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0年12月24日上午9:00-11:30]乐山市高中202 1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为8月某日一游客在欧洲阿尔卑斯山采马尔特小镇酒店阳台上拍摄的马特宏峰(4478米)的黄金日出景观。
太阳位于游客正后方。
阳光照射到山顶,经岩石和积雪反射,呈现一片金黄(图中山峰上部灰白色区域所示),与底部形成明显对比。
据此回答1~2题。
1.马特宏峰大致位于采马尔特小镇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2.该游客拍摄照片的当地大概时间以及接下来金色区域变化的趋势是A.5:30 变大B.5:30 变小C.6:30 变大D,6:30 变小三国环流是研究全球气候的重要理论基础,三国环流按回归年为周期进行南北移动。
观察右面半球三国环流立体模式图,回答3~5题。
3.一般而言,纬线甲的纬度是A. 30°N B.30°S C.60°N D. 60°S4.理论上,除极地外,模式图中会出现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区域数量为A.2个B.3个C.4个D.5个5.在理论模式下,M(大陆东岸)降水特征是A.夏半年湿润,冬半年干燥B.冬半年湿润,夏半年干燥C.全年干燥D.全年湿润秦岭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下面分别是“秦岭及附近等高线图(左)”“小明绘制的秦岭垂直自然带示意图(中)”“小明同学9月在飞机上俯拍的秦岭照片(右,白色为云层)”。
据此完成6~8题。
6.太白山与华山水平距离不超过A. 200千米B.150千米C.100千米D.50千米7.等高线图中,汉江干流流经的自然带数量为A.1 B.2 C.3 D.48.汉江及支流主要位于照片中的A.右侧方向B.左侧方向C.上侧方向D.下侧方向视宁度是衡量大气稳定度的重要指标,视宁度越好,观测到的遥远天体越清晰锐利。
位于黔南喀斯特巨大洼坑中的FAST“天眼”(106°E,26°N,1000M)为世界最大单口径(500米)、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对视宁度要求极高。
下图是我国25°N天文夜晴空周年平均概率(与视宁度呈正相关)随经度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9~11题。
9.甲点以西区域整体呈现如图所示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A.工业生产差异的影响B.汽车尾气排放差异的影响C.大气水汽含量及地形差异的影响D.水域面积差异的影响10.在105°附近地区视宁度产生显著变化的主要气象原因是A.夏季热带气旋频繁B.冬季干冷气团影响频繁C.夏季暖湿气团影响弱D.冬季冷暖气团势均力敌11. FAST没有选址在视宁度最高而在材料所述位置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貌适宜度B.风力稳定度C.大气洁净度D.植被丰富度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简称副高)西伸北抬对我国天气影响巨大。
受此影响,2020年8月初起,四川大部出现持续降水。
其中8月11-13、14-17日有两次明显的强降雨过程。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岷江下游18日发生特大洪灾,盆周山区多地发生滑坡、泥石流。
岷江下游五通桥水文站8月中旬水文监测数据(1)根据上左图,说明副高向西延伸与四川大部地区水汽量的关系。
(6分)(2)分析岷江下游在8月18日出现特大洪水的自然原因。
(8分)(3)选择下面两个问题中一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4分)①连续性降水如何诱发山区滑坡;②强降雨如何诱发山区泥石流。
(4)如何有效减少暴雨带来的损失。
(4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新疆和田玉属变质岩,玉石矿脉多在昆仑山海拔3500 - 5000米的区域内散落出露。
和田玉山料产自昆仑山区,块状大,多棱角;和田玉籽料产自和田河地质时期形成的3-10米厚的古河床卵石层,密度比山料大,细腻圆润,多有沁色,市场价格极高。
近20年来,每年秋冬季有上万人涌入河床挖玉或捡玉,部分人使用大型工程机械进行疯狂采挖。
(1)推测右图中的采挖现场可能位于左图中A、B两处的哪一处,并阐述理由。
(6分)(2)结合和田玉籽料特征,简述矿脉出露地表后到和田玉籽料形成的外力作用过程。
(8分)(3)指出长期滥采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6分)(4)有人说,和田玉籽料已经枯竭(观点1);也有人认为仍然有许多和田籽料未被发现,并且仍有很多未知区域没有开采(观点2)。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4分)(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2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道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材料一乐山市中区苏稽古镇约有1400多年的历史,早期因佛教徒由乐山大佛前往峨眉山朝拜的中转站而兴盛。
