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幼儿音乐教学
音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里深刻的揭示了艺术活动的过程。
新幼儿《纲要》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那么,如何根据幼儿习得音乐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呢?结合我们农村幼儿的一些特殊性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尽管幼儿天性喜欢音乐,但对这种兴趣爱好仍要注意培养,并给予发展。
这不仅仅是为了在幼儿园生活的短短几年中,使幼儿能对音乐抱积极态度,而且要使这种兴趣得以巩固、保留,并成为终生的一种需要。
要想更好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
(一)关注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大家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为幼儿播放进行曲时,他们马上会甩起臂膀,雄赳赳气昂昂的学起解放军齐步走来;当我们为他们播放欢快、激烈的乐曲时,他们马上会手舞足蹈,随音乐欢快的摆动身体——这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
”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
要善于发现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时刻观察,并进行保护。
(二)及时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
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后,就应该及时的激发和培养。
首先要让幼儿更多的接触音乐,增强音乐对幼儿的感染力。
为此,我们可以将音乐贯穿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例如,在用餐之前,我为幼儿播放优美、抒情的轻音乐,让幼儿在安静、舒适的音乐中等待用餐;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们专门创设了一个“音乐台”,里边有各种乐器和演出用的道具,幼儿可以随自己喜欢的音乐自由的演奏和舞蹈;在幼儿午睡时,我为他们播放催眠曲,让他们更快的进入梦乡——另外,我还经常组织幼儿玩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充分调动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协发展。
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寓语言于音乐教育之中。
(一)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幼儿听完一首歌曲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讲讲自己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可以用这样的提问语:“你听到了什么?”。
这样,既增加了幼儿表达的机会,又满足了他们表达的愿
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二)要把握好尺度,即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如在新授歌曲《小树叶》时,先和幼儿玩一个语言游戏,让幼儿扮成一片片小树叶,教师扮成“秋风”,“秋风”一吹,“树叶”就到处飘呀飘,当风停止时,让他们说一说,这片小树叶离开树叶妈妈后飘到了哪里?有的说,我飘到了小河里,有的说我飘到了草地上……这个游戏是为学唱歌曲服务的,因此玩的次数要恰到好处,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要做到有机结合,要努力将发展语言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如:欣赏二胡曲“赛马”,当幼儿初步感受了音乐所描绘的节日赛马的欢快、热烈的景象后,让幼儿根据音乐进行自编故事,互相讲述,这就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幼儿可以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
这使幼儿享受到了表现自我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三、通过节奏训练,培养音乐兴趣
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
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
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
如《大鼓和小铃》、《剪羊毛》、《加油干》,进行这类活动一定要建立一套常规,不然伴有乐器的课堂会显得太过热闹。
四、经常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
让幼儿在不同的音乐中,在广阔的音乐舞台上展示自己。
如。
在游戏中为幼儿播放喜欢的音乐,幼儿就会在这片舞台上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
孩子年纪虽小,但对音乐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甚至会相互交流。
比如有很多孩子都会说:“我喜欢这首歌。
”“我会跳舞的。
”等等。
“我喜欢这首歌,我会跳舞的”孩子的言语是稚嫩的,但这就是他们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当然,音乐的表现手法还有很多,唱歌、朗诵、绘画、舞蹈等,针对不同的音乐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从而更好地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在音乐课中,应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都有优美的音乐伴随,美化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灵。
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融入音乐。
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