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玻璃仪器管理制度

实验室玻璃仪器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使用与保管,尽量做到不因失误而影响分析结果或发生事故。

2.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使用与保管。

3.职责
3.1品管部QE负责本规程的制定与修订。

3.2实验室管理员、实验操作者负责执行本规程。

4.操作程序
4.1洗涤程序
4.1.1 准备一些用于洗涤各种形状仪器的毛刷,如试管刷、烧杯刷、瓶刷、滴定管刷等。

4.1.2倾尽仪器内原有的东西。

4.1.3 用毛刷蘸水刷洗仪器,用水冲去可溶性物质及刷去表面粘附的灰尘。

4.1.4 用合成洗涤剂刷洗玻璃仪器,直至将仪器倒挂时,水流出后器壁不挂水珠。

*注
4.1.5 用少量纯水冲洗仪器三次,晾干使用。

4.1.6 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分析要求高、难洗涤的仪器,可将洗液注入仪器内浸泡2—3
小时,再洗涤。

4.1.7 对不同的仪器玷污物,可用不同的洗液洗涤。

当使用性质不同的洗涤液时,要注意一定
要把上一种洗涤液除去后再用另一种,以免相互作用,生成的产物更难洗净。

(常用洗液见表1)
4.1.8古氏坩埚、滤板漏斗、素磁滤棒等具有砂芯的滤器,需选用适宜的洗液(见表2)浸泡、煮
泡后抽洗,再用自来水、蒸馏水抽洗干净,于110℃以下缓慢升温烘干,然后缓慢降温冷却,最后保存于有盖的容器中。

4.1.9特殊要求的洗涤方法
a.微量凯氏定氮仪,每次使用前需用装置本身发生的蒸汽处理5分钟以上。

b.某些作痕量分析的仪器要求洗去极微量的杂质离子,洗净的仪器要用优级纯1:1盐酸或10%
硝酸浸泡至少8小时以上,再用纯水洗净。

测某种微量元素用的仪器不可以用含其成分的洗涤剂洗涤。

c.提取样品中痕量元素的索氏提取器,在提取样品前需用己烷和已醚分别回流3-4小时。

d.分析水中微量有机物的仪器,可用铬酸洗液浸泡15分钟以上,然后再用水、纯水洗净。

e.被有机物严重沾污的仪器,可置于高温炉中于400℃加热15-30分钟。

4.2干燥程序
4.2.1 做实验经常要用到的仪器应在每次实验完毕后洗净干燥备用。

4.2.2不急用的要求一般干燥的仪器,可在纯水刷洗后在无尘处倒置控去水分,然后自然干燥。

4.2.3 多数洗净的仪器可控去水分,放在电烘箱内,在105-110℃烘1小时左右即可。

4.2.4 带实心玻璃塞的及厚壁仪器烘干时要注意慢慢升温,且温度不可过高,以免烘裂。

4.2.5 滴定管、容量瓶、量筒、移液管等量具不可放在烘箱中烘干。

4.2.6 对急于干燥的仪器或不适于放入烘箱的较大仪器,可用少量乙醇、丙酮倒入已控去水分的仪
器中摇洗(溶剂要回收),用冷风吹1-2分钟,使大部分溶剂挥发后,吹入热风至完全干燥,再用冷风吹去残余的蒸汽,不使其又冷藏在容器内。

注:各种干燥方法详见表3
4.3保管
4.3.1 洗净并干燥的一般仪器应按种类规格顺序置于洁净无尘的玻璃柜中,尽可能倒置,既可自然控干,又能防尘。

4.3.2 经常要用的干净的滴定管可注满纯水,上盖玻璃短试管或戴一塑料帽。

也可倒置夹于滴定管夹上。

4.3.3 带磨口塞的仪器长期不用时要在塞间垫一张纸片,以免日久粘住。

滴定管还需要用皮筋拴好活塞保存。

4.3.4 干燥、洁净的移液管可用干净的滤纸包住两端。

用于要求较高的实验则可全部用滤纸包起来,以防受玷污。

4.3.5成套的专用仪器,如索氏提取器、蒸馏水器等,用毕洗净后,放回原用的包装盒中。

4.3.6小件仪器应放在垫有洁净滤纸的塑料托盘内已烘干并需在干燥状态使用的小件仪器,要
存放在干燥器内。

4.4使用程序
4.4.1需要加热的操作仪器,应选用烧器类,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即使是烧杯也不得干烧。

4.4.2玻璃量器不得加热,不得烘干,不盛放或吸取热溶液。

容量瓶等不得用作贮液瓶。

4.4.3具塞的非标准磨口仪器,如酸式滴定管、容量瓶、比色管、分液漏斗等玻塞与仪器主体要匹配使用,使用前应将小绳将其栓在一起,以免搞乱。

4.4.4磨口仪器不要存放强碱溶液,防止其黏结。

磨口打不开时,可用温水、稀酸或有机溶剂如甲醇、丙酮等浸泡,或用木锤、塑料锤轻轻敲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