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上课PPT课件
即写眼前景,谈心中 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 哲理。于是便有了这首于 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 生波澜的词来。
《定风波》的思想内容
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 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 雨的处置心态——他准备要以 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 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 生风雨。
《定风波》的思想内容
《定风波》一词是苏轼在 贬谪黄州这个特定时期的自我 画像。非常生动地表了作者处 困境而安之若素,把失意置之度 外的精神面貌和阔大心胸。
中制科優入三等,除大理評事,鳳翔府簽判。 ❖ 有用世之志,為人坦蕩,講究風節,有志于改革
朝政,勇於進言。
②1069-1085,變法中 ❖ 1069年王安石變法 ❖ 上書論朝政得失,忤王安石。調離中央,先
後任職杭州、密州、徐州 。 ❖ 元豐二年三月改知湖州。 “烏台詩案”。 ❖ 貶黃州團練副使
❖ 四十七歲黃州築“東坡雪堂”,自號東坡居 士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 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诗歌: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宋诗坛骄 傲。
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 家”领衔人物。
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 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木 怪石图》、《竹石图》等传世。
海 口 市 苏 公 祠 供 奉 的 “ 三 苏 ” 牌 位
苏轼的思想
儒、道、佛三家思想杂糅。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 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 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来的不 幸,把儒家穷且益坚的精神、老庄轻视 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 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结合起 来。
苏轼的婉约词
❖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 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苏东坡这首词是借题 发挥。他胸中的许多感慨 和想法因途中的遇雨而触 发,而后便借此来抒发自 己的感想和心情。
词本来的内容是很狭窄的,多为 应歌而作,其语言风格柔媚纤巧。在 文人的观念中,诗庄词媚,词为艳科 (指词所具的柔软性、绮艳性、婉媚 性)。被视为纯娱乐性的“末道小 技”。
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 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大大开 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 现手法。
词在苏轼手中创新一变,他 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 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B幸逢顺境时,努力干预现实,以积极进取的态 度对待人生,这类词呈现的是豪放的风格。如 《江城子·密州出猎》
❖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 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第 四 章 蘇 軾
一、蘇軾的經歷和人格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生平可分為四期: ①1037-1069,變法前,初入仕途 ❖ 祖父蘇序好讀書,善作詩 ❖ 父蘇洵是古文名家“二十七,始发愤” ❖ 母程氏有知識、深明大義,講述《後漢書·範滂
傳》,以古志士的事蹟勉勵兒子砥礪名節。 ❖ 蘇軾21歲出蜀。22歲兄弟同科進士及第。26歲,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 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雨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
苏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
元赵孟頫 绘《苏轼像》
苏轼对词的贡献
❖ 第一次尝试将诗的言志与词 的缘情结合起来。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 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 江月。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 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 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赏析
苏轼在乌台诗案谪贬黄州后, 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 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 怀的恬淡精神《临江仙》一词便 记载了他的这种旷达和恬淡。
❖ 1085年自常州起知登州。
③1085-1093,元祐更化期 ❖ 1085.10被召還朝,任禮部郎中,遷起居舍人 ❖ 哲宗元祐元年(1086),升輸林學士,知制誥 ❖ 1089.3,出知杭州。疏浚茅山、建堤橋 ❖ 輾轉潁州、揚州、定州地方官任所。
三苏文集书影
④1093-1101,貶謫惠州、儋州
赋: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他的《赤壁 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 表作。
苏轼《古木怪石图》。“子瞻作枯木,枝干虬曲无
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胸中盘郁也。”(《画 史》)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此帖笔致自 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间。从一字到一行,从一 行到全篇,上下左右松紧欹侧,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字行忽 大忽小,极其随意,各具姿态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 米芾。
苏轼为词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 1、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
❖
A遭遇逆境时,超脱现实,以豁达的态度来对
待人生。
❖
“东坡之词旷”王国维
❖
“旷”即指词人在作品中写出一种开阔深远的
境界,从而以这种境界寄托自己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即对一种特殊精神境界的追求。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临江仙》 (夜归临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 《念奴娇》(赤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