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中期试题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人机交互,人机交互和人机界面有何区别联系?
答:人机交互是有关交互式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评估、实现以及与之相关现象的学科,主要研究在设计、评价和实现交互式计算机系统时的相关技术和问题。
人机界面也称为用户界面或用户接口,是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用户与计算机通信的软、硬件部分的总称。
人机交互比用户界面的涵义更广泛。
人机交互关注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当然无论用什么方式交互,都必须透过用户界面来完成。
2、说明什么是交互活动中的语义距离和联想距离?
答:语义距离是指:界面元素的含义与人们希望完成的工作之间的差距离;
联想距离是指:界面元素的物理表现和它实际的含义之间的距离
3、简述交互框架构成中4个组件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4个组件分别是系统、用户、输入和输出;
系统指的是使用系统的内核语言关系到系统状态的计算属性;
用户是指使用用户的任务语言关系到用户状态的心理属性;
输入就是使用输入语言;输出就是使用输出语言。
二、分析题
4、在软件设计中“以用户为中心”就是一切都听从用户,试辨析
其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答: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具有片面性和绝对性。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是为了解决“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所带来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它有4种基本原则,即及早以用户为中心;综合设计、代代设计和及早并持续的进行测试。
“以用户为中心”的目的只是将用户的某些建议和思想揉合到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而具体用户的某种思想到底能不能真正加入到软件开发的实践中,还要考虑其他综合因素,如软件开发费用、实现难易等,进行可行性测试和评估,而一切都听从用户的说法是非常不切合实际的,毕竟用户一般都不是开发者。
5、说明交互设计中认知模型、系统模型、实现模型的概念、相互
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可用性的影响。
答:认知模型是指:基于用户通过感觉和认知与外界事物进行信息交互而建立的模型;系统模型:是指在认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因素对软件系统进行编码,原型设计和相关测试得到的模型。
实现模型:指的是在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测试评估和改进最后得到的软件模型。
三者之间相辅相成,都是进行软件开发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都对可用性的测试和评估有一定的帮助,通过模型的设计,可以直观的评断该软件开发的效率以及可能的满意
度,从而保证软件的可用性研究。
三、设计题
1、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应用已越来越广泛,若为视力不
佳的用户设计可听和可局部放大、直接操纵等功能的网页浏览器,请对该系统进行交互任务分析及原型设计。
交互任务分析:
0.打开网页浏览器
1.输入URL或者域名
2.进入网页
2.1局部放大
2.2 整体放大或缩小
2.3 选择可听话模式
2.4 选择网页内容进行剪切、复制
2.5 拖动网页
2.6刷新网页
3.关闭网页
原型设计:
2、为一个帮助儿童学习数学运算(如10以内加减法)的软件系统
制定人物角色和关键情景场景剧本。
有哪些核心的可用性准则?
如何度量?
答:可用性准则包括:儿童不同认知和感知能力、个性差异、身体能力和学习场所的差异,度量标准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效率、记忆保持时间、运算出错率和结果满意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