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收机动态范围扩展技术

接收机动态范围扩展技术

接收机动态范围扩展技术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无线通信环境也越来越恶劣。

在大多数场合下,制约接收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已不是其灵敏度的高低,而是接收机动态范围的大小。

本文提出了几种扩展接收机动态范围的技术,使得接收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优异的接收性能。

【关键词】动态范围;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
1 引言
2.1 多片adc并行采样技术
由(1)式可见,要提高adc的动态范围,必须增加adc的转换位数或提高其采样速率。

然而对单片adc而言,高速和高分辨率往往不可兼得。

因此,以多片adc芯片构建高速高分辨率的采集系统是提高adc动态范围的主要手段之一。

adc并行采集技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时间交替并行采集技术,另一种是基于滤波器组的并行采集技术,基于滤波器组的adc并行采集技术由于实现困难,目前还处于研究实验阶段,而时间交替并行采集技术是并行采集技术的主流,并己有商业产品出现。

adc并行交替采集系统利用m片采样速率/m的adc进行前端并行逐次采样,后端拼接的技术使整个采集系统的等效采样率达到,如图2所示。

图中的延迟时间为t=1/,多片低速率高分辨率的adc并行采样,在后端合成数据使系统的采样速率提高了m倍,而分辨率保持了低速adc芯片的数值,解决了单片adc芯片中速率与分辨率
的矛盾。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由于adc制造工艺和电路板布线不能完全一样,将引入通道失配误差,误差使得采样后的信号成为非均匀采样,因此必须加以校正,否则会影响整个adc系统的性能。

2.2 引入pga
根据adc动态范围的原始定义可知,要提高动态范围,可以在逐次逼近型adc前端添加低噪声pga(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通过调理输入信号来实现满量程。

系统的本底噪声主要表现为前端pga的输入噪声,这又取决于pga的增益设置。

如果信号太大,就会超出adc的量程;如果信号太小,又会淹没在adc的量化噪声之中。

3 射频前端动态范围扩展
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的动态范围也是整体动态范围的限制因素
之一。

射频前端的信号通路都是由模拟器件组成,例如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等,器件的噪声越低,线性度越高,则其动态范围就越大。

而在实际电路设计中,受限于器件的自身特性,低噪声和高线性度很难同时实现,扩展其动态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

3.1 lna动态范围的扩展
3.2 agc技术
一般而言,接收机需要接收的信号强度变化范围很大,因此自动增益控制(agc)系统是接收机设计中非常必要的一环。

随着接收机前端电路的输入信号强度发生变化,agc根据信号的大小进行负反馈控制以保证射频前端各级放大器、混频器不进入饱和状态。

对于多级agc系统而言,还存在控制上的先后顺序问题。

agc控制以最小噪声系数为原则,及在减小增益时首先控制中频增益,当中频增益控制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去控制射频端的增益;在放开增益时首先放开射频端的增益,然后再放开中频端增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接收机设计时,应在接收机灵敏度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射频前端和中频adc的动态范围,合理分配各级的增益,利用agc技术对各级增益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接收机对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实际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洪.宽带数字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杨小牛,楼才义,徐建良.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3 ]张玉兴. 射频模拟电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郭昭杨(1976-),男,重庆人,200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获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通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