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六章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第十六章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三、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预测
1、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1)城市环境评价质量评价的内容: ①环境回顾评价 环境污染评价 ②环境现状评价 ③环境影响评价 自然环境评价 (2)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步骤: ① 环境调查 ②环境污染监测 ③模拟实验 ④系统分析 ⑤综合评价
2、城市环境预测
(1)环境预测的依据 P408 (2)环境预测的类型:目标导向型、规划协调型 (3)主要内容:A 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 B 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C 环境污染预测 D 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 E 生态环境预测 (4)环境预测方法:A 定性预测技术 B 定量(半定量)预测技术 (5)环境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A 城市资源态势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B 城市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分析 C 城市环境风险分析
二、城市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1、城市环境规划的目标
目标类型:(1)按管理层次分:A 宏伟目标 B详细目标 (2)按规划内容分:A环境质量目标 B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3)按规划目的分:A 环境污染控制目标 B 生态保护目标 C 环境管理目标 (4)按时间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5)按空间分:森林、草原、流域、海域、山区 等目标 确定城市环境目标的原则 见P403 2、城市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别与内容: (1)环境质量指标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4)其余相关指标
六、城市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1、城市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程序 P424 2、城市噪声污染现状分析 3、城市噪声污染预测(交通、工业、人口密度) 4、城市噪声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1)各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措施(工厂与居民区)P426 (2)交通噪声整治措施(噪声源的规划布局、陶汰) (3)工业噪声的整治(关 停 并 转 迁) (4)社会噪声的整治 (娱乐、集市的布局和开放程度)
关于城市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P396——397 A 反映区域自然环境现状指标 ① 洪涝灾害(地势高程、植被类型) ②酸沉降 (土壤类型、植被与土地利用、降雨量、岩石) ③自然保护区(湿地、涵养水源) B 反映人类活动强度指标 降雨量越大的地区,生态敏感性越高。 ① 大气污染程度 岩石风化速率较低,生态敏感性较弱; ②水环境质量等级 岩石风化速率较高,生态敏感性较强。 ③废水排放强度 土壤PH值较小时,生态敏感性较高。 ④废气排放强度 人类活动强度大,污染严重,敏感性强。 ⑤烟尘排放强度 ⑥人口密度(人口压力) 综合分析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分为四级 A 敏感 B 较敏感 C 较不敏感 D 不敏感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什么叫城市绿地系统? 是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内,以各类绿地构成的空间系统。 其特征:系统性 整体性 连续性 动态稳定性 多功能性 地域性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如何构建具有生态积极意义的城市绿地系统?) A规划原则:P437 B规划目标:P437 C规划内容:绿地结构、绿地分类、绿地布局、指标体系、绿 化配置、绿地景观和近期建设等 D规划任务:见P436 E规划方法:P437 F 规划布局方式: ① 散点布局 ② 线性布局 ③ 环状布局 ④ 放射形布局 ⑤ 网状布局等 ⑥ 综合布局 典型案例:上海市绿地系统规划
(2)地表水环境保护功能分区和水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Ⅰ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等; Ⅲ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鱼虾类越冬场、水产养殖区、游泳区等; Ⅳ类: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 水区; Ⅴ类: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2、生态敏感性分析法
(1)什么叫生态敏感性? 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瓜的敏感程度,用来反映产生生态失 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 自然环境条件较好 系统的自控能力较强 生态环境敏感性较弱 系统的适应能力较弱 生态敏感性较强 自然环境条件较差 (2)什么叫生态敏感性分析? 指针对区域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评价生态系统对人类 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 即,发生生态失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 如:土壤的沙化、盐渍化、酸化等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程度。 (3)生态敏感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A 确定规划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类型 B 建立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C 确定敏感性评价标准并划分敏感性等级后,应用直接叠加法 或加权限 叠加法等计算方法得出规划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图。
五、城市大气环境规划
1、规划程序 2、规划主要内容:
(1)现状调查,资料搜集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3)确定目标和指标 (4)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5)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预测 (6)大气污染控制方案优化
3、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方案 P423
A 宏观战略 如调整城市能源结构,“西电东送”,提高电力和 天然气使用率;建沼气池;推广清洁煤技术等。 B 中观管理 如提高第三产业比例等。 C 微观控制 如对重点污染工业、企业的整治;严格控制SO2的 排放量;啬水域,提高城市绿化面积等。
第16章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
城市绿地规划
关于城市生态规划
1、生态规划概念及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2、规划目标与原则(重点) 3、规划步骤与方法(重点) 4、生态功能区划的制定(原则、程序和方法)
关于环境规划
1、城市环境规划概念及内涵(重点) 2、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3、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预测 4、城市水环境规划 5、城市大气环境规划(重点) 6、城市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7、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规划
第2节 城市环境规划
一、城市环境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1、什么叫城市环境规划? 指对一个城市地区进行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区划以及因 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变化预测,根据生态学原则提出调整产业结构, 以及合理安排生产布局为主要内容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战略性部 署。 即:是城市政府为使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 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其目的:调控城市中人类的自身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 被破坏,从而保护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 展所依赖的基础——城市环境。
七、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规划
1、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规划程序 2、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原则是什么?
