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19卷,总第82—87期)总目次实验室创新期—页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认识、新探索叶民,毛一平,关艳玲,等(1—1)充分运用反求设计手段,着重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周勇(1—5)营造非智力因素发展环境,完善高校实验教学的目标管理常缨(1—8)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屠萍官吴庆余(2—4)改革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陈乃清宋平李晓迎,等(2—8)科研成果在工效学实验中的应用吴海燕(2—12)实验发展测试系统综合实验台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王再英,李明娣,阎晓强,等(1—11)数字式位移传感器实验教学系统的研制与发展乐建华,邵祥兵,王少平(1—14)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全数字化控制系统TESTAIDE 伍颖,谭卫东,宋显辉(1—17)模拟—数字混合实验装置中的数字PID控制器的设计姜增如(1—20)机电系统教学实验台郗安民,刘颖,曲开宏,等(1—24)谷胱甘肽转硫酶酶促动力学实验设计胡晓倩,陈雅蕙,邓爱平,等(1—27)一种具有较大纯滞后的多变量耦合过程控制模型的研制张兴福(2—15)PLC对电动机两主一备的控制实验吕以全张会来宋印桐,等(2—18)用数字化电视制作技术进行物体运动参数的测量周丽英董榕俞晖(2—22)CAB-3型智能教学动平衡机研制蔡书平贾焕如顾正祥,等(3—1)加热炉双位精确控温系统的研究周文林季守华姚山,等(3—4)Neophot 32大型光学显微镜的数字化、定量化改造陈祥宋晋生李言祥(3—7)爆磁压缩发生器试验技术陈冬群曹胜光刘永贵,等(3—11)三层次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王志林李育佳徐培珍,等(4—1)实验室网络化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吴群英董克奇杨秀萍(4—4)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探索尹仕杨泽富刘志强(4—124)填料塔实验装置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陆浩王慧(4—7)在功能材料测试环境中致冷致热半导体的应用孙家悦(4—11)一种新型的数字式液位——流量控制系统综合实验装置袁浩段瑞峰闫淑英(4—14)微型带传动实验装置的研制周晓安钟毅芳黄进,等(4—17)大型洞室群三维模型试验离散化多主应力面加载及监控系统的研究李仲奎刘军徐千军,等(5—4)多功能智能信号产生、测试系统孟瑞华包亚萍(5—11)建筑材料设计型综合实验的作法与效果陈家珑侯云芬路宏波(5—15)利用小型CIMS制造系统开设教学实验,培养高素质人才严京滨林亨王晓芳(5—18)平行导向柔顺机构的加工制造与性能测试黄进谢先海(6—7)火电厂设备维护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李桂香马风格(6—10)高速弹性连杆机构动力学试验台及其实验研究胡贵钱刘振峰(6—13)仿海洋环境下地质勘探仪器的沉放与曳引实验邓明魏文博邓靖武,等(6—17)PLIF方法在溶质输移扩散特性研究中的应用彭期冬王虹靳宝华(6—21)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在船模试验拖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刘航朱建华(6—24)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研究赵海霞刘景知张成禄,等(6—28)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远程实验的实践与思考张亦华,郭莉,肖冰,等(1—89)基于虚拟仪器的实验室建设刘民岷,杨平,吴浩文(1—93) MATLAB仿真实验在电气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孙宇新(1—96) CAI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罗乐朱晓翔尹锡荣,等(2—37) 平台模式在分析仪器仿真研究中的应用贾文平鄢红姚飞,等(2—39) 多媒体电化教学在生物学教学实验中的作用林和(2—43)竞争冒险探讨及测试陈柏成(3—40)虚拟技术在工业工程实验中的应用设想吴海燕(3—43) 虚拟现实技术与物理实验创新张逸梅龙宝詹寿发(3—46) 模拟实验教学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徐瑞平(3—50) 创建一个实用的网络与多媒体多功能实验室李慕莹(3—53) 网络实验室代理服务器的设置与管理曾树全刘云蒋一凡(3—56) 利用EDA技术提高计算机硬件电路实验课质量马道钧张敬怀(3—58) 基于MATLAB软件环境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新实验开发王艳芬史良王刚(3—61) 双电路输电线非全相状态动态模拟研究杨德先李国久陈德树,等(5—68)数字信号处理(DSP)开放实验教学探讨吴冠(5—71)用PSPICE对LC振荡器实验进行仿真许萍张敬怀高献伟(5—74)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研究及实现尹珍宝晋保玲(5—78)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高等学校实验室规章制度的作用、制定要素及质量依据标准张聂彦,范宪周,王兴邦(1—104) 高校实验室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董光国,姚合宝,张首军,等(1—108) 建立通信技术实验室几种方案的探究曾树全,刘云(1—113) 论高校实验室评估的作用与意义徐小兵,胡惠君(1—116) 高职院校设备管理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的探索与实践印川弘,路勇(1—119)计算机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齐惠颖,郭永清(1—122)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姚铭(1—125) 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工作的思路章奕晖(2—59) 高校实验室主任管理基本素质的一点研究体会马保华赵伟(2—63) 转变观念与加强领导,是做好“双基评估”的前提和保证王金玲(2—67) 高等院校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高洪松娄沂春(2—71) 