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同时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新的体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指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应注重“会教”和“教活”,从而指导学生“会学”和“学活”,真正让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拼、画、做,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图激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将识图和学习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新教材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大量活动中,探索并掌握知识,逐步形成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我认为,新教材从第一章就为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课题,内容的编排和设计上要求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变革,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而应提倡接受与体验、研究与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已去读、想、议、讲,从而培养
学生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无论那门学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先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明确每小节所包含和知识点,特别重视课本上的想一想、议一议,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去想,必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小组交流,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新教材的编排,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改变过去单一的学习方式,而提倡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如利用数学开放题这种“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探索、创新的气魄;利用“课题”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韧不拨,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利用“反思教学”培养学生学会总结,深化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利手,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
教师应立足于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开发、设计具有个性化的课件。
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可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
且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各种反映。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程的核心理念。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无论学生素质的优劣或部分学生的异常作法,应在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基础上加以认真分析进行引导与教育。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更重视新理念,吸收新思想、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主中的实际问题,着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他们走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太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