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6-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学习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新知预习】
一、杂交育种
1、古代人们利用__________________,通过长期选择,汰劣留良,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这种选择育种不仅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育种是将__________或__________品种的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集中在一起,在经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获得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在农业生产中,杂交育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常规方法。

杂交育种的方法也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育种。

二、诱变育种
1、诱变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诱变育种是指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诱变育种的优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诱变育种取得的成就:
(1)培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细目表】
一、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
3、应用:在改良农作物品种、培育家畜新品种等方面广泛应用。

4、一般步骤:①两亲本杂交,获得F1;②F1自交,获得F2;③在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性状并进行多次自交获得较纯的新品种。

5、优点:操作简单
6、缺点:育种时间长、工作量大、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杂交,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进行本物种或亲缘关系比较近的物种之间杂交,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等。

二、诱变育种
1、概念: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基因突变),并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过程。

2、原理:基因突变
3、应用:诱变育种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和微生物育种方法。

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的方法,许多有价值的生物新类型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出来的,如:青霉素的高产菌株。

4、优点:提高突变频率、加快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们需要的变异类型。

5、缺点:诱发产生的个体有利的不多,必须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6、人工诱变的主要方法:①辐射诱变②化学诱变
【课堂练习】
1、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的交叉互换
C、基因的自由组合
D、基因突变
2、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代和子代之间总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生活条件的改变
3、诱变育种能改善某些现象的原因是()
A、提高了后代的生存率
B、一般能提高有利突变率
C、一般能提高突变频率
D、提高了后代的稳定性
4、下面列举了几种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A、射线的辐射作用
B、杂交
C、激光照射
D、紫外线
5、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产生的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是该人群的生殖细胞发生()
A、基因重组
B、基因分离
C、基因交叉互换
D、基因突变
6、诱变育种突出的优点是()
A、提高突变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B、产生很多有利个体
C、节省实验材料
D、方法简单易行
7、通过人工诱变产生的新类型是()
A、青霉素高产菌株
B、八倍体小黑麦
C、矮秆抗锈病小麦
D、无子番茄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培育无子西瓜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的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培育中国黑白花牛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
10、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工作的是()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11、1943年,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只有20单位/ML。

后来科学家用X射线、紫外线灯照射青霉菌,结果大部分青霉菌死亡率,只有少数存活下来。

这些存活下来的青霉菌中,有的菌株青霉素产量提高了几十倍,请回答:
(1)用射线照射青霉菌,能培育出高产菌株,是由于射线使青霉菌发生____________的缘故。

(2)射线照射后,大部分青霉菌死亡,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培育生物新品种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科学家是利用_________因素,使基因发生突变,这称之为__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1、下面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C、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D、基因重组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A、人工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单倍体育种
3、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C、太空育种培育的生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D、太空育种与其他育种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4、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纯合抗病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后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ddRR、1/8 B、ddRr、1/16
C、ddRR、1/16和ddRr、1/8
D、DDrr、1/16和DrRR、1/8
5、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6、变异是生命物质的基本特征之一,细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条件的改变
7、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
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②能形成新的基因③能形成新的基因型④一般对个体有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在红粒的高杆的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杆优质小麦,要想在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杆麦种,通常用的方法是()
A、自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人工嫁接
D、单倍体育种
9、有两组纯种小麦(DDTT),一个是矮杆不抗锈病(ddtt)。

现在将两个品种进行下列三组实验:假如以上三组实验都有矮杆抗锈病出现,分析以下的问题:
A组:P高抗×矮易B组:P高抗×矮易C组:P高抗
↓↓γ射线↓γ射线
F1高抗F1高抗F1植株
↓自交↓花粉培育
F2植株F2植株
(1)A组所得矮抗类型的基因型是,B组所得到矮抗类型的基因型是。

(2)C组获得矮抗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

但一般说来,这种情况不容易发生,因为。

(3)A组F2中的矮抗类型不能直接用大田栽种,原因是。

(4)B组所得到矮抗类型也不能直接用大田栽种,原因是。

但通过处理,可以直接产生理想的矮抗品种,基因型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