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

如何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

如何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
一般情况下,诵读文言文时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和语调的抑扬。

这种停顿由于有标点的标志,所以一般不会读错。

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这种停顿则较难掌握,因为它是建立在对文言文理解的基础上的。

具体到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中,考查形式主要有: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判断句子的朗读节奏正确或不正确。

一般说来,确定文言文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要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停顿。

1.按照“主语—谓语—宾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

如:“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中“武陵人”是主语,所以要在“武陵人”后面停顿,意思为: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类似句子:“渔
人/甚异/之。

”2.谓语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所闻”是“具言”的补语,因此我们可作这样的停顿:“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二是古代作为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是双音节词,表示丈夫的配偶,但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单音节词,指妻子和儿女。

所以,我们在诵读时一定要分开读,否则,会误解句意。

类似句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是句中的省略成分处要停顿。

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为”后面省略了“他们”,所以在此处要停顿。

类似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以上说的只是文言文停顿的一些常见技巧。

要想正确地读好文言文中的句子,准确地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汉语语法知识,从句子的意义入手。

【小试牛刀】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2.判断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在后面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普君/使人往/致邑焉
()
(2)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
3.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下面句子中,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亲/贤臣,远/小人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