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进入大学已有两年。
曾记否,在高中时对大学这个象牙塔的憧憬而日夜苦读和面对堆积如山的练习题;曾记否,我带着寨上第一个大学的身份来异乡求学;曾记否,前年只身一人拖着皮箱来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贵大报到。
因为高中时我们都有一个梦想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而高考结束后我们开始转变为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未来生活的追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进入大学后,很多人发现真正的大学与我们理想中的大学差距很大,很多人当年的满腔热情、斗志激昂的情怀逐渐褪色,甚至把当年的斗志埋藏心底,或者成为和别人谈论的资本。
以前还经常上课,后来演变为一个星期上一次课,慢慢的一个学期除了考试很少漏面,是沉溺于网咯游戏的厮杀,就是忙于约会。
进入大学了,我们已经是一个成年人,离开父母的襁褓,学会独立,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为人处世。
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多问问以后我们靠什么来养活自己?自己的兴趣爱好何在?今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今天辅导员给我们上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让我更加懂得了对自己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以前总是计划好的事,总是没按时完成或者没有始终如一的执行下去,
总会找一些理由来搪塞,或是用“计划不如变化”这句话来安慰自己,整天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或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
明明自己知道没有目标、计划是很盲目、成不了大事的,种种大道理都懂,可是要执行起来没有一定的毅力谈何容易。
我一直有想创业的梦想,虽然现在要想实现这个梦想还很遥远,只要我们肯努力,就像我们想到达一个目的地,可能赶不上直达车,我们可以选择转车,梦想遥远,我们可以把它化为很多小步骤,逐一去攻克,我相信梦想会离我们越来越近,那只是时间问题。
老师给我们讲马和驴的故事,让我了解到,只要心中有目标,坚持不懈得让目标靠近,再遥远都可能会实现,还有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都有不同的见解,没有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别活在别人的观点中。
还有金字塔的生涯规划流程、从小学三年级到现在的理想,每人在不同时期,看问题的深度,对未来的追求可能会随世界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也有一些人的梦想始终如一。
还让我们对现在自己专业如何选择、了解程度、整体感知、假如重新选择如何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一生面临着很多选择,当然,有时候不可能很多事总是按我们的意念运行,既然选择了,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也有可能是我们会对所选择的生产好感,如果有转机的机会就好好利用,要是没有转机的话就尽力去克服。
还让两个同学起来分享他们的理想,举例说了她的一个学生选择和自己理
想的专业不一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坚持比能力重要,就像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所言,比我们长得帅的、比我们有能力的大有人在,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就是在最危急的时刻坚持了下来。
虽然时间仓促,但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开这门课的,可以帮很多人走出迷茫,很多人来读大学,至今仍然不知道自己读大学为了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不能深刻认识这个问题,以为读大学只是为了光荣,那没必要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和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还可能随时被勒令退学的可能。
在快节奏的社会,如今就业压力严峻的社会,不把自己这把剑磨得锋利,如何能在职场这个战场上与别人对抗。
现在是我人生的第三个十年的开始阶段,是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要规划好。
我的大学余下三年的大致规划:大二,学好专业知识,争取把英语四级过了,同时花点时间在课外的社会实践;大三,正确认识自己,竞争的核心价值所在,多去外面实习,了解社会的大致动向;大四,找一个好的工作,安定下来,好好孝顺父母。
从大的方面而言,在这十年中,我毕业后,还请所有贷款,找到自己的定位,很多人不可能一进社会就找到了自己最合适的职业,需要到社会慢慢摸索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所以,刚踏入社会的前几年可能处于困难时期。
然后三十岁左右有一定的人脉和经验,可以考虑创业,即使失败又何妨,人只
有在不断失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才能使自己快速成熟起来,失败了还可以东山再起,最怕一失败后就深深陷入恐惧。
以后的规划可能变随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一些小变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人生苦短,再不努力我们真的快老了,我相信,成功是属于有准备,有计划的人。
人生的道路长度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去改变它的宽度,让我们视野看得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