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德论文——师德修养是为师之本

师德论文——师德修养是为师之本

师德修养是为师之本
修养,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是每个职业被社会认可的基础。

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教师必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的师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教学能力修养、也包括作为一个优秀教师所应具有的教学艺术方面的修养。

在我看来,教师的道德修养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爱”。

即爱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爱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爱自己应尽的职业义务和应履行的职业责任,爱每一个孩子。

一、爱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这意味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已经不只是个人的意愿、个人的行为,而是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意味着这已经是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群体的职业向心力,也是一个光荣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的核心。

二、爱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
当人民教师艰苦,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清贫,清苦,清寒,当一个小学教师可能比别人更加艰苦、清苦,但是却很神圣。

“人有腰缠万贯,我有桃李三千”,这是小学教师特有的人生追求与人生享受。

每个作出重要贡献的小学教师都有对小学教育事业的爱心。

他们就是凭着这颗爱心去克服种种困难,去战胜种种偏见的。

著名教育家吴天石先生在他的《教育书简》中曾引用过一位苏老师的
小诗:“人家说我是支蜡烛,这是赞许不是侮辱。

如果真能为别人的心灵照亮,我宁愿熬尽心血,滴尽汗珠。

人家说我是只渡船,这是嘉奖不是侮辱。

如果真能把人们渡上坦途,我宁愿碾平波涛,终身摆渡。

”这位苏老师对老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清醒而又足够的认识,他认识到没有平凡就没有伟大。

他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以教报国,在教育这块活土上耕耘、播种、收获,周而复始,从一而终,发扬了崇高的职业奉献精神。

三、爱自己的职业义务和应履行的职业责任
作为老师,你要给孩子半桶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

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但随时要充实自己.对于年幼的孩子,我们在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也无怨无悔的,耐心细致的关心着他们的生活,真正做到家长称心,领导放心,学生开心.
在学校我从事的是教学工作,虽然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我知道课改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为了能更好的胜任这门学科,我认真备课上课,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和工作有关的书籍杂志,利用假期去学习。

通过学习,我不断开阔视野,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创新,以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培养孩子们求真务实,治学严谨学习态度。

多年的教学工作对师德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经过各种学习,可以说在师德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我对自
己所担负的高中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尤其作为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心中基本上也有个底。

四、爱每一个孩子
有句俗语说“自己的孩子总比别人家的好”,教书育人就要有这点精神,发现自己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给其机会,让其优点闪光。

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神圣的,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因此,师爱就是师德。

良好的师德修养,可以说是每位教师从事这一职业的骄傲,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