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时间如白jū()过隙,又到期末时。
回望这一学期,学习时,你能做到持之以héng()吗?遇到问题时,你能做到páo()根究底吗?遭受挫折时,你能做到不屈不náo()吗?如果这些你都能做到,成功的大门一定会为你洞开。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
B.泰兴人才辈出,孕育了丁文江、吴贻芳、朱东润……等一批杰出人物。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它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
D.“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
”那人问道。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为了防止H7N9流感疫情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B.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行为。
C.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⑴差之毫厘,。
⑵,登高必自卑。
⑶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⑷梅雪争春未肯降,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⑹“”,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⑺仰望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轻声吟出“,”,为远方的亲人祝福,那一刻,你不再孤独。
(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填写)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国著名小说家的代表作。
(2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4分)⑴【“狼”之成语】完成含有“狼”字的两个成语。
(2分)狼狼⑵【“狼”之意义】现代人赋予了“狼”很多新的意义,请在下面的两个例句中选择一个,分析句中“狼”的新意义。
(2分)例句:①嫁人要嫁灰太狼。
②生态保护主义提倡现代城市的发展要“与狼共舞”。
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苏舜钦①的《夏意》,完成第7题。
(4分)别院深深夏篥②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③流莺时一声。
[注]①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②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
③觉:睡醒。
7、⑴诗中哪些景物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夏意”?(2分)⑵请赏析“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的妙处。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3分)楚庄王欲伐越①。
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②弱。
”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③。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④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故曰:自见之谓明⑤。
(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越:越国。
②兵:军队。
③睫:眼睫毛。
④庄蹻(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⑤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楚庄王欲伐越()②臣愚患之()③王乃止()④自见之谓明()⑵下列各句中与“王之伐越”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八则》)C.至之市(《郑人买履》)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1分)王之兵自败于秦晋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1、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奇妙的唾液》,完成12-14题。
(8分)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
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
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
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
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
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
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
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
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
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
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液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2、唾液有哪些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3、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4、第④段“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句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甘玲珑的《手帕》,完成15-18题。
(11分)①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
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
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②“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③“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
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
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
”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
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⑥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
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
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
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
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
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⑦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
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⑧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⑨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⑩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5、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4分)①②16、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7、你对第⑦段中“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8、下列语句是冰心《往事》中的一段文字,请结合冰心《母亲》一诗和本文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3分)下的荫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40分)请以“珍藏”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1、驹恒刨挠。