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约粮食,制止浪费”之素材积累与写作指导

“节约粮食,制止浪费”之素材积累与写作指导

“节约粮食,制止浪费”之素材积累与写作指导一、题目示例1、识“食物”者为俊杰、2、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争做节约达人、3、光盘行动从我做起、4、天地“粮”心,珍食莫蚀、5、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6、一粒粮食,一滴汗水、7、掀起节约“新食尚”、8、“舌尖上的节约”,走起!、9、盛宴始、“剩宴”终、10、节约粮食是最简单的积福、11、居安思危,惜食有食二、警句集锦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锅清,网清,盘清,是对食物的尊重,更是对劳动者的尊重。

4、丰年要当歉年过。

5、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6、一些大学食堂成了浪费食物的‘天堂’,触目惊心。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9、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1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1、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

12、《礼记》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谓祭之礼,故始诸饮食。

”13、当代作家张炜曾撰文呼吁敬畏食物,他在文中说,“对食物的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它们都要损失掉自己的生命来到人的面前,变成食物,让我们果腹。

”14、节约粮食是美德,也是素质,归根结底是每个人的责任。

15、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16、拒绝铺张,理性消费,不要攀比。

争来面子,未必就争来了情谊。

17、坚守粮心,饭店多出小份菜,服务员提醒点菜适量。

有良心,有温度的企业更受好评。

三、时评汇编1、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8月12日)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党中央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党中央的重要指示,表明了我们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深切关心群众生活的人民情怀。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早在2013年年初,党中央就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号召“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坚决清理整顿“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等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到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切实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从启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到发起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掀起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桌新风,一系列有力整治举措推动餐饮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党全社会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

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

党中央强调:“过去我们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

”党和政府一边加快发展经济,一边注重节约、反对浪费,带头过“紧日子”,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和精神永远不能丢。

全党同志务必牢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当此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光荣的历史使命、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呼唤我们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还应当看到,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对守护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粮食浪费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绝对不可小觑。

我国有14亿人口,每个人每个家庭节约粮食还是浪费粮食,加在一起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正如党中央指出的:“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既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国。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从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

让我们一起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汇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8月13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在全民、人人有责。

党中央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必须充分认识到,浪费行为具有“溢出效应”,侵蚀社会资源,损害公共利益。

铺张浪费之风,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秀传统文化,败坏社会风气。

厉行节约不仅是个人私德,更是社会公德。

节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无论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面对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的餐饮浪费现象,只有既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又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思想观念,才能标本兼治、春风化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就要切实培养节俭节约习惯。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今天,物质日渐丰盈、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

特别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树牢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个民族基本的现代文明素养,但只有把节约变成具体行动,才能标注社会文明的新刻度;只有让节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才能续写民族美德的新篇章。

我们不能满足于做节约的向往者,更要成为节约的行动者。

我们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人人都躬行节俭,不弃微末、日积月累,实现从“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的转变,让节俭节约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修养,那将积累多么巨大的财富,形成多么强大的力量!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就要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就是绿色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

从节水节电节气到改变出行方式,从落实“光盘行动”到拒绝过度包装,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就能把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

领悟生态文明的真谛,“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还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越是人到半山、船到中流,越要警惕未富先奢的陷阱;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激扬艰苦奋斗的精气神。

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这是我们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也是我们迎接挑战、面向未来的底气所在。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说到做到、带头执行的态度坚持勤俭节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治理铺张浪费,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让全社会以浪费为耻、以节约为荣蔚成风尚。

3、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人民日报评论张凡8月14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党中央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俗话说,人无俭不立。

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在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价值观里,俭朴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大的德行,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

因为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知、自律、自省的人。

今天我们提倡节约,不仅是要倡导一种健康适度的生活方式,更是要让人们在厉行节约中涵养“恒念物力维艰”的道德品质,去除骄奢淫逸的不良之风,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深植于心的素养,去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浪费还是节约,这看似是个人的行为选择,却照鉴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品质。

现实中,一些人缺乏节约意识,有意无意地浪费粮食、糟蹋粮食,一些人爱面子、讲排场,不同程度地过度消费、攀比铺张,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这些都与社会文明背道而驰。

文明,在于“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意识,在于敬畏自然、尊重劳动的自律自觉,在于重视公共利益的价值尺度……由此而言,了解“一粒米千滴汗”的辛劳,进而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者的付出;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道理,所以尽己所能减少浪费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这种敬畏自然、尊重劳动、顾及群体的价值选择,值得我们提倡和坚守。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对于国家来说,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

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几代人筚路蓝缕、拼搏奋斗才攒下的,决不能在挥霍浪费中白白断送。

正如党中央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因为无论是面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还是面对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需要我们时刻葆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点资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才能拥有抵御风险的深厚底气、迎战困难的强大力量。

勤俭节约,是个人涵养优良品德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环顾我们身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虽然有所改观,但一些地方餐饮浪费仍然存在,光怪陆离的“消费主义”盛行,一些人陷入“挥霍浪费”“透支消费”的怪圈,这显然与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社会风尚大相径庭。

“习惯之初如蛛丝,习惯之成如绳索”,如果任由铺张浪费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成为在全社会蔓延的不良之风,就有可能积习难改、积重难返。

当此之时,我们有必要重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深刻意义,让更多人自省自励、引为镜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