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单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单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一课时)学案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

3、初步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自主学习]:1、朗读诗歌,练习把诗歌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及时做上标记。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读自悟,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合作交流]:1、小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组员互评。

2、相互检查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

[展示回报]:1、每组派同学上黑板板书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并讲解。

2、小组代表分节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3、理解词语。

(方法小贴士:联系上下文理解)温馨:明媚:饱览:浩瀚:胸襟:沃野:[合作探究]1、初读诗歌,讨论交流:这首现代诗可分为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2、、为什么诗歌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怎样才能打开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当堂检测]1、听写生字:同桌评价:(五☆为最高等级)订正: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片片云锦对()明媚的早晨对()挺拔的翠竹对()果园的丰收对()[预习作业]1、记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思考:课后作业第4 题。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课时)学案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领悟作者对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揣摩诗歌的写作方法。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预习反馈]1、每组派代表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提示:注意读出感情)2、试背课文。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一)仔细阅读课文2、3小节,(1)细读第2节,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动人的画面,它们是翠竹的(),松柏的(),()的丰收,()的耕耘。

(2)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的语气来读。

在重读的词语上做标记。

(3)细读第3节,它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让人感受到“鸣禽”、“野花”的()的特点和对少年朋友的()。

(二)仔细阅读课文4、5小节,讨论交流:(1)细读第4、5节。

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联系生活实践体会“青山”、“绿水”、“天空”、“大地”的美好神奇。

用学过的成语诗歌来赞美一下:(2)、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试着背诵。

(3)、发挥想象,自然中还有哪些景物向我们发出召唤?合作探究:1、为什么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2、本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拓展提升:1、仿写诗句,例: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小鸟说):(飞翔吧),(飞向),()!(说):(吧),(),()![当堂检测]1、课文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是因为()。

2、课文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修辞手法。

诗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是( )。

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学案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

3、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以及他执着探究的科学精神品质。

、[课前预习]1、搜集科学家“法布尔”资料2、按“学习目标”预习[预习反馈]1、交流科学家“法布尔”。

2、交流生字认读,词语的理解情况。

笼罩:鸟栖虫居:穿梭:兴致勃勃:敏捷:满载而归:[自主学习]1、仔细读文,练习把难读的句子读通读顺,给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读自悟,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小组交流]1、小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组员互评。

2、交流本课的重点字词,易错的字音、字形,[展示汇报]1、每组派同学上黑板板书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并讲解。

2、小组以不同形式展示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合作探究]1、讨论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童年的哪些事情,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当堂检测]1、听写生字:自我评价:(五☆为最高等级)订正:2、字音辨析。

栖(qīxī)囊(nāng rāng ) 察(chácá) 着迷(zháo zhe)3、多音字组词:恶â( ) 背bâi () 载zǎi( )wù( )bēi()zài( )4、5、填上合适的词,让表达更生动。

()地责备()的螺壳()鸭子()地捉住()的游鱼()蝴蝶()地观察()的蠕虫()贝壳5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学案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内容,体会“着迷”“迷恋”“痴迷”的意思,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来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

3、了解文题的作用,学会透过典型事物,感受人物的心灵,把握人物品质。

[预习作业]1、研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热爱自然,痴迷于科学研究的品质。

2、积累:画出文中精彩的句段,品味其中的妙处。

3、思考:课后作业第4 题。

[自主学习]读第五自然段,完成填空:1、从“掠”可见小甲虫飞行的速度(),他能很快地发现它,并能()地捉住它,说明()。

2、从( )、( )、( ) 这几个动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小甲虫的喜爱,如果在做这一系列动作时给他加上一个成语,应该是()。

3、画线的句子,应该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 )之情。

读父母责骂法布尔的段落:1、用画出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的词句。

从“丝毫没能阻止”“仍然兴致勃勃”我们读懂了他对昆虫的()2、描写父母的语言态度极其严厉,反而更加体现出()像这样的描写,我们称之为“”。

[合作探究]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从对“衣袋”这一事物的着重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当堂检测]1、本课记叙了()的故事。

从而激励我们(),全文的中心句是()。

3、“着迷、痴迷、迷恋”按词义由轻到重排列,应该是();“责怪、责骂、责备”按词义由轻到重排列,应该是()。

4、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态、动作、语气,填上合适的词。

①、“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法布尔()说。

②、父亲()说:“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玩!”③、母亲()说:“捡石子干什么?”④、法布尔()说:“我真不想把这些小玩意儿放进垃圾堆啊!”6《变色龙》(第一课时)学案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课前预习]1、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2、自学导航、方法链接:a、仔细读文,练习把难读的句子读通读顺,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b、画出本课的重点字词,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及时做上标记。

c、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d、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读自悟,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3、阅读闯关、自我检测A、字音辨析。

豆藤(tãn tãng )震(zhân zhâng)惊伺(sìsī)机刹(chàshà)那间B、理解词语。

(方法小贴士:联系上下文理解)弥漫:凶相毕露:端详:酷似:迟钝:绘声绘色:窥探:名副其实:[交流汇报]1、交流“变色龙”的资料。

2、互评预习闯关自测部分。

3、每组派同学上黑板板书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并讲解。

4、小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组员互评。

[合作探究]1、按照“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初读课文,讨论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当堂检测]1、写近义词:端详( ) 窥探() 刹那( ) 写反义词:迟钝( )紧张()寂静( )2、字形辨析。

藤()震()铜()判()腾()振()筒()叛()3、照样子写词语绿莹莹()()()绘声绘色()()()6《变色龙》(第二课时)学案班级:学生:[课前预习]1、研读:细读课文,体会课文为什么抓住变色龙的这些特点来描写。

2、拓展:搜集与变色龙具有相似本领的动物资料。

3、观察: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了解它的特点、习性。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3、学习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预习反馈]交流搜集与变色龙具有相似本领的动物资料。

[自主学习]读课文,讨论交流,完成练习①“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这句话巧妙地写出了变色龙的()的特点。

②读第9自然段,“端详”的意思就是(),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头)—()—()—()—()—()—()—(尾巴)。

③变色龙的这些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④“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7《金蝉脱壳》(第一课时)学案班级:小主人:[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及过程,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段意。

[课前预习]1、搜集有关蝉的图片、资料。

了解金蝉脱壳的原因以及蝉的主要生活习性。

2、自学导航、方法链接:a、仔细读文,练习把难读的句子读通读顺,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b、画出本课的重点字词,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及时做上标记。

字音辨析。

搜索(sōu shōu )协调(tiáo diào )抽搐(xùchù)金蝉脱壳(kãqiào)c、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抽搐:协调:精巧:生涯:金蝉脱壳:枝繁叶茂:d、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及过程,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段意。

A (1-2 )B (3-6 )C、(7 )e、初读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

[预习反馈]1、交流有关蝉的图片、资料。

2、小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组员互评。

3、听写生字:互相评价:(五☆为最高等级)订正:4、交流预习时提出的问题,组内讨论。

5、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段意。

[合作探究]初读课文,讨论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当堂检测]1、写近义词:搜索()精巧()依依不舍()写反义词:华丽()整齐()敏捷()2、照样子写词语AABC型成语:依依不舍()()()形容注意力集中:聚精会神()()()形容色彩丰富:五彩缤纷()()()7 金蝉脱壳(第二课时)学案班级:小主人: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

2.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