浅议高等学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李守玲(2—73) 探索校企联合,建设实验室的新模式郭鹏江陈景平蔚亚辉(2—76) 模拟操作实验室建设问题研究崔炳谋吕斌(2—79) 开放式网络化现代制造技术培训中心的构建马莉敏(2—82) 努力建设好近代化学实验室——分子光谱室董发昕贾婴奇王振军(2—84) 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选择吴小奇(2—133) 提高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范秋梅(2—136) 以合校清产为契机,完善仪器设备管理,促进实验室建设张水利(2—140) 加强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刘晓舒邓凤兰(2—143) 巩固实验室评估成果,创建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傅秀芬李德华(3—64) 提高实验室主任工作水平的探讨邱晖刘一凡(3—69) 做好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工作,为学校建设服务马文川吴树林周秋东(3—72) 结合电子设计竞赛,建设电子系统创新基地张治辉樊之青秦苗,等(3—76) 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实验室发展刘照同(3—79) 提高实验室贷款建设经费使用效益的探讨王伏玲(3—82)用制度规范技术物资采购过程赵瑾郑合勋(3—85) 高校要有“名牌”意识,“名牌”是高校的生命张庆林韩超钱文俊,等(3—88) 当前实验室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成金华(4—87) 创建自动控制教学实验中心袁少强王金英陈砾(4—90) 高校快速发展时期的实验室建设探索楼荣训(4—93) 实验室开放试点的实践与启迪谭炳安郑金悦张少雄,等(4—96) 欠发达地区高师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实践李杰赵民运(4—99) 抓发展机遇,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金卫叶伟(4—102) 浅谈分析测试中心业务室的管理曹密杨伯苗(4—104) 对实验队伍建设的思考曲海粟(4—107)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涂廷亚张寒(4—110) 高校应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汪成楚(4—127) 重点理工科院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体会与思考李玉兰(4—131) 对设备贷款实行项目管理的探索与实践黄建平韩静(4—135) 面向工程,建立新的工科专业实践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王宗杰杨林曲彦平(5—81)电子信息实验室的建立刘云曾树全杨华(5—84)WTO与高校实验室主任郑蓓蓉(5—87) 建设一流的工科力学实验室史孝群李进新(5—90) 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警钟长鸣王世英(5—92) 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实验室改革与建设张向东林彬(5—95)改革加创新,促进仪器设备管理迈上新台阶关昌峰何予(5—98)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研究张景兰周俊娥陈东来(5—100) 论高校教学设备的层次化管理陈小宁(5—103) 谈高校教学科研设备投资效益的管理孟捷(5—106) 对学校物资供应与信息管理关系的认识李之唐(5—109)关于测试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探讨艾子萍李建平(6—106)开放型机房的维护良方刘泽平吴利飞(6—110)公共网络机房的管理和维护乔一枝闫丽珍马瑞霞(6—115)水利水电工程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设计与建设胡惠君邹冰纪祝华,等(6—117)重视技术安全工作,确保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冯志林赵庆双闻星火(6—122)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设备功能张春荣(6—125)关于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考王菱潘云赵庆双(6—128)加强职称评聘工作,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李育佳(6—133)仪器研制改进与维修实验室用自动调压稳压器的研制齐智涛,雷阎盈(1—99) 静、动态螺栓联接实验装置的研制与开发梁丰,朱林剑,孙守林,等(1—102) ZG-001型中频真空感应炉功能开发李春和杨幸福汪中宁(2—27) 单片机电炉温度控制系统实验仪的研制与实践徐晶倪弘煦(2—29) 实验温控通用装置研制杨惠平侯来灵靳瑛(2—31) 热等静压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李国安(2—34) 成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及破坏模式的模型实验设备纪玉诚袁凡凡闫澍旺(3—15) 机电计算机综合实验系统薄哲(3—17) PCM数字基带传输实验系统肖大光王果平康琳(3—21)高性能数字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研制李彰明杨文龙王靖涛(3—25) 化工原理组合实验系统研制与应用——化工原理试验模式理念董宏光王刚樊希山(3—27) 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实验装置的研制石勇杨君杨旭,等(4—20) 一种实用程控信号源的设计黄恩刘革明张鹏,等(4—24) 实验教学演示转盘的构思与设计丁恒明(4—26) 用FPGA对二项独立细分电机驱动电路的实现林剑辉陈晓明俞建定(4—29) 利用PC机制作多功能声级计成峰周宝焜黄敬党,等(4—32) 多功能图像目标发生器李秀珍俞兆媛尚斐(4—36) 万能材料试验机荷载量数字测量仪表胡百鸣周丽丽(4—38) 微型高精度多点位移计的设计及在三维模型实验中的应用王爱民陶记昆李仲奎(5—21)一种高性价比的电路综合参数测试仪金维香(5—27)润滑脂输送特性测试实验台的研制余小燕徐桂云(5—31)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实验装置研制徐开芸汪木兰(5—34)研制、更新实验装置,培养学生的能力郭庆丰彭勇余立新(6—3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单相交流调压实验装置的研制陈强杨旭王兆安(6—35)低压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实验系统赵洪山宋静茹艾桂芳(6—40)积木式微机原理实验箱的设计刘志勤易亚星毕经存(6—43)CA-51S型进口自行式全液压振动压路机控制电路的改进与维修技术周亮郭忠义(6—45)小型回转件平衡实验台的研制黄克(6—48)安全简便的集线器架郑凤赵铁(6—51)电极制备及电池电动势测定实验装置的改进林彩萍李芳钟爱国(6—52)计算机(网络)技术校园网环境下网络打印机和打印计费系统的应用与管理胡旸(1—60) 