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教学研究记录

实验教学研究记录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 2012年3月22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吴俊明主题: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内容: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验的一个主要场所,也是学生科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资源。

它有着比普通教室更多、更深、更广的内涵,对学生来说具有一种神秘和新奇的吸引力。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优化教学环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

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

”自然实验室的建设、教学仪器的配备,是优化教学环境的必要条件。

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标准完全配套,现在实验室各项建设标准化,教学仪器配备齐全,为优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充分利用资源,努力提高质量。

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实验教学任务量增大,在实验设备、实验仪器齐全的情况下,科学老师结合新课程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足开齐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并且强化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一些抽象的实验形象化,模糊的现象清晰化,微观实验得到宏观演示,解决了许多以前无法克服的难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出了很大努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实验科学水平。

实验室工作要紧跟当前素质教学的新形势,必须要有一支良好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现代教学技能,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学校还为教师订购了《实验教学和仪器》等杂志,专职老师要积极参加学习研讨活动,实验员能坚持学习有关实验专业知识的文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验教学中,不断改进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有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内容,进行综合科学教育、生理卫生常识教育,如通过《人体内部的秘密》、《人的一身》这两单元,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卫生保健。

从营养分析看偏食的坏处,改掉偏食习惯,保证身体健康。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劳动技能素质。

实验教学能贴近生活、接触实际,培养学生生存的能力,如学习《生活中的机械》一单元时,能提高劳动技能。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2012年6月6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马良主题: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内容:在这种特定的场所中,标准化的建设、齐全的设施、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重视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然实验室这一潜在的课程资源呢?一、加强仪器管理,充分发挥效益。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条件的投资效益,教育效益,学校要坚持做好四个管理:(1)计划管理:每年制订实验室建设规划,教学仪器添置管理计划、实验教学计划,凭计划去组织、实施、检查、总结各项工作。

(2)技术管理:对教学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仪器分类造册,每个陈列橱上贴上目录,使帐物相符,一目了然。

抓好管理,提高效率,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3)制度管理:根据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出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维修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借还赔偿制度,标本室维护保养制度等。

学校通过看记录、听课、看现场、了解制度,落实情况,使实验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4)教学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实验教学工作序,按新课程要求和教材规定的要求完成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并做好记录。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综合素质。

一切科学都来源于实践。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渗透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多方面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热祖国、爱大自然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自然实验室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更应该成为科学课程的一种有效的资源,我们应该积极开发、有效利用,让自然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习的沃土和科学理想的家园。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2012年9月26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马良主题:关于实验室的管理内容:关于实验室的管理情况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所有仪器设备、模型、标本根据使用需要存放,常使用的放在下面几层,很少使用的放在上面一层。

2、标本、模型、仪器、量具、工具分门别类,科学有序,定橱定位。

物卡一致,帐卡相符。

3、做好防潮、防霉、防腐蚀工作,定期给所有剥制标本放置樟脑丸、干燥剂,经常给浸制标本添加或更换药水;经常检查仪器设备,做好防变形、防碎裂等工作,并做好每一次记录,确保每节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4、实验室设有《仪器设备借还登记簿》、《仪器设备损坏赔偿登记簿》、《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登记簿》、《实验教学情况记录簿》。

5、每节课下课都将使用过的玻璃器皿冲洗干净并放回原位,最后整理、清扫室场,课桌椅排放整齐,使实验室始终保持整洁、文明的环境,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6、强化安全、科学管理。

(1)实验安全在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特别是明火或化学反映产生气体、发热、膨胀等实验,每次实验前都给学生讲清楚正确的使用方法、有序的实验步骤,防止事故发生。

(2)药品安全按照药品管理制度执行,对有毒药品、危险品重新分类存放,并严格保管制度以保证安全。

(3)三防安全防火、盗、电工作步步到位。

门窗安装了防盗设备,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天天检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学生如果只念书,没有爱好,没有实践活动,没有动手能力,就会缺少创造力。

动手能引发动脑,激发创造欲,催化创新意识。

所以,校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实验室要密切配合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教具、学具、动植物标本、拼装航模、建模、风筝等。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分析、思考,获得了真正的文化科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2012年12月19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马良主题: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内容:众所周知实验室工作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实验室建设,一次性投资就能见效,而管理则需做大量经常性的工作才能见效。

如果管理不善,建设越多,浪费越大,损失也更大。

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实验人员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反应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小学科学实验室的管理有着其特殊的情况,不得不有别于中学实验室管理。

下面围绕小学科学实验计划、实验记录工作来谈一谈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在评估检查中,领导总是要求我们在每学期的实验计划标注出实验进度,以加强实验的管理。

我按照要求一做才发现,这其实就是加强督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忽视实验教学。

这一规定确实有合理的地方,也是规范实验室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

问题是当时在我们学校的实验室里,一共只有我一个科学专职教师,这些东西贴出来给谁看呢?真的需要通过做这样的一些工作来督促我自己吗?还有一次,在接受检查过程中,领导也总是要求我们从严规范实验室记录,平时既要完成额外的分组记录表,又要完成科学书后面都有了活动记录(实验报告),这样一来,时间上有些局促。

而且小学科学实验室大多都是科学教师兼任实验员,实际上就是“管用一体”的情况。

两头兼备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应该说,小学自然实验教学要做的事很多,涉及的面很广,我们科学组上述的几点只不过是教学之中的教学经验。

总之,开展探究实验教学,要合符农村小学的特点,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学生由最初单纯操作者,发展到参与设计和操作,最后变成独立设计者和操作者。

探究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探究的结果由一开始的幼稚,不严密,向成熟和科学方向发展。

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科学认识一般模式,掌握科学的基本技能,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创新和实践能力十分必要。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2013年4月19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吴俊明主题: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内容:1、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教学。

如《蜗牛》一课,要学生了解蜗牛是如何进食,很难进行实验教学,因为蜗牛的牙齿肉眼根本看不见,而作业本上要求写出蜗牛是如何靠牙齿进食的。

只凭教师借助几幅挂图作口头介绍,显得呆板乏味。

而应用现代化的电视录像手段,以动画片的形式讲述,如此把原本不可言传的科学道理化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小故事,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实验教学的知识性。

一堂科学课,实验教学毕竟有限,一两个实验只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而大部分内容是要在课前或课后去实践、去掌握,这就使知识的掌握具备了不确定性。

而通过运用教学幻灯片、教学碟片、远程教学资源等一些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观看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在短短课堂40分钟内更多、更全面地去学习,去掌握知识,实验教学也更加轻松,更加全面。

3、转变教师角色,引导验证。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身份应从一个实验者向辅助实验者转变,教师不能告诉同学“应这样做”、“实验结果是这样的”,而是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让他们自己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或假设。

在实验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放,就要放到底,同时要注重实验时的正确、耐心的引导,尤其是学生一些创新的的想法,更要鼓励他们去试一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成功的经验。

4、巧妙安排,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探究式实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在实验初期往往遇到许多困难,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不完整的方案,以填空的形式,要求学生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实验研究,让学生参与方案的设计。

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数据,引起学生对探究过程的重视。

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在直接经验和感悟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2013年6月25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吴俊明主题:如何实现高效地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是辅助学生探究科学世界的一种手段,为此,老师应该做到的是:(一)准备充足的材料材料是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进行探究活动的载体,会直接对实验现象和学生的探究方向造成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