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预初、初一学生完成1—71题,满分100分初二、初三学生完成1—73题,满分120分完成时间均为90分钟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1.丈夫生世会几时?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问来人。
3.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5.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花开时节动京城。
7.晚来天欲雪,___________________?8.谁谓伤心画不成?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语罢暮天钟。
10.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人随流水东西。
12.报道山中去,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14.___________________,蓬门今始为君开。
15.苦恨年年压金线,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7.忽然一夜清香发,___________________。
18.平林漠漠烟如织,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一路蝉声过许州。
20.何处是归程,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还治其人之身。
22.鸡犬之声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
23.单者易折,___________________。
24. ___________________,行而不远。
25.临渊羡鱼,___________________。
1.安能躞蹀垂羽翼2.近乡情更怯3.人生几何4.我寄愁心与明月5.应傍战场开6.唯有牡丹真国色7.能饮一杯无8.画人心逐世人情9.别来沧海事10.月是故乡明11.鸟向平芜远近12.归时每日斜13.日出江花红胜火,14.花径不曾缘客扫15.为他人作嫁衣裳16.一水护田将绿绕17.散作乾坤万里春18.寒山一带伤心碧19.行人便觉须眉绿20.长亭更短亭21.以其人之道22.老死不相往来23.众则难摧24.言之无文25.不如退而结网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26.以下成语并非出自《列子》的是()。
A.歧路亡羊B.杞人忧天C.愚公移山D.刻舟求剑26.D(出自《吕氏春秋》)27.以下不属于纪传体断代史的一项是()。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27.A(《史记》是纪传体通史)28.下列有关“三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汉末年到曹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B.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代表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等。
C.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
D.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七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七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代表作有《洛神赋》等。
28.D(“七言诗”错,应该是“五言诗”)29.以下句中的“遗”的读音和注释均正确的是()A.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yí,遗忘)B.欲归以遗母(wèi,赠送)C.故人遗我鱼(wèi,遗失)D.天寒,以裘遗之(yí,赠予)29.B(A,解释错,遗失、丢失。
C.解释错,赠送D.读音错,wèi)30.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杀而埋之B.归而泣C.恐去母而死也D.而国人信其仁也30.D(表转折, ABC都表承接)31.以下有关“纪传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史书体裁之一,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
B.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此之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
C.一般用“本纪”叙述帝王事迹,用“列传”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用“表”排列历史大事。
D.后历代所修正史,基本上都采用这一体例。
31.C(用“世家”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32.以下表时间的副词,并非用来表示时间不长或“一会儿”的是()A.有顷B.俄而C.向时D.未几32.C(向时:之前、先前)33.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中的“药之”是()A.名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名词作状语D.名词作形容词33.A(意动用法,把……作为药)34.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无丝竹之乱.耳B.等死,死.国可乎C.吾非悲.刖也D.卢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34.A(乱,使动用法,使……扰乱。
其余三项是为动用法)35.以下不是孔子言论的一项是()A.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35.B(出自老子《道德经》,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36.对以下句中的“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欲速则不达(表示顺承,反而)B.则狗恶也(表示肯定判断,是)C.则家贫无以(表示转折,却)D.狗良则数得兽矣(表示前后两事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便”)36.A(表示转折,反而)37.以下句中的“顾”并非指“回头看”的是()。
A.顾见空桑B.孔子顾谓子弟曰C.顾前有大河D.顾见从者仆地37.C(看见)38.以下不属于古诗词中离别送别意象的是()。
A.白云B.杨柳C.南浦D.寒蝉38.A(白云表示漂泊无依或自由自在)39.以下不属于金圣叹评定的“六才子书”的一项是()A.《庄子》B.《史记》C.《水浒传》D.《红楼梦》39.D(金圣叹“六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40.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镞而砺之”的“镞”相同的一项是()A.如鸣珮环,心乐.之B.驴不胜怒,蹄.之C.斗折蛇.行D.必先苦.其心志40.B(名词用作动词。
A意动用法 C名词用作状语 D使用用法)4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以.右手第二指剜鬼眼睛/遂以.彩缎银器B.实有唐之.神妙/赏筌之.能C.称其.绝妙/旌其.别识D.试为.我改之/何为.别画41.D(A用,B结构助词,的C代词,他D介词,替、给/动词,画、作)42.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河东吾股肱郡”中的“股肱”不同的一项是()A.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其岸势犬牙..差互D.其一犬.坐于前42.B(名词作动词,游泳。
其余均是名作状。
河东吾股肱郡,名词作状语,河东是像我的大腿和臂膀一样重要的郡)4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志怪文言小说集的是()A.《聊斋志异》B.《搜神记》C.《世说新语》D.《夷坚志》43.C(《世说新语》是南朝的文言志人小说集)44.以下对“序”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商朝的学校称为“序”B.序也作“叙”或称“引”C.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D.“赠序”多含赞许或勉励之词44.A(商朝的学校称为“庠”,周朝的学校称为“序”。
)45.以下对“春草年年録,王孙归不归”中“王孙”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朋友B.贵族子弟C.对人的尊称D.隐居的人45.A46.下列诗句与宋之问《渡汉江》表达的情感相似的一项是()A.上苑春先入,中园花尽开。
唯余幽径草,尚待日光催B.自君之出矣,弦吹绝无声。
思君如百草,撩乱逐春生C.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D.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46.D47.下列诗句是描写牡丹的一项是()。
A.小桃初破三两花,深浅散余霞B.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C.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D.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47.D(A写桃花,B写杏花,C写兰花)48.下列对“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两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用古圣贤的经历来嘲讽自己B.表明怀才不遇并非个别现象C.揭示当时官场不合理的现状D.点明志士坎坷的社会根源48.A49.以下并非指称酒的一项是()。
A.杜康B.金波C.钓诗钩D.嘉木英49.D50.以下对句子解释不正确的是()。
A.投鼠忌器:比喻要想除恶又怕影响有关方面,不敢放手去做B.饮鸠止渴:意为喝毒酒来止口渴。
比喻只顾目前,不顾后患C.冒天下之大不韪:意为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
现在多指盲目地去冒险D.项庄舞剑,意在沛(pèi)公:比喻表面上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其实另有所图50.C(做出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
指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坏事。
)三、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51.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所写的字被称为“欧体”。
他和唐朝________(颜体)、________唐朝(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51.颜真卿柳公权52.刘备去世前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说“勿以________,勿以________。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以此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
52.恶小而为之善小而不为53.《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体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________________》编成,与《公羊传》《________》合称《春秋》三传”。
53.编年体、春秋、谷梁传54.“相”在古代汉语中除了解释为“互相”外,在某些语境中还可以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有指代作用。
如“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相”指_______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相”指_______,“尔何相信之审邪”的“相”指_______。
54.我、你、他55.“谥号”是封建社会里人死后按其生前品性、事迹评定褒贬而由朝廷给予的称号。
如欧阳修的谥号为“_______”,韩愈的谥号为“_______”,岳飞的谥号为“_______。
”55.文忠、文、武穆56.古人用_______、_______、季来代表一个季节的前中后三个月。
如“季夏”指的是农历_______月。
56.孟、仲、六57.司马迁和司马光被称为“______________”。
《资治通鉴》的得名是由于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______________”57.史学两司马、有资于治道58.鲍照,南朝宋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