物理实验室的网络建设与应用张连芳,傅敏学,晋青珍,等(1—64) 基于Hopfield网络的A/D变换方法及改进陈萍,谢文苗,韩玉芬(1—67) TCP滑动窗口与网络服务器性能优化郭伟(1—71)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边振林刘进杨志刚(2—47)电子实验网络化教学手段建设冯长江阎建生赵月飞(2—50) EDA实验环境与实际操作实验环境的比较王月香马瑞霞杨连祥,等(2—53) 谈高校校园网视频信息资源库的建设陈宗让(2—56) 基于新技术的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改造徐伟平丁晓玲慕强(4—54) 配电系统多媒体网络的下位机设计孙永生葛俊陈永亭(4—57) 计算机过程测控综合实验系统软硬件设计陈春俊肖衡(4—60) 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记忆和延时功能的研究与编程刘常澍谭林苏林(4—63) 运用工程设计网络平台培养创新设计人才陶永兰刘笑羽杨楠(4—67) 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张翎(5—57)教学用计算机的整体评估王开平高同林王顺(5—61)基于RS—485的多机串行通信实验系统设计及应用曹志锦王永梁(5—65)船模水池实验计算机数据采样控制系统崔杰王少新(6—53)基于虚拟仪器的光电检测实验台的研制王小曼宋路刘智(6—56)可编程控制器与创意组合周文胜汪静(6—60)设备供应流程动态微机管理系统马升灯(6—63)实验技术与实验研究偶极矩测定实验中介电常数的锁定测量法刘先昆,张骏,潘虹兵,等(1—75) 盐量诱导传感技术的研究曾明荣,徐金瑞(1—78) 稀土硫酸盐固载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黎中良,朱万仁(1—81) HY-750低速风洞动校实验研究贾忠湖(1—83) 光杠杆镜尺组位置不正造成的系统误差的分析秦艳芬(1—86) 位移的莫尔条纹测量技术李丰丽钟金刚(3—30) 粘弹阻尼材料迟滞非线性特性的试验研究张向慧(3—34) 果蝇的保种技巧及唾液腺染色体的制备王转斌(3—37) 萃取脱酚实验技术的研究赵海霞杨厚铃(4—40) 分析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实验新技术袁华丽高松亭韩朔睽(4—44) 光化学氧化剂测定实验中的模拟采样装置王新(4—46) 光栅位置传感技术在新型人体身高计中的应用王玉桩胡礼中王美田,等(4—48) 评价氧化铝陶瓷性能与显微结构的关系王英姿陶文宏吴波(4—51) 空调器性能测试实验台中空气焓值测量方法的改进邵双全石文星彦启森(5—38)用激光光电传感器测液体的粘滞系数——经典的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改进徐欣乐飞陆申龙,等(5—43)论心理实验的三大方法贾德梅冷英许尚侠(5—47)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司法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朱卫(5—50)泡沫暂堵酸化试验研究钟双飞缑新俊(5—53)归纳法在主应力实验中的应用刘富明许杨健李为民(6—66)废旧锌锰干电池回收利用的探讨蒋玉萍张建强李杏兰,等(6—68)氧化锡电加热膜的制备及其在精馏实验中的应用邹长军李健秀谭乃迪(6—71)测试动压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研究白文普(6—74)实验中氮氧化物的采集王新(6—77)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浅议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如何实施素质和创新教育李志刚(1—32) 着眼高素质人才培养,全方位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刘宏,任继业,赵红言,等(1—35) 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李军,王小凤,杨淑琼(1—40) 高职高专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刘显进(1—43) 实验教学应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吴雄彪(1—46) 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体会与展望寻宪生,赵刚(1—49)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注重突出物理思想温淑珍,马志民(1—52) 在心理实验教学中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欧阳虹,张峰(1—55) 整合内容与强化主体——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刘国买(2—101)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沈益民倪吾钟(2—105) 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甄春园周志全韩英(2—108) 注重大学生的科研训练,培养创新能力李慧张静武(2—111) 专业实验教学中几个有关问题的探讨王宝学杨同(2—114)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之实践龚余才(2—117) 实习方式改革与能力培养王永建(2—121) 实验教学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魏艳红郭庆林陈金忠,等(2—123) 随机函数在操作系统实验中的应用陈淑燕温小玲(2—126) 优化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王贵才(2—130)基本技术训练中的创新教育——低年级大学化学实验课改革方案陆靖马林赵滨,等(3—91) 实行实验学分制,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张明高齐建国刘石丹,等(3—94)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潘蕾(3—96) 实验教学要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许国安刘维新(3—100) 