现代交通给苏稽镇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古镇特色消失。
2019年5月起,市政府实施苏稽“文旅小镇”项目——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实现修旧、还旧,综合开发。
如今,苏稽正展现快速发展的新活力。
材料二苏稽古镇网红打卡街(下图)(1)简述交通发展使苏稽古镇特色消失的原因。
(4分)(2)文旅小镇项目为什么使苏稽古镇焕发新活力?(6分)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长期以来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极度濒危。
基于此,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分类分阶段实行十年渔业禁捕。
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作出的“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
(l)简述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8分)(2)实施长江“十年禁渔”,除了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加大宣传力度也是有效措施。
请你为当地政府拟一条响应“十年禁渔”标语。
(需切合“禁渔”“水生物保护”,2分)乐山市高中2021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2020.12地理1.C2.A3.A4.D5.D6. A7.B8.B9. C 10.D 11.A36. (22分)(1)(副高向西延伸,)逼迫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移动(2分),与印度洋水汽在四川大部地区(副高西侧)汇聚(2分),提供了极为充足的水汽量(2分)。
(2) 10-17日四川累计降雨量大(2分);强降雨区域广,干支流同时来水(2分);前期降雨多,土壤含水量大,降水几乎完全转换为地表径流(2分);暴雨间隔时间短,河流前期水位较高(2分)(3)①:连续降雨,雨水下渗多,导致土壤湿度大(2分),增加滑坡体重量(2分),诱发滑坡。
②:降雨强度大,对地表冲刷(侵蚀)作用明显(2分),地表径流汇聚快,搬运作用强(2分),直接诱发泥石流。
(4)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预警(2分);及时疏散、转移山区地质灾害高发区和低洼地带的群众及财物(2分);加固加高河岸堤防(2分);停止田间及户外活动(2分)(言之成理即可,最多得4分)37. (24分)(1)B处(2分)理由:B处等高线较为稀疏(2分),地势平缓,流速慢,利于沙土层沉积(2分)(2)山区出露的矿脉受风化、侵蚀形成岩块碎体(山料)(2分),岩块碎体在流水搬运作用过程中,不断接受磨蚀作用(2分),导致棱角消失(2分),变得圆润;较松软部分被磨蚀,坚硬部分被保留,体积变小(2分),密度变大;在长期浸泡中,水或矿物质渗入(2分),形成沁色。
(任答1点得2分,共8分)(3)破坏地表植被(2分);加剧水土流失(2分);改变河道形态,影响泄洪(2分);扰动土层,加剧荒漠化(2分);破坏土地资源(2分)(任答1点得2分,共6分)(4)观点1:和田玉(属变质岩,生成条件复杂漫长)是不可再生资源(2分);长期滥采,导致资源逐渐枯竭(2分);观点2:籽料体积小,在卵石层中容易被忽略(2分);和田河卵石层深厚,底部开采程度较轻(2分);历史上河道可能多次摆动,大量古河道沉积区未被开发(2分)。
(任答1点得2分,共4分)42. (10分)(1)交通的便捷度使乐山大佛与峨眉山时空距离缩短(2分),苏稽古镇驿站功能逐渐丧失,导致曾经的人文特色、历史特色逐渐隐去,苏稽古镇变成普通小镇(2分)。
(2)强化苏稽古镇内道路、河流等基础设施建设(2分);还原古镇风貌,挖掘、保护和传承古镇文化,发挥文化价值功能(2分);旅游、商业综合开发,带动古镇经济发展(2分);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乡村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2分)。
(任答1点得2分,共6分)43. (10分)(1)渔民过度捕捞,导致水生物种类减少、数量锐减(2分);拦河筑坝等工程影响水生物洄游生活习性,影响产卵繁殖(2分);采砂船、航道整治等破坏水生物的栖息地(2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水,使水生物生存环境质量下降(2分);法制不健全,人们保护意识不强(2分)。
(任答1点得2分,共6分)(2)切合“禁渔”“水生物保护”等均可。
(任答两点,4分)示例:长江禁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携手同心,保护长江生物资源;禁渔十年,得益千年;保护长江亲幼鱼,丰富水生生物资源;拯救长江鱼,我们齐努力;十年禁渔,还水与鱼,方才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