护士长组长 、总带教老师. • 科室在此基础上专门拟定了学习培训计划,采用 集中或分期学习、自学、理论测试及护士长抽问 的方式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强调要熟悉了解《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 础 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 服务 规范》3个文件的内容,并将其制作成口袋书发给 每一位护士,方便大家学习掌握。
护士岗位与能级要求
责任护士二级
责任护士一级
辅助护士
能级框架
儿 科 临 床 一 线 护 理 人 员 能 级 框 架
重症监护护士 在取得责任护士二级岗位的基础上,经过系统 专科护士培训,取得国家级/自治区级专科护 士资格证的护理人员 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及临床实践能力,能独 立承担责任班、中夜班,并具备护理急危重症 患者,指导下级护士、临床带教、教学、科研 能力,包括专科护士、总带教、护士长助理、 责任组长及高年资护士
儿科实施能级管理
合理能级划分,建立激励机制
• 结合科室实际,按照护理部护理岗位能级划分,主要 依据护士承担的病人数量、患者病情及护理难度、护 士工作能力等将护理岗位划分为责任护士二级岗位、 责任护士一级岗位、辅助护士岗。
• 结束了以往所有护士不分能力和职责,全部做同样工 作的“一锅粥”局面。
• 明确了不同岗位的职责,形成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的 局面。 • 能级划分也为个人职业生涯进行了规划,使护士明确 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效果评价
• 在儿科病区公共区域设立征求意见箱,建立患者和 社会参与评价机制。 • 每月通过自评、同行和患者评议,进行优质护理服 务标兵推选。 • 贴照片于公示栏。
儿科实施优护的成效
项目 满意度 不良事件 效果 每月满意度比同期提高了2.8%-10.2% 护理差错、意外事件较去年同期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投诉为明显减少
儿科公示服务内容,接受广泛监督
承诺书(维、汉)
公示栏
医院实施信息化管理
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信息系统
护理信息系统(1)
护理信息系统(1)
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
护理信息系统(2)
加强基本技能培训
儿科实施优质护理软技能培训
• 儿科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专业礼仪培训,以点带 面普及各项礼仪,对患者予以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 提倡使用服务用语和礼貌用语,专门组织儿科护理 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要求落实到工作中。 儿科六句话:……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 每天学习维语一句话,为南北疆少数民族患者提供 方便。
责任护士 一级(B)
辅助护士 (C)
省、市卫生 厅许可的护 理专业学校
辅助护士
能级考核标准
重症监护护士 责任护士二级 责任护士一级 辅助护士
理论考核:科内 考核≥90分,护 理部考核≥85分 (平均分) 技能考核:科内 考核≥90分,护 理部考核≥85分 (平均分) 年终考核:岗位 能力考核及医院 统一德能勤绩考 核合格者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
• 全程管理(Case Management) 20世纪80年代末期,推出全程管理。美国全程管理 责任人资格委员会(Commission for Case Manager Certification) 全程管理的定义为:全程管理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包括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和评价来选 择医疗服务,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应用交流和 可得到的治疗条件达到高质量服务且收费又合理 的结果。全程管理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也不局 限于某个医疗单元,而是发生在持续医疗的全过 程中,致力于不断满足病人的需求。
高血压二 妇科 干保三科 肿瘤外一 耳鼻喉二 干保一科 儿科一组 颌面外科 干保四科
神经外科
消化一科 呼吸一科 小儿外科 普外一科 骨一科 胰腺外科 儿科二组 儿三科 血液科
烧伤科
肾病科 呼吸二科 微创外科 儿科ICU 胸外科 眼科 泌尿二科
临床心理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形科
内分泌二 肛肠外科 产房 耳鼻喉一 肝病中心 中医科 男科 米东分院
责任组长:A+A 2
责任护士:A班 辅助护士:A班
N班2人
周三为基础护理日,根据患儿的病情及需要给患儿洗头及擦身
实施分层级管理
按照责任制护理模式,将病人床位分配明确到每位责 任护士,每人按照能级划分分管不同人数、不同病情程度 的患者,对护士分级不分等。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实施全 程护理,以整体护理理念服务于病人,负责病人的生活护 理、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全部工作。
效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平均值的80%。
倾斜政策
重点科室:重症体系、 产儿体系、感染体系
普通科室
• 根据我院《护理人员绩效考 核管理办法(试行)》制定 适合儿科的绩效考核管理办 法。 • 加大对儿科临床一线人力的 投入和保障力度,提高一线 护士福利待遇,实行同工同 酬,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积 极性,建立激励机制,落实 各项保障措施;结合护士分 层管理,建立与绩效考核挂 钩的薪酬分配制度
提高护士夜班费 提高节假日加班补贴
劳动价值 充分体现 技术含量 工作风险
• 计算出科室护理工作综合得分,制订分配绩效系数原则,由 经管办负责发放。
• 以护理部下发的能级划分标准为原则,按照护士工作能力包 括完成对病人的护理数 、重病人护理数、中夜班天数以及 教学科研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定岗,科室护士长根据护士岗 位进行分配。
优质护理在儿科

1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
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举措 儿科优质护理实施效果 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2
3 4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
• 美国--护理模式管理 责任制护理(primary nursing ) 50年代初期由美国莉迪亚· 霍尔(Lydia nall) 提出。是一种提供病人个性化护理的服务模式,并 以人与人关系、专业技能及连贯性为病人提供护理 服务。在责任制护理系统下,病人护理经过计划及 统筹,使护理更全面及具连续性。
分层级管理实施效果
• 第一时间观察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发生 • 落实患者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加强基础护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