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作文

五年级下册作文

春游___一、教材分析1、本次习作训练要求实地观察,把看到的景物有重占地写下来。

2、本次习作要求选好观察点,“定点观察”适宜于登高环视景点。

“移动观察”适宜于边走边看。

但都要注意抓住重点,不面面俱到。

3、抓住“春”字,写出春天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学会选择观察点,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景物。

2、能有重点地把春游中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3、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选好观察点,有顺序观察。

教学难点:如何把重要的景点写具体。

四、教学准备在春游的过程中,有意说地选择几个观察点,指导学生有重点有顺序地作“定点观察”及“移动观察”。

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能把看到的景物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来。

2学会欣赏景点的观察方法,了解观察顺序即文章的写作顺序。

(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训练的要求。

(1)出示课题《春游》,请学生根据本次春游的地点,把题目补充完整。

(2)默读课文中的习作提示。

①理解“定点观察”和“移动观察”。

②明确观察顺序就是记叙顺序,这样才能把看到的景物质写清楚。

2、确定本次习作的内容及记叙顺序。

(1)春游中到了哪些景点?看到了哪些景物?(2)看到了这么多景物,怎样抓住重点写具体?不能记流不账,要突出得点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其余的可以简略。

3、学生开始习作。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生继续作文2、评议作文,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记叙观察到的景物。

(二)教学过程1、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写得是否是有条理,有重点。

2、选择一、二篇作文,进行评议。

(评议重点:写作顺序、写作重点。

)3、修改,誊清习作。

我熟悉的人第一课时一、了解王老师1、学生猜王老师有什么特点。

2、请王老师的学生来介绍有关王老师的一件事。

(录音:王校长和我们比“享受”)3、学生听后,谈王老师的特点。

交流板书:一件事讲特点语言、行动反映过渡:同学们了解了王老师,老师也想了解同学们,怎样了解呢?大家讲同学的一件事,把某个同学的一个特点介绍出来,介绍时不讲出同学姓名,讲完后让大家猜猜他是班里的哪位同学。

二、尝试介绍同学1、学生口头准备。

(三分钟)2、指名介绍同学。

3、听完介绍,同学猜一猜,评一评。

教师小结过渡: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反映人物的特点是难点,我们共同来解决。

三、回顾欣赏范文回顾本单元三篇课文中的几个精彩片断,欣赏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来反映人物特点的。

1、投影:(1)铁人激动地批评她说:“钻工作在……孩子哭?……”(2)“写字第一要静”钟先生摆着老先生的架势,语重心长地说,“第二要认真,不把心思全集中在字上,字就没有精神”,他神态自若……(3)焦裕禄迎着大风雪,向前迈着大步,棉帽子的耳巴在风雪中忽闪忽闪地抖动,……踏着积雪,一边走,一边还高唱《南泥湾》2、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说说是怎样介绍人物的特点的?四、共同讨论片断练习1、学生填写“习作内容(1)”赵书杰平时是不发脾气的,可要是谁弄坏了他的书,那可◆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五年级作文教案:我熟悉的人文章内容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中小学教学资源!/showtopic-44349.aspx不得了。

有一次,他的女儿小敏不留心把一包饼干放在他的书上。

不一会儿,书面上满是油迹,赵书杰见了狠狠地批评小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书杰每次买书回来,总要先____________,然后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再______________,最后才一页一页认认真真地读。

所以,他的书总是崭新的。

2、先共同讨论填写的“行动”的句子。

3、重点共同讨论填写的“语言”的句子。

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对归纳的三种表达方式比较优劣。

投影:(1)你怎么能把饼干放在书上,弄得书上满是油迹?太不讲卫生了!(2)你呀,这么不小心,你看书多脏,以后你可得爱惜书啊!(3)你,你怎么搞的,你知道我平时最爱惜书了,再说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能使人知识丰富,思想高尚,你怎么能这样不爱惜它呢?4、想象一个赵书杰批评时的神态。

5、小结: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都要围绕人物的特点,符合上下文的意思,有能想当然。

第二课时一、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在掌握了如何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后,写一写自己最熟悉的同学。

要求:写一件事,通过他的语言、行动、神态来反映他的特点。

仍要求不写出姓名,交流时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

二、指名交流,集体讨论修改。

三、学生自改作文,邮寄给王老师。

——的早晨教学目标:1、能选择几个方面的材料反映事物的特点。

2、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完成习作《——的早晨》。

3、感受学校和社会的新面貌、新气象。

教学重点:运用“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习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感受祖国的新面貌、新气象,并能恰当份几个方面作比较具体的记叙。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学习运用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写作方法。