(1)总量控制原则 (2)循环经济原则(最重要原则)
3、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规划内容及相关技术方法
(1)一般工业废渣的处理置与利用措施 (见P430表) (2)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方法有哪些? A焚烧法 B 化学处理法 C 生物处理法 D 安全掩埋法
2、城市环境规划的内涵 (1)研究对象:是城市“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 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 (2)任务: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 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3)依据:永续发展理论、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 统理论、循环经济原理,充分体现交叉性、边缘性。 (4)主要内容: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 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 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安排和部署。 (5)城市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优化,它必须符 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第3节 城市绿地规划
一、城市绿地的功能
1、城市绿地功能: A 生态功能 2、城市绿地的类型和建设标准 (1)绿地 A 公园绿地 B 生产绿地 分类 C 防护绿地 D 附属绿地 E其他绿地 (2)我国目前规定性的城市绿地考核指标为: A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基本指标) B 城市绿地率 C 绿化覆盖率 B 社会经济功能
关于城市绿地规划
1、城市绿地的功能 2、城市绿地的类型和建设标准(重点)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
第1节 城市生态规划
一、城市生态规划概念及与 环境规划的关系
1、什么叫生态规划? 指应用生态学原理,以人居环境 为永续发展为目标,对人与自然环 境的关系进行协调完善的规划。 2、什么叫城市生态规划?P391 指以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原理为 指导,以实现城市人与环境的关系 的平衡协调为目的,为城市居民创 造最优城市环境的一种规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制定
1、城市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哪些? (1)自然属性为主,兼顾社会属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多杰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 性原则; (4)注重保护资源,着眼长远利用原则 2、生态功能区划程序 见P400 3、生态功能区划方法: A 顺序划分法 B 合并法
四、城市水环境规划
1、城市水环境规划的技术路线 2、城市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3、城市水环境容量分析
(1)什么叫城市水环境容量? 指在特定条件以及水体功能目标约束下水体的最大允许纳污量。 (2)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4、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秘控制单元划分 (1)城市水环境功能分区原则: ① 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原则 ② 现状使用功能保持原则 ③统筹考虑专业用水标准要求的原则 ④兼顾原则 ⑤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原则 ⑥与陆上用地综合统筹原则 ⑦实用性和可行性原则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步骤 1、制定规划研究的目标 2、区域资料的生态细目与生态分析 3、区域的适宜度分析 4、方案选择 5、方案的实施 6、执行 7、评价 美国斯坦纳的生态规划框架步骤P394 我国学者王如松等提出的城镇生态规划步骤 P393—394
四、城市生态分析方法
主要方法有:生态适宜性分析法 和生态敏感性分析法。 1、生态适宜性分析法
3、城市生态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生态规划不同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侧重于 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的监测、评价、控制、治 理、管理等;而生态规划则强调系统内部各种生 态关系的和谐与生态质量的提高。城市环境规划 可以作为城市生态规划内容的组成部分。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1、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 (1)致力于城市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 (2)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 (3)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永续发展。 2、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 (1)自然原则 (2)经济原则 (3)社会原则 (4)系统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