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家乡'教案

“我的家乡'教案

活动主题:我的家乡
---九资河镇中心小学肖艳乔
【活动实态】
五年级的学生对家乡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具体关注过家乡的某些方面和发展状况。

要能对家乡有个全面的了解,还得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引领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家乡景物及建筑物,可以训练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步骤,梳理好观察景物和搜集整理资料的思路,能表达并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比如:家乡的风俗、家乡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家乡的土特产、家乡的变迁等。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就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我的家乡”这一内容进行了尝试教学。

本科是充分利用九资河当地实际资源的基础上展开的。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1.观察家乡,调查、收集、整理有关家乡的图文及音影资料。

2.小组交流,整理成小资料,成果汇报。

(二、)教师准备:相关的图文、音影资料。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家乡的活动中,增进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结构】
(一)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 了解性引入,动态性感知。

2. 分析感知中了解,动手整理中提升。

3. 成果展示中自豪情感的升华、延伸。

(二)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流程】
一:了解性引入,动态性感知。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首优美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播放韩红歌曲《家乡》视频)
师:歌中唱出了什么,谁能把你从歌曲中看到的、听到的说说。

师:同学们都有浓厚的乡情,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但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你能感受到作为九资河人的骄傲与自豪吗?只要我们去认真调查、研究、就会发现我们的家乡也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迷人。

(播放家乡风景、物产图片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并说说….
二:分析感知中了解,动手整理中提升。

师: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值得你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上次课组织大家观察了我们的家乡,并收集了有关家乡的资料,你们有什么发现和收获?
学生可以就---家乡的特产---家乡的风俗人情---家乡的旅游景点---家乡的
风俗---家乡的变化等进行交流
……
师:同学们可以把调查得到的资料可归归类。

请调查相同内容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把分头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还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能体现小组研究特色的名字,在小组内选出两名发言代表、一名记录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成果。

学生快速的自由组合到一起,开始交流、进行合作探究。

老师以学生合作伙伴的身份,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随时指导学生的具体探讨活动,参与他们的谋划、行动。

三、成果展示中。

自豪情感的升华、延伸。

教师引导:哪个小组乐意先和大家分享你们的研究成果?
学生以形成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
1、“家乡特产”小组生代表的发言(实物展示):我们是研究“家乡特产”的小组,通过调查,了解了家乡的特产真不少,有板栗、茯苓、天麻、木耳、茶叶、蚕桑、柿子……,它们推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插入学生评议活动
教师评点:同学们掌握了列举和归类的研究方法,这是我们在学习探究中经
常用到的学习方法。

2、“家乡变化”的小组代表的发言(图片展示):我们是观察“家乡变化”的小组。

九资河是一座变化中的小镇,展示新旧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新旧对比,说明家乡在富裕、在发展。

插入学生评议活动
教师评点:同学们掌握了对比研究方法,这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

生代表3补充发言:爸爸妈妈告诉我,以前我们的乡村的路是泥泞小路,而现在都村村通水泥路了,方便了农民伯伯们买农药化肥等,这个变化实在太大了。

老师:同学们的发言很全面,说明大家都是生活中有心人,值得继续发扬光大。

3、“风景名胜”代表(图片展示):我们是研究风景名胜的小组,我们向大
家展示的是家乡的景点。

出示旅游线路图,还配有识图的方法、简短的景点介绍……
插入学生评议活动
教师评点:同学们是怎么知道这么多关于景点的资料的啊?能告诉你们获取
资料的方法与途径吗?
生:网上查了一些。

生:问我做导游的姑姑要的资料。

生: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上也有一些介绍。

4、“家乡风俗”代表(语言叙述):我们是研究“家乡风俗”的小组,了解
到我们这里有一些很独特的风俗习惯,比如:哪家姑娘出嫁出门的时候,妈妈要泼一碗水。

(表示嫁出的姑娘泼出的水,希望孩子白头偕老的意思。

)腊月二十八带着猪首猪尾上五昌庙拜祭。

(祈求六畜兴旺)……
……
插入学生评议活动
教师评点::你们具备了很强的查找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真的了不起!
同学们的汇报形式真是独特、新颖,又表达出了研究内容,老师真是很佩服你们。

(掌声喝彩。


老师也有些图文和视屏资料,有兴趣和老师一同欣赏吗?
(出示图片、播放视频:含风景、风俗、资源、变化等。


老师简言小结
四、延伸中畅想,课后实践中升华。

教师激趣:我们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家乡而骄傲,我们更为日新月异
的家乡而自豪。

那同学们想不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下我们热爱的家乡呢?
学生在小组内商量方案,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们组想编写家乡变化的小故事。

生:我们组想画一本家乡的风景画册。

生:我们组想写一首赞美家乡的诗歌。

……
教师谈话结题:同学们的设想真不错,请同学们在课后完成你们的美好梦想吧……(播放家乡民间小曲,在音乐中结束全课。


【活动反思】:
本课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活动课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旨,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即有知识技能目标,又有能力培养目标,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快乐教育,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活动前的准备很重要,尤其是学生方面的有关家乡资料的准备和对学习小组活动的指导,只有谁备好这一切,才能成功。

因此,在活动前的准备上花了大功夫。

在教学中,我利用激情导入,让学生感受现在家乡之美。

随机播放有关家乡的风景、习俗、特产、变迁对比图片等视频,形成一种视觉冲击,从而唤起学生了解家乡的意识。

然后请出活动小组,汇报活动成果,由小组汇报,其它小组成员当评委,给予评价,教师是参与者,适时的参与其中,点拨指导。

然后评出“我是家乡的小主人”。

这样做既重视儿童的认知心理及认知特点,又符合教学规律,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课堂教学。

在活动中让学生做自由组合,团结协作、展示自我。

不仅让学生知道如何参与社会活动,关注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还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以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同时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学生亲身体验的快乐。

活动中,把一切权利交给学生——学生汇报,学生当评委,这一环节的设计经历知识获得过程,经历深思熟虑的思维形成过程,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重新撞击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在探索交流中去获取新知,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学生能在活动中交流获得家乡知识的方法,唤起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激发长大建设家乡的意识和观念,充分地体验到热爱家乡的快乐。

最后,教师做深情的总结,让整个活动在歌声中快乐地结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快乐,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根源,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在快乐中陶冶情操,从而在自觉中获得寻求知识的能力,这也将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