3、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照样子列提纲,并把《——的早晨》补充完整,以此为题习作。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

2、自学“习作要求”。

理解什么叫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1)快速阅读“习作要求”,思考:本次习作训练有哪些要求,训练的重点是什么?(2)讨论明确习作要求和训练重点。

(3)以本单元课文为例,说明作者是怎样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

3、指导学生学习“习作内容”与“习作提示”。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早晨,人们在干什么,体现了校园早晨的什么特点。

(2)自学“学习内容”,说说课文是怎样给《校园的早晨》分几个方面列提纲安排材料的。

(3)讨论:课文例举的三条提纲,句式上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4)交流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早晨,说说观察感受,准备分几方面安排材料。

(5)列提纲,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列提纲安排材料的情况,并作个别辅导。

(6)交流提纲,说说自己是分哪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

(7)学习“习作提示”。

讨论:“校园的早晨”和“小镇的早晨”安排材料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8)学生按提纲把一个方面的内容写具体。

教师巡视,以写得好的或有些不足之处的文章为例评改。

(9)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按提纲完成作文。

2、评改部分习作,修改誊清作文。

教学过程:1、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文情况。

2、交流习作,师生共同评议,然后修改完成习作。

(1)指名朗读作文,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有问题。

(2)师生共同评议:主要解决没有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这几个方面没有代表性,能不能比较全面有序地反映这个地方的特点,每一个方面是否比较清楚具体。

(3)学生修改,誊清习作,教师指导困难学生。

板书设计:_________的早晨(习作训练)小池边同学们在背诵课文。

校园的早晨操场上同学们在跑步、跳高。

按事物的几方面安排材料花园里同学们在练小提琴。

学生习作情况简析:一件难忘的事一、教学目标: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学会列作文提纲。

二、教学重点:确定写作材料,列好作文提纲。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习作要求: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懂得作文的步骤。

3、确定要写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纲。

课前准备:回忆生活中难忘的事情、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令你难忘的事情。

那么,哪些事情使你难忘呢?2、交流。

适当板书。

二、确定材料。

1、比较事情,哪一件更难忘?(1).没听妈妈的劝告,把钱放在浅兜里,结果跑丢了。

(2).不听爸爸的话,在火车站乱跑,与爸爸失散,急得爸爸差点犯了心脏病。

(3).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车闯红灯,被警察批评。

(4).不遵守交通规则,翻跃隔离栏杆,后背被铁签子划破,缝合了十几针,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以上所举四个事例,都可以称得上难忘,但是比较起来就可以发现:1、2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听家长的话,但所犯错误造成的结果不同,程度不同。

所以2要比1难忘。

3、4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但一个只是被警察批评,另一个是以“血”换教训,显然,后者比前者令人难忘。

3、从材料中选择最难忘的,而且是真实的写在草稿本上。

三、列提纲、指导方法。

1、要想把文章写得清楚、明白,应该按一定的顺序写。

可采用倒叙、顺序、插序的手法,先编写提纲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方法。

2、自学习作提示,初步列好作文提纲。

3、交流,及时指正不足。

4、学习范文《阿姨送我上医院》,列出提纲。

5、对照课文,查漏补缺。

(经过部分的提纲要列具体一些)提纲只是一个框架,要想写得好,还要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尤其要抓住它们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与此同时,如果再能抓住某种事物作为线索,那么文章将更精彩。

例如:有一个小同学写雪天骑车带人造成了表哥骨折这件难忘的事,就抓住了看车、骑车、推车、撞车这个线索,同时又抓住了高兴、得意、难过这些情感的变化,使文章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同学们,不妨你也试着来写一写吧。

四、开始作文。

1、学生列好提纲,开始作文。

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继续作文,完成习作《一件难忘的事》。

2、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进一步明确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视了解列提纲、作文情况。

(所列提纲能不能发挥最大作用)2、选评佳作和有问题的作文。

评议的标准:(1)选事是否准确;(2)是否按事情发展顺序列好提纲;(3)事情的过程是否写具体。

板书:一件难忘的事选取事例(难忘)列提纲:按事情发展顺序,主次分明。

整体感觉:真实而不虚伪,具体而不罗嗦。

(这次习作教学的难点是写出这件事为什么是难忘的,所以选材是关键,着力指导。

)写一种动物教学目标: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重点: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

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