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梁丰朱林剑孙守林(3—103) 创新教育中构建实验教学环节的几个问题赵炳辉王大伟刘培煜(3—105) 构建学生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李天安傅英姿(3—109)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应从实验教材改革做起卢航陆文琴(3—112) 在实验教学中,试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探讨刘幸福吴元喜余龙江,等(3—114) 专业课实验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袁合(3—117)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曾基石(3—120) 矿物加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陶秀祥(3—124) 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实验创新人才丁学知(3—127) 会计实验教学的探讨与方法改进乔旭东(3—130) 工科分析化学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罗崇建章书兰刘立,等(3—133)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意识周沛明(4—69) 综合性开放实验——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好课堂张守魁(4—72)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郑秀英齐再前白守礼,等(4—75)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王兴菊(4—79) 实行学分制,进一步深化工科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罗崇建黄焕利谢川,等(4—82) 评估促进了民族院校实验教学的发展杨艺(4—85) 论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模式邱川弘(4—112) 实践教学基地——创新人才的摇篮陈征(4—117) 民航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设想康泼(4—121) 《微型计算机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与研究马道钧(5—112) 电工实践教学的建设与探索陈宁安(5—114) 理论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李会侠黎明安(5—117) 机电类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李志瑶苗忠吴旭云,等(5—121) 染整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关颖(5—124) 高师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邹明勤(5—126)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王春义李进新(5—129) 国际贸易实务课实验教学内容设置问题研究吕玉花(5—132) EDA系统设计的实验教学构想梁晓雯裴小平李玉虎(6—80)单片机开放实验教学的探索李绍民陈兴文刘燕(6—84)加强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刘金平(6—86)素质教育导向的微格教学实验之探索卢建筠(6—90)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探讨默丽萍(6—93)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白志学马剑峰刘萍,等(6—95)结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促进实验教学祝伟陆荣庆(6—97)先进制造技术教学实验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陈惠贤李宏慧沙成梅,等(6—99)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宋艺新(6—102)教学、科研器材管理招标投标机制与高校投资效益张家玫(1—128) 高校推引招标采购的实践与探索况丽霞(1—133)高校仪器设备招标的探讨周俊,尹树斌(1—136) 实验设备验收中的现场技术鉴定方法浅析叶笑洋(1—139) 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做好高校技术物资工作徐军,郭锦平(1—143) 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刘淑云白志学王霖(6—136)市场经济下的高等学校技术物资管理的研究杨存田吴兵(6—139)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推荐论文专栏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努力探索实验室开放的新路子周岚朱路扬朱蜀梅,等(2—87) 探索化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钟秦王婷如王娟,等(2—92) 当前高校设备采购管理工作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杨雨青(2—96) 建设电气技术中心的实践罗嘉军郭再泉(2—98) 实验室人物舒德干教授东风(1—146)郗安民李进新(2—146)陶文铨张庆林(3—137)冯守华李春华(3—137)朱世国教授张家驹(4—138)崔学桂柳中海(5—135)王正荣教授陈家驹(6—143)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副司长在北京地区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总结会上的讲话(2—1)人才培养需要实验室——《实验技术与管理》实验室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简报(4—139)巩固改革、发展成果,深化各项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争取高校事业继续快速发展(座谈会实录(摘要)(5—1)日本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赴日本高校考察报告赵永